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星级社区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星级社区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星级社区工作汇报材料创建星级社区工作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大家好!在此我代表XX社区将星级社区创建工作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XX年我们以打造五星级社区为目标,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以“提升自我服务群众”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为服务理念,重点围绕“白水鉴心讲廉洁石庆数马为百姓桥连民心促民生”基层组织建设文化品牌,以“格小家园服务社区人”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凝聚、管理、维稳功能,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创建工作,有力推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现将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社区基本概况XX社区于XX年正式成立,位于厦门路6号,东起太原路、西至上海路,南接烟草公司、北靠喀什西路,社区办公场所面积402平方米,辖区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社区居住有汉、维、回等十多个民族,现有居民7579人,其中:常住人口6570人,流动人口1009人。

社区现有私房出租户183户,低保户36户49人,残疾人82户100人。

社区党总支现有支部3个,党员61名。

辖区国有企业4家,私营企业37家,商业点105家,驻社区行政事业单位4家,大中专院校1所,九年义务制学校1所,幼儿园2所。

二、夯实基础工作,建设民生社区加强创建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

一是制定社区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分工。

社区党组织始终把星级社区创建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出了“围绕党建抓创建抓好创建促民生”的工作思路,明确领导班子分工,社区党总支书记负责星级社区创建全盘工作,社区副主任分管各项业务,将星级社区创建工作与社会事业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

形成了层层有创建目标、人人有创建任务的工作机制,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确保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民主管理。

形成了创建星级社区的工作合力,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站室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共同监督的“四级联动”创建体制。

进一步促进社区的民主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居务公开制度等,促进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机制。

开展社区工作“一月一点评”、“我为社区献一言”等活动,以点评活动为契机,谈问题、找差距、提建议。

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社区的民主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公开、居务公开等制度加以规定,形成一个规范的社区干部行为准则。

健全《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和共建活动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协商议事会等基层自治群团机构的作用。

强化党员管理与发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

注重抓好党员管理工作,分类别进行管理,重点突出四个字。

一是直属党员管理突出“直”字。

针对有职党员,社区党总支实行党建工作目标量化管理,明确在社区工作中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职责,开展公开承诺,接受党组织监督。

针对无职党员,社区组织开展了“亮身份”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社区党员学习管理制度。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党总支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民主生活会,号召无职党员和有职党员一起积极参加社区党总支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共同提升素质,增强服务本领。

第3页共17页二是在职党员管理突出“双”字。

鼓励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记载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点、个人专长、联系方式、服务意向、承诺事项等情况,建立在职党员档案,社区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在职党员各自专长和职业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社会治安、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其设置服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双重管理。

如为在职党员代新光设立了健康咨询岗,为刘力海设立了政策宣传岗。

社区将进一步挖掘党员特长,争取更多的党员走上为民服务岗位,加强党群联系。

三是离退休党员管理突出“接”字。

针对辖区离退休党员多的现象,社区积极与原单位党组织进行协调联系,并根据自愿原则,将部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的社区党组织,实行接管。

社区搭建平台,开展党员联合学习、结对子帮扶等活动,社区党员与16名贫困群体进行对接。

同时,社区党总支还根据退休党员身体状况、年龄和专业特长,组织成立了太极拳、豫剧、舞蹈、棋牌、书画等各类老年兴趣班和活动小组,豫剧队在XX年老年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书画协会成员参加开发区廉政文化作品展获得优异成绩。

实现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四是下岗失业党员管理突出“帮”字。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下岗失业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中,积极开展了以“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帮扶活动。

通过建立健全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下岗失业党员的家庭状况、个人特长、就业意愿,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子。

通过提供就业服务,免费进行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

社区党员李斌由于夫妻双方均下岗失业,生活非常窘迫,社区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他找到了一份岗亭治安员的工作。

同时,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新申请入党2名。

目前社区党员61名,其中:退休党员17名、下岗职工党员2名、辖区在职党员42名。

深入开展学习型、廉洁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认真落实领导班子领学制度,努力打造坚强有力、团结务实、和谐共事的党总支和班子队伍。

强化社区干部的理论学习,为干部订阅《乌鲁木齐晚报》、《新疆日报》等学习资料,利用互联信息平台、大讲堂、读书会、参观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开展“学习之星”评选活动,营造讲学习、比学习的浓厚氛围,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第5页共17页创建。

