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银行人民币存贷款风险定价指引

XX银行人民币存贷款风险定价指引

XX银行人民币存贷款风险定价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升本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人民币存贷款的风险定价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盈利与风险兼顾平衡的管理目标,根据人民银行利率管理有关规定、本行《XX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引。

本行其他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如有冲突,以本指引为准;与本指引没有冲突的,继续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定价,所指人民币存款包括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款,但不包括保本型理财吸纳资金;所指人民币贷款是指本行对借款人提供的按照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经营业务。

第三条管理原则。

本行存贷款定价管理的原则是:(一)统一指导,分类管理,风险调节,覆盖成本。

“统一指导,分类管理”,是指总行计划财务部对全行存贷款定价发布统一指导政策,要求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定价从经营战略出发,考虑竞争需要、信用风险、区域差异和行业周期等有利或不利的风险因素制定本指引的实施细则,切实提高面向客户的定价、议价能力。

“风险调节,覆盖成本”,是指本指引要求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按照客户群、期限、地区、行业等因素测算存贷款的风险定价保本点,根据成本加成定价法制定贷款价格准入阈值,并根据本指引规定的信用风险、竞争性因素和期限错配等风险因素进行加减点灵活调节,在测算保本价格的前提下提升面向客户的差异化风险定价能力。

(二)贴近实际,适度前瞻,简便实用,动态调整。

“贴近实际,适度前瞻”,是指考虑本行信息系统对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支撑能力的实际情况,根据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提升差异化定价能力的客观要求,参考市场化程度高的利率曲线定价。

“简便实用,动态调整”,是指本行根据定价模型的可理解性、相关参数的可获得性进行逐步调整完善模型与参数,并优先采用管理成本更低、更简单易行的定价方法。

(三)严格监督,动态跟踪。

“严格监督,动态跟踪”,是指本指引从抑制无序竞争,严控内控风险的要求出发,要求各分支机构根据本指引及其相关实施细则要求提升面向客户的定价能力,关注利率实际执行情况、定价评估管理情况。

第二章职责分工与授权实施第四条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全行定价管理的最终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批准存贷款风险定价指引;负责根据市场利率变化情况评估本定价指引对提升存贷款风险定价能力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必要时审核定价方法的调整,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贷款利差的波动进行管理决策;负责审议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对定价指引的执行情况的有关报告。

第五条计划财务部是全行利率管理的牵头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根据利率市场化进展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和我行实际制定、修订存贷款风险定价指引。

负责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对存贷款利差进行监测、分析和定价管理。

根据本指引第十六、二十一条有关要求,计划财务部负责基于本行效益性目标和风险管理要求明确定价模型、适用范围和参数定义,并确定相关适用参数管理的职责分行,模型测算引擎见本指引附录一《存贷款风险定价测算申请表模板》。

其他部门或分支机构不得对上述定价模型及应当由计划财务部门确定的模型参数随意变更。

负责根据市场利率变化、最新监管规定以及本行实际等相关情况,更新本指引中有关模型参数。

本指引使用的FTP价格根据计划财务部在本行内网发布的最新价格随时更新。

负责根据本指引第十三条要求审批未授权事项,对各业务部门根据本指引制定的实施细则进行会审。

负责对本指引中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核、检查,并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六条各存贷款业务部门(公司、小微、零售和同业业务)是存贷款定价的被授权实施部门和协助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根据本指引要求,对本部门管理的、按照本指引第七、八、九、十条之规定的授权范围内存贷款进行自主定价,制定存贷款分类定价指导的实施细则并提交计划财务部备案。

自主定价的内容详见本指引第三章、第四章各条款规定。

自主定价实施细则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营销和定价策略客户群划分标准产品分类标准及其定义行业、地域等影响风险资本回报率准入阈值的划分标准以及对应调节系数竞争性加减点调节系数及其浮动范围其他条线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明确的定价要求负责根据本指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定期向计划财务部通报各业务条线对本指引以及其他分类存贷款利率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总行计划财务部授权公司业务部在满足人民银行有关存款利率管制政策和本指引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符合本行标准的小微企业除外)存款和贷款进行自主定价并制定本条线实施细则;并根据本指引第二十六之规定,对于需要与系统重要性高、市场影响力大的竞争对手争夺对本行具有战略价值的优质企业客户,制定参考贷款市场基准利率LPR(Loan Prime Rate)定价的分类指导意见。

对引进的大额长期且利率协商决定的机构存款发起定价,由金融市场部会签、总行计划财务部批准,确定具体规模与价格。

所谓长期大额机构存款,是指同一起息日内引入的单笔或多笔资金占年度新增存款计划1%以上且期限在3年(含)以上的存款。

对按照管制利率引进、定向使用长期大额机构资金发起存款定价建议,由金融市场部会签确定具体规模与价格,但是引进资金时配套使用的定向资金运用规模正缺口在10%以上或者定向资金运用产生的期限错配在1年(含)以上的除外。

第八条总行计划财务部授权小微业务管理部在满足人民银行有关存款利率管制政策和本指引要求的前提下对符合本行标准的小微企业存款和贷款进行自主定价。

第九条总行计划财务部授权零售业务管理部在满足人民银行有关存款利率管制政策和本指引要求的前提下对符合本行标准的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存款、贷款、贷记卡透支业务进行自主定价。

