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自查报告自我省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以来,在省市县等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我校上上下下都积极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课程实验工作中。
校长室、行政各职能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和布臵工作,制定了高中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的高中课程培训和教研,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的通知》精神,对照《山东省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标准》,对近几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结果汇报如下:第一部分课程理念(自评得分50分)理念的学习与宣传到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促进了课程理念的全面实施。
1、理念学习积极到位。
(自评得分20分)在课程理念实施中,学校首先从理念学习入手,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强化了对课程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中课程实施工作的各项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如《利津二中实施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利津二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利津二中课程指导委员会》等。
多次召开研讨会,认真学习《山东省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实验工作的各种方案。
在学期之初,制定详细周密的发展规划,并对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各处室在学期初都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中间阶段及时召开反馈会议,无论是学校领导小组还是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详实、全面地记录。
为把课程实施的内容落实到每位教师,学校健全了学习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深入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每年进行一次有关内容的考试,通过不同形式的会议进行交流,在读书笔记检查中,把对课程实施方案学习的检查放在重要的位臵,并根据学习记录的情况分出不同的等级,对优秀者进行表扬,较差者进行督促。
为转变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落后理念,学校通过各种会议、校报、校本教材、校园广播室、校园网等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宣传课程理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观念上加强教师投身课改的自觉性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2、理念体现科学先进。
(自评得分30分)针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学校课程理念的实施也是遵循了这一理念,通过课程理念的实施从而贯彻“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思想,为此,学校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办符合素质教育,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学校。
我校是省规范化学校、省文明单位和省绿色学校,多年来一直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为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学校从每个细节着手,从励志警语的制定到宣传橱窗的文章,从每位教师教案编写的变化到学校整体办学思路的调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手,打造了一个理念先进、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舆论氛围。
第二部分课程开设(自评得分140分)课程计划周密规范,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开设科学合理,课程开设确保了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
1、课程计划周密规范(自评得分30分)我校认真贯彻《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课程学科指导组,制定了《利津二中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设定的“学习领域”的“必修”、“选修”、“实践”三大课程的结构模式,严格遵循课程的计划节数来编排课程计划,同时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形成与国家课程计划相一致的课程结构体系,满足了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的需要。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电教中心、各科目(学科)负责人等组成的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其核心成员为本学科任课教师。
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制定了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编写了《利津二中高中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课程指导委员会及时对各学科课程小组上交的开课方案进行汇总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列出和公布下一学期供学生选择的所有课程的总清单。
在期末放假前,学生依据学校公布的拟开课程清单,在教师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选课,填写选课单。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填写的选课单进行统计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上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
课程指导委员会对全校各班汇总上来的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和大汇总并作适当调整,最后编排出下一学期的课程表。
学生依据学校课表确认和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制定自己的课表。
学校给学生提供课程设臵说明和选课指导意见,对各门课程简介、选课基本程序及模式、选课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不同发展需求的选课模式、学分计算方法、成绩考核方式、普通高中毕业要求、高校招生等进行说明和指导,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保障。
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负起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期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2、科目开设科学合理(自评得分110分)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时实施课程,并从自身教学的需要出发,在保证开足所有必修模块课时的同时,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模块教学任务。
注重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学时和质量,确保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在各学科专任教师方面,我校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分配,配齐各科的专任教师以保证高中必修模块的有效开展。
我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臵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选修I模块按课程计划安排在高二年级开设。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II校本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
课程委员会成功地开发各具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开设国学课,如《弟子规》《论语》等,既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文化底蕴,又让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开发各种德育读本,对学生进行惜时、感恩、国防、环保等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育人的教育。
在三个年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定期聘请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到校给学生作报告,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校本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校情,讲究科学、实用,体现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第三部分课程资源(自评得分50分)结构合理、专业发展潜力大的教师队伍与一流的办学条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教师队伍建设潜力大。
(自评得分25分)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素质。
我校一直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臵。
学校通过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师德征文、师德演讲、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学习等活动加强师德培养,利津二中也以教师队伍素质高,能力强,干劲大,有着优良的团队精神而在全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我校专任教师本科达标率为100%,老、中、青结构合理,完全能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教师工作热情高。
学校重点建设了以下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借脑兴校工程”。
学校每年都派出150多人次到潍坊、济南、北京、江苏等地的名校进行学习,在走出去的基础上,还积极地“请进来”。
一年来,学校就先后聘请了洋思中学的校长、曲阜师范大学的教授、莱州一中教研室、寿光市教研室的领导到校给师生作专题报告。
二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1358工程)。
建立了完备的教师业务档案,尤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从师德、依法执教、学生管理及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以及教学技能方面进行岗前培训。
力争教师一年教学入门,三年教学基本功过关,五年教有特色,八年争创省市县级教学能手。
这样学校采取分层、分类进行锻造和培养的策略,形成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管理网络。
三是“精品课带动工程”。
近几年,我校有27位教师在市级以上竞赛活动中展示过“精品课”,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6人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
为发挥这些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学校实行“传帮带”工程,通过拜师结对,每年都组织“基本功入门课”“基本功过关课”“示范课”“研究课”“实验课”等活动。
这样,进一步挖掘了校骨干教师所具备的潜质和实力,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敦促青年教师更快成长,使师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是“继续教育工程”。
学校鼓励教师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倡导读书、研究、做学问,引导教师走出经验型,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2005年我校被评为“东营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2、办学条件一流。
(自评得分15分)我校于2005年以高分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验收,为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教学设施已经达到省内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学校占地120亩,建筑总面积55245平方米,艺术体育、实验电教、图书阅览等方面的教学设施设备,完全达到了省规范化的标准要求。
到目前为止,设有专用的艺术楼,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音乐器材室、美术教室、画室、美术器材室等,每单室的使用面积均超过100平方米。
室内除常规的专业设备配臵外,还配有多媒体音响及视频播放设备,高于省规范要求。
体育场开阔,除400米标准跑道,还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场地等,体育器材配臵到位,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完全能满足专业训练和体育活动的需求。
实验设施完备,目前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13个,仪器室8个,准备室8个,各室面积均超过100平方米,实验仪器材料按教育部一类标准配备,演示实验能同时满足5组,分组实验两个平行班可同时进行。
电教器材室是电教设备管理中心和电教资料的储藏中心,现存有微机光盘172套,vcd光盘629套,磁带1286盘,录像带195盘,各科幻灯片50余套。
我校于2003年1月开通校园网,使教室内微机可以直接访问因特网,还可以与各办公室微机直接连接,促进了网络教学。
网上图书馆也已于2005年建成,实现了网上图书资料信息的查询和图书资料共享。
同年还把60座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
三个微机室和三个语音室也相继投入使用。
总投资300余万元。
图书室使用面积200多平方米,藏书近11万册,且复本不超过5本,完全实现微机借阅。
一个教工阅览室和四个学生阅览室使用面积超过700平方米,阅览位臵超过400个。
订阅期刊杂志201种,现存3000余册。
近两年来,学校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投入30余万元,对各类教学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