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科课堂活动教学

生物科课堂活动教学

浅谈生物科课堂活动教学
摘要“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活动教学?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的出发点,设计好做法,激法学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课堂活动教学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一、开展生物学科课堂活动教学的前提
“活动教学”国内外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国外卢梭的“自然教育论”,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强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生物学科课堂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教育倡导探究性学习,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们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实
践性。

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活动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活动教学还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学生活泼、好奇心强。

活动符合他们的学习,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生物学科课堂活动教学的探索
让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探究,让学生用“活动”的方法学习, 解放学生身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

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我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出发点,设计好做法,激法学生。

(一)寻找出发点
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出发点”。

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出发点。

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

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
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的有效方法。

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

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教师课前收集一些科技图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直观刺激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条件。

(二)设计做法
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

根据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种活动:
制作法。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

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
训练。

俗话说:心灵手巧。

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是难以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的。

游戏法。

人们学得最快的是喜欢的东西。

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

”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

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等。

采用
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

通过各种活动,变具体为抽象,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个个动起来。

实践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到有趣的现象设疑,能激发学生自觉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把抽象的理解设问成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

知识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

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帮助其学习和获得镌刻在其中的情意、态度和认知能力。

这些仅靠接受和记忆学习都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

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

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