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9《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9《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看:(学生观看故事动画。

)[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亡羊补牢](学生跟老师书空课题)师:刚刚大家看了有趣的动画,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叙述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师:请翻开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在小组中交流难读、易错的字词。

(生汇报自己预习所得,交流字的读音、写法,也可以说说自己课前掌握了什么词语。

)2.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已经扫除了阅读的障碍,那么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习惯]3.语言训练: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

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师要注意表扬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的同学,对说得比较详细的同学要加以引导)[师适机板书:第一次不补第二次修补]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故事内容师:为什么养羊人的羊丢了一次又一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画出丢羊后养羊人和街坊的表现。

2.交流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重点解决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读轻声③叼的最后一笔④“原来”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字音在汇报预习是解决了,这里就省略。

]3.交流养羊人和街坊不同的表现。

[示对话]师: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引导学生体会养羊人的毫不在意、满不在乎。

街坊的关心、着急、诚恳。

)师:同为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之间合作)4.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5.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抓住又……又……)[板书:错]6.教给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师:课文的1-4自然段都是写了养羊人丢羊这件事,用课题两个字概括:“亡羊。

”可见,我们解词,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7.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示:对比句子,知道不该不的作用][从哪些词看出他后悔了?抓:赶快、结结实实][板书:知错就改]8.讨论:现在补牢迟吗?[抓:再也;从此;从什么时候开始]9.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板:不迟]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联系实际,说话训练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想说?生:小组说——全班汇报——写在书本P35中间空白地方[示:我想对说:“” ][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我想对养羊人说;第二层:联系实际,我想对身边的人说。

][说的话语没有写上标点符号,学生可以使用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等个性句子]五、布置作业必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使他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

选作: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要来学习寓言两则,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生齐读课题:《寓言两则》师:念得真好,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生1:我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叶公好龙,滥竽充数,生2:我们二年级时学了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生3:我喜欢的寓言故事是刻舟求剑师:今天这节课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一则寓言,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

师:大家都自学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多媒体出示:窟窿,叼走,劝告。

师:我们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窟窿后面的一个字要读成轻声,请大家再读一遍生齐读:窟窿师:那窟窿是什么意思?生1: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我猜窟窿是不是跟洞有关。

师:你能联系字形去猜想词语的意思,真会思考,没错,窟窿就是洞的意思。

好,我们一起再把这些词语来读一读。

生再读词语窟窿,叼走,劝告。

师:好,接下去由五位同学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请你们仔细听听,听听他们是否读得正确。

五位同学轮流读课文师: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1:小月在读最后一段时,把不该不接受读成了不该接受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这儿漏了一个字,意思可就完全相反了。

不该不接受劝告,那是什么意思呀生2:我觉得意思是牧羊人很后悔,自己应该接受劝告。

师:你说得很对,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他很后悔……”师:读得很正确,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亡羊补牢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2:有个牧羊人,羊圈破了,夜里,狼叼走了羊,街坊劝他把羊圈修一修,他不听,结果,第二天又丢了羊,牧羊人很后悔,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修好了羊圈,就不再丢羊。

师:你说得很清楚,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是怎样劝告他的,他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和同桌相互分角色读一读,生同桌间分角色读师:哪一组读给大伙听一听。

生1生2分角色读“赶快把……”“羊已经丢了……”师:牧羊人啊,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啊。

生2:因为羊已经丢了,我再去修羊圈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要这样读。

师:是多些一举吗?谁来劝劝他生3:牧羊啊,羊圈里还留有几只羊在啊。

师:说得没错,谁再劝劝他。

生4:牧羊人,你这次只丢了一只羊,如果不及时修好,另外几只也会丢的。

师:可是,牧羊人不听劝告。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段写了牧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

生自读课文。

师:谁找到了生1:我找到了,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读第四自然段。

师:哎,羊又少了一只,牧羊人心里后悔极了,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1:哎,我真不该不听街坊的劝告,再次丢了羊。

师:再后悔还来得及呢?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来读一读。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刚才我们学的这则寓言叫亡羊补牢。

