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中基本统计方法
应枝上,最少要有二层,最多不超过四层
,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
➢5、评审图,确保逻辑上无差错
因果图实例
在现场调查中找到问题症结后,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 讨论和分析,找出若干条影响因素,绘出因果分析图如下:
人 未按操作机 程序执行
法
直径小 刀具
转速低
执行工艺差
夹具
切削用量
未按间隔
油压低
时间换刀 压不紧工件 进给快
统计数据,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 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 图法和分层调查表等。
分层标志: 人员、机器、 材料、方法 、测量、 环境、时间、 其它
注意事项:运用分层 法时,不宜简单地按 单一因素分层,必须 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 影响效果。
分层的目的
不同,分层
的标志也不 一样
同一层次内的数据
因果图、树图、关联图 水平对比法、流程图、简易图表 直方图、散布图 控制图 正交试验设计法 矩阵图、箭条图、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调查表
一、调 查 表
1、概念: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 计分析表。它是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形式 ,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2、调查表的作用
排列图
二、 排列图
1、定义: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 是将质 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的一 种图示技术。
2、排列图构成: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 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 百分比折线组成。
排列图组成:由两个纵坐标(频数、累计百
分数)、一个横坐标(项目),几个依高低顺序排 列的直方柱(“其他”一项除外)和一条累计百分比 折线(帕累托折线)所组成的图。
因果分析图
八、因果图
1、概念: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 图、鱼刺图,它是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 (隐含)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 系的一种图表。
2、因果图作用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积累经验;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即找出问题的症
结所在。寻找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气缸垫
A公司 B公司
6
0
2
11
0
3
5
4
3
7
7
2
9
10
14
17
23
27
合计
6 13 3 9 10 9 19 31 50
分层法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选 题
现场调查 制定对策 实施对策
简易图表
四、饼 图
饼图:把数据的构成按比例用圆的扇形面积 来表示的图形
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 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 定状态。
2、异常波动 (1)原因:由系统原因引起; (2)结果:影响较大; (3)处理:容易去除。
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非统 计控制状态,简称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 态。
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 找出产品质量波动规律,把正常波 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消除系统 原因引起的异常波动。
) 7、在每个项目上画矩形。 8、画累计频数曲线。
例:某QC小组针对“废品损失大”的问题,从
统计报表中收集到相关数据,作出废品损失排
20列05图年四季度废品损失
费用统计表
损失额 (元)
序 号
名称
损失额 (元)
累计 118000 (%
) 90000
1 破洞 90000 76.3
废品损失排列图
排列图的原理: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频数 N= A
C B
累计100%
100 90 80
甲 乙 丙 丁 其它
排列图
3、排列图用途: (1)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 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4、排列图运用程序
1、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项目。 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 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时间范围。 4、制作统计表。 5、画横坐标。(项目) 6、画纵坐标。(左度量单位、右累计百分比
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 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在质量管 理和QC小组活动、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调查表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P108 缺陷位置调查表P110 质量分布调查表P111 矩阵调查表P112
用户意见调查表 (实例)
调查人: 王平 调查地点:第一百货商场
(7)对主要项目采取改进措施后,检查效果时要重画
7、判断 若排列图排出的主要项目改进后
总频数减少,排列次序后移,说明措施有 效;
总频数未变或只有少量变化,说明措施不 明显;
主要项目后移,次要项目前移,而总频数 无多大变化,则说明项目之间存在着相互影 响,有些项目措施可能有副作用。
排列图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三、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1、计量数据
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 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 据,就叫计量值数据。 如:长度、容积、重量、化学成份、温度 …..等。
2、计数数据
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 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 0或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计 数数据。
操作者
王师傅 李师傅 张师傅
按操作者分层调查表
漏油
不漏油
6
13
3
9
10
9
漏油率
32 25 53
共计
19
31
38
按制造厂家分层调查表
供应商 A公司 B公司
漏油 9 10
不漏油 14 17
漏油率 39 37
共计
19
31
38
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调查表
操作者
王师傅 操 作 者 李师傅
张师傅
合计 共计
漏油情况
调查日期:2006年1月20日 调查方式:根据用户意见本上的原始记录
用户意见类别
序时 间 号 2005年
商品 不齐 全
服务 态度 差
接待 不及 时
购物 环境 差
设施 不齐 全
价格 偏高
包装 不精 美
样品 不销 售
同顾 客 吵架
1 一季度 14 2 8 1 2 1
2
2 二季度
816
1
1
3 三季度 1 11 3 4 4
2、统计技术的作用:归纳、分析问题和显
示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具体解决质量问 题。
▪ 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现场中,我们到
处都要同变量、波动和风险打交道。经常要 用到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判断等统计 思想方法考虑问题。
3、 统计技术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 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 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
二、产品质量波动
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产品
质量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当生产过
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生产出来的产品
的质量特性数据,其波动又服从一定分布
规律,这就是产品质量的规律性。
正常波动
异常波动
1、正常波动: (1)原因:由随机原因引起; (2)结果:影响微小; (3)处理:不能消除,减少代价大;
6、注意事项
(1)如果没有找到关键的少数项目要考虑重新进行项 目分类;
(2)纵坐标上的频数单位,原则上以“主要项目”为 准;
(3)不太重要的项目列入其他栏,排在最后;项目少 时不需要其他栏;
(4)各因素之间不要有因果关系; (5)标注清楚; (6)关键少数项目应是本小组能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 ,不强调累计80%A类因素的标准。
课题选定
降低DVD光驱调整误判率
分层法
三、分 层 法
1、概念: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 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 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一 种方法。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 数据和意见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 映客观事实。
2、分层法作用 分层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
根据分析的对象不同统计工具可分为两类: ✓ 对数字资料 进行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有: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假设检验和 参数估计等。
✓ 对非数字资料 进行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 术有:分层法、因果法、树图、二维分析图 水平对比法、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等。
书中介绍常用的统计方法
调查表、分层法、头脑风暴法、亲和图 、 排列图
五、折 线 图
折线图:用来表示质量数据随时间推移而波 动的状况。
六、 柱 状 图
柱状图:用长方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大小, 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七、雷达图
简易图表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选 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确定要因 效果检查 制定巩固措施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
1
4 四季度 13 4 2 1
1
1
、注意事项
(1)合理地设计调查表的表头; (2)调查表中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 、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3)设计调查表时要正确地分层,防止分层 项目的概念混淆。 (4)正确地记录数据。
调查表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选 题 现场调查 设定目标 确定主要原因 效果检查 制定巩固措施
如:不合格数只能得到1件、2件或1台、2台… 。
计件数
计点数
四 、统计特征数
1、样本平均值 X
2、样本中位数 X
表示数据集中程度
3、样本众数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