制定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将周一上午定为集中学习日。

以道德讲堂为阵地,大力开展学习活动,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区领导、干部走上讲堂,并邀请专家讲解文明礼仪、心理保健、民族团结等知识。

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充分利用学习日、络平台,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从政。

认真落实社区工作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实行每月考核和年终考核、绩效奖金与考核相挂钩的考核机制。

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在防止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上下功夫。

拓宽群众意见反馈渠道,丰富监督载体,实行阳光作业,设立监督信箱,开通了社区廉政监督热线,设立公示栏,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社区未出现一例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丰富活动载体,共驻共建。

社区组织党员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为党旗添光彩、为发展做贡献、为人民谋福祉”等活动,向居民公开承诺,每年为社区办一至两件实事。

结合党员“奉献日”,以“迎接亚欧博览会——党员先锋在行动”、“喜迎十八大、奉献在基层”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行动,引导党员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践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光荣承诺,争当先锋、作出表率,以实际行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专项党建联席会议,与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推行“双向服务承诺”制度和“双评”制度,即社区居民代表评议社区成员、社区评议驻区单位。

领导班子埋头骨干、团结奋进、勤政廉政,做好表率。

关怀基层干部,增强基层活力。

加强社区食堂建设,落实干部体检制度,优化基层工作环境。

为解决社区干部就餐问题,将原来的社区地下室改建为社区食堂,并由社区副主任分管,制定食堂管理制度、安排食堂工作人员,对社区干部进行每人每天10元的就餐补贴。

每年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体检,强化干部职工疾病预防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的健康素质。

同时,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战斗力。

今年4月,安排社区文体专干到市文化馆参加声乐与美术培训;5月,安排社区3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市委党校举办的封闭式培训班;11月,安排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社保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十八大”学第7页共17页习宣传13次。

全年累计参加培训班25次,参加培训153人次。

通过对基层干部的关怀,把基层干部的思想引导到为群众服务上来,提高基层干部为民办事的水平。

三、推进“三化”模式,完善社会管理实行单位化管理一是全面实行“单位化”管理运行模式。

结合社区“情况复杂化、管辖片区大、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建立3个岗亭,配备24名专职人员,24小时值守,责任包干到户,服务窗口前移。

认真落实24小时不间断巡逻和值班制度,在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执行工作人员三分之一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和巡逻力量,公开值班电话,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二是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

严格按标准化要求为社区警务办公室配备了统一的办公设备、警务装备;落实“一民警、九协警”警务力量,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练兵;实行民警驻区制,由定时服务转变为随时服务。

认真履行好五项基本职责,全面落实对辖区人、地、物、事和组织的管理控制,努力把社区警务室建设成为社区治安防范的前沿、服务居民群众的窗口、化解矛盾纠纷的阵地。

三是开展平安创建工作。

整合社区维护稳定的各种力量,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综合治理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络。

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实现“三个不发生”,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看门护院力量。

开展制止“三非”宗教工作,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制,充分利用横幅、标语、LED电子屏、文化墙、宣传橱窗等载体,广泛宣讲民族团结相关知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制作公益宣传牌1个,LED电子屏1个,宣传橱窗2个,宣传展板5块,悬挂横幅6条,印发宣传单800份。

今年,发放“平安建设”宣传资料2320份、张贴宣传画册288张、发放纸杯、围裙、扇子等宣传品22136份,入户走访9826人次,入店宣传294人次。

对符合条件的2210户“平安家庭”进行了公示、命名、挂牌。

目前,社区已创建市级平安单位5家,居民安全感增强。

四是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规范化管理。

推行“以房、以证、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模式,建立流动人口经常性集中排查制度,全年开展流动人口清查40余次。

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信息交换、管控合作、协作稽查制度,确保管住管好管牢。

推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坚持“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依法落实出第9页共17页租房屋业主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出租人的房屋出租行为,加强对房东的管理,实行“房东例会制”,使房东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与出租房屋房东签订责任书。

联合工商、文体、安监等职能部门对辖区企业、各商业点业主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明确要求驻区单位及商业点不得聘用无居住证的流动人口。

落实包巷工作人员管控流动人口的“日清、周结、月报”制度,做到对辖区流动人口底数清、动态准、情况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