第十条总行计划财务部授权金融市场部在满足有关监管政策和本指引要求的前提下对同业存入、同业拆入和存放同业、拆放同业等同业业务进行自主定价。

同业存入、同业拆入符合本指引第七条引进大额长期资金有关规定的,按第七条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依据本指引第十九条之规定,主要负责协助各贷款业务部门为根据行业、地域等因素制定异化价格准入标准,作为本指引附录中的相关内容予以发布。

在系统和数据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客户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 测算情况提供信用风险调整参数。

第十二条各分行计划财务部应当负责安排专人,根据本指引以及根据各业务条线根据本指引制定的相关实施细则的指导对定价指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每月向总行计划财务部、总行各业务条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报告利率执行情况、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的相互适应、调整情况以及客户经理差异化风险定价和议价能力情况。

第十三条计划财务部未授权自主定价的事项。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除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之外,总行计划财务部不授权各业务管理部门对重定价周期在三年(含)以上的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贷款进行定价。

上述贷款价格应当经总行计划财务部负责人批准。

为防范无序低价竞争侵蚀利润,计划财务部不授权各前台业务部门对单笔贷款申请的目标价突破本指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保本点下限的大额贷款予以自主定价。

突破保本点下线的企业或同业贷款的每笔新增额度超过一亿元(含)的,或个人贷款额度每笔新增额度超过一千万元(含)的,上述单笔贷款申请应当提交总行业务管理部门及计划财务部负责人会签。

第十四条信息科技部负责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提供存贷款风险定价的有关信息系统的开发支持。

第三章存款定价第十五条人民币存款内外部定价应当根据利率市场化进程前瞻性地兼顾半管制利率存款基准利率上限放开幅度,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跟随定价策略。

保本型理财吸纳资金定价等按照监管要求执行,不适用本指引。

第十六条存款业务保本点测算。

差异化定价从对公业务定期存款开始试行,在测算单笔存款保本点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定价。

单笔定期存款保本点价格=存款FTP收入*(1-存款准备金率)-存款管理费用分摊率;其中,存款管理费用分摊率=存款变动费用率+存款营销固定费用分摊率=存款营销变动费用计价费率+存款保险费率+分行本级公司条线固定费用*(预计单笔客户存款/预计公司存款)。

存款营销变动费用计价费率根据总行制定的分行及营业部费用管理办法确定;不进行计价的存款费率为零;存款保险费率仅适用于保险赔付范围内的存款;预计单笔客户和公司存款按新增日均规模口径预计;固定费用和新增日均规模取各分行对公条线部门的本季度计划下达数,由分行计划财务部授权人审核。

第十七条本行执行“依法合规、稳步推进、跟随市场、适当差异”的存款定价策略,要求:存款上限利率应符合人民银行有关要求;以目标市场领导者的存款价格为基准价格,根据客户存款规模、存期和其他竞争性因素定价;定价应当符合业务发展策略,满足客户差异化金融需求,开发多样化存款产品,给予加减点浮动。

所谓目标市场领导者,是指该分行目标存款市场份额前三名的银行机构。

其他竞争性因素包括该分行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

第十八条存款外部定价授权管理。

本指引授权各业务管理条线制定实施细则,根据规模、存期和其他竞争性因素制定上述调节系数并与加减点浮动幅度挂钩,指导各分支机构进行差异化定价。

各业务管理条线没有制定上述差异化实施细则的,各分支机构存款业务可以参考本指引第十六条规定的保本点定价,但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利率管制要求的浮动上限。

第四章贷款定价第十九条各业务条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贷款准入标准。

应当在风险管理部指导下,考虑国家政策法规及本行信贷政策导向,根据行业(含细分行业)和地域经济发达程度两个维度制定RAROC价格准入标准,并纳入其业务管理条线的定价指导实施细则;没有指定价格准入标准的,暂按本指引附件测算表设定的调节系数计算的准入阈值执行。

本行高风险抑制性行业(如“两高一剩”行业)的范围原则上根据风险管理部最新信贷政策或行业(含细分行业)相关信贷风险管理政策执行。

第二十条本行定价模型包括成本加成、LPR和基准利率浮动三种,除了本指引第二十五、二十六条明确的例外情况,所有贷款均应当按照风险调整后回报率(RAROC)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测算定价。

贷款风险调整后回报率(RAROC)计算公式为:单笔贷款RAROC=(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税收成本-风险成本)/资本要求,其中资本要求按照贷款头寸*信用风险权重确定。

全行期望RAROC按行业平均回报25%预设,最低门槛回报RAROC按20%预设,各条线的各贷款RAROC准入阈值应当不低于最低门槛回报率。

第二十一条所有贷款定价均应测算RAROC保本点,并使用定价测算申请表(见附录一)说明定价过程。

单笔贷款保本点=资金成本率+管理成本分摊率 +税收成本率+资本成本率=FTP成本价格+(单笔目标贷款利率-平均存款成本率%)*成本收入比*贷款成本分摊系数+税收成本率+最低资本成本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