在这里,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你们去查查字典。

生1:我查到了亡羊补牢的亡是死亡的意思生2:我觉得应该取亡失的意思,课文里没有说羊死了,而是说羊不见的。

师:很好,你能在查字典的同时,结合着课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不错。

那牢又是什么意思呢?生3:我查到了牢的意思,在课文里,牢有三个解释,1养牲畜的圈2关押犯人的地方。

3牢固,根据课文,我知道牢字就是第一种意思,养牲畜的圈。

师:你说得不错,那谁能把亡羊补牢的意思完整地说说呢?生1: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师:还有补充吗?生2: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师:很好,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提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从这则寓言中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3:我明白了,做错了事情,只要马上改正,还来得及。

师:你说得没错,那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这个道理吗?生4:我爱吃零食,后来牙就蛀了,医生让我马上补牙,否则,蛀牙就会越来越多,我听了医生的话,把牙补好了,从此,我们牙再也不痛了。

师:及时被牙,为时不晚啊生5:我在读二年时,眼睛就近视了,妈妈让我注意保护视力,我没当一回事,现在我们就成近视眼,我后悔极了。

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其实在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只要能够及时的改正,还是来得及的。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生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寓言,则,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狼。

生读词语师:请你看一看,这些标红的生字,在写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生1: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叼的最后一笔是提生2:我觉得窟窿和寓的偏旁容易搞错。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这几个字生4:我有办法,宀一般都表示房子,比如公寓,寓所的寓都是房子的意思,穴字头表示洞穴,窟窿就是洞的意思,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

师:你看,理解了字的意思,也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生5:我发现窟窿的窿字笔画很多,特别是右下部分生字上面还有一横。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接下来就看老师来写一写这个字,可要看仔细了师范写窿字。

师:同学们,你个看仔细了吗?请你们也动手写一写,先把这课后的生字每个写两遍,再把这课后的词语抄写一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寓言两则,还记得上节课上我们学过的词语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拼音写词语生看拼音写词语:寓言,窟窿,叼走,劝告,街坊,后悔,狼师:下面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上的答案来批改,生同桌交换过来批改。

师:全对的请举手。

师:真不错,这次全对了,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学的过则寓言叫南辕北辙。

请同学们一起把题目念一念生齐读题目师:这个故事的题目比较难读,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题目:师:同学们自由地来朗读这则寓言,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1:我觉得最后一句比较难读,师:你说得没错,这一句中一共有五个越字,的确比较难读,让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师范读最后一句。

师: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好吗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这则寓言我们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给大家提出了阅读要求,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1.分角色朗读故事,读出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

2.想一想,到楚国去的人说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师:请小文读一读生1读朗读要求师:同学们,你们明白学习的要求了吗?请你们也来读一读,讨论一下吧。

生自学师:在这则寓言当中,有很多人物的对话,哪一组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生2分角色读对话。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其他组的同学来评一评。

生3:小文读出了朋友越来越奇怪的语气,师:我也同意你的说法。

生4:小样不在乎的语气读得不够一点。

师:哪一组能再读一读呢?生5生6再次分角色读对话。

师:我觉得小杰把那个人不在乎的语气读出来了,还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句话。

多媒体出示:“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师:请大家先来读一读生齐读这个句子生1:盘缠是什么意思生2:盘缠就是钱的意思师: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来分角色来读一读对话,你们读要到楚国去的人的话,我来读朋友的话。

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哪个问题呢?生1:我们应该讨论到楚国去的人说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师:那这个问题哪个组来汇报呢?生2:我们觉得这个不对的地方是他不明白,方向不对,马跑得越快,离楚车就越远,车夫驾驶水平再高,也没用。

生3:还有盘缠多也帮不了什么忙。

师:你们赞同他们的说法吗?生4:赞成,我觉得这个人主要是错在楚国明明在南边,他却要往北走。

师:你们瞧这个人,他的目的明明在是南边,他却往北走,这真是南辕北辙那南辕北辙这个词中,辕和辙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一查字典,然后连起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