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语言教育课程精品PPT课件
幼儿园语言教育课程精品PPT课件
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阶段(1.5——6岁)
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 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 1.语音发展 2-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 ;发音能
(二)完整语言教育观的理论依据 1.儿童的语言学习是语言规则的学习。 2.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完整性的学习。 3.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整体性的学习。 4.儿童语言的学习是先功能后形式的学习。 5.儿童语言的学习是整合的学习。
二.整合教育的观念
(一)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1.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2.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 3.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
第四节 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完整语言教 育观、整合语言教育观、活动教育观。 2.尝试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指导以后的语言 学习,在教案设计中运用这些观念。
一.完整语言的观念
(一)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1.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2.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 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三.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幼儿早期识字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早期阅读行为的发展。 (三)早期书写。
第三节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对幼儿语言教育 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最近发展区。 2.掌握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
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事实上是指儿童独 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 间的差异。
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音正确率.(17页) (2)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 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
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 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岁。
2.语法的获得 (1)不完整句阶段
单词句阶段:(1——1.5岁) 电报句阶段:(1.5——2岁) (2)完整句阶段 无修饰简单句——有修饰简单句——复杂句
2.指导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 (1)言语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幼儿认知的范围 (2)言语的概括和调节作用使幼儿的认知逐步具有随 意性和自觉性
3.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语言发展直接导致某些自造概念的出现 (2)语言发展促使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成为可能。
(二)幼儿语言发展与个性发展
1.语言“我”的产生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而 自我意识 的进一步发展与有关“自我词汇”的掌握有 关。
(3)复合句阶段 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较密切
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 (4)句法获得规律: 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从不完整到完整、从松
散到严谨; 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和。Leabharlann (二)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
1.词义的获得 常见错误: ①扩充词义:猫——猫、狗、羊等。 ②缩小词义:车——自己的玩具车 。 ③与词义无关:欢迎——旗帜。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
(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 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
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 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
2.语言发展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三)幼儿语言发展与社会性发展
1.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促进幼儿道德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 2.理解语用技能。 3.了解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前语言阶段(0——1.5岁)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 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 一种基本手段。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 起来 。
思考:“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 启示。
二.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
(一)幼儿语言教育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1.语言教育要适合幼儿期的发展特点。 2.语言教育要适合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幼儿语言教育要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三)幼儿语言教育要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园语言教育
授课教师:覃丽 使用教材:《幼儿园语言教育》
周 兢 余珍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一章 幼儿语言发展与语言教育
第一节 幼儿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语言的概念。 2.理解幼儿语言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个性发展以 及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幼儿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三)语用技能的获得
语用技能简言之即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语 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 力、心理预备能力三方面考察。
1.语言操作能力 语言操作能力包括说话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人 的语言理解能力。 2.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1)对交际对象本身特征的敏感性 (2) 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 3.心理预备能力 具备交流意愿,幼儿对话题感兴趣是关键。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基础。 语言包括三个基本成分:语音、词汇、语法。
二.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 关系:相互促进,认知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 语言一旦发展可促进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加深和巩固幼儿初步形成的概念 (1)借助词来命名 (2)借助语言发现事物的异同点 (3)借助语言获得新概念
2.句义的获得 (1)幼儿不能理解的句子(3——4岁)
①被动句: 黑色的猴子被粉色的猴子碰了一下。 ②双重否定句: 妈妈不得不把宝宝抱起来。
(2)幼儿在句义理解中采用语义策略、语序以及非 语言策略。
①语义策略:用皮球打小狗——小狗打皮球。 ②非语言策略:张老师被小红背着去教室,他的腿 跌伤了——他:小红。 ③词序策略:黑色的猴子被粉色的猴子碰了一下 ——黑色的猴子碰粉色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