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doc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doc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范文一:【爱爱医独家】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02【爱爱医独家】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就业难、收入低、社会压力大”是近年来大家一直议论的焦点话题。

针对医生“收入低”的问题,爱爱医组织发起了关于医生第二职业的调查,了解我国各阶层医生的收入情况及医生对第二职业理解和认可度。

这次调查共有1268人参与,其中有效问卷750份。

以下为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1.医生的工作情况在75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76.4%(573人)在医院工作,14.1%(106人)有自己的诊所、药店,另有2.8%(21人)曾经在医院上班现已改行,2.1%(16人)是医学生,4.5%(34人)选择了其他。

此次数据调查样本涵盖不同医院等级(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卫生所、私人诊所)、不同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及乡镇农村);同时也考虑了医生的不同职称(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图一为此次参与调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图一:参与调查人员的工作情况2.医生的收入情况随着收入与支出渐渐不成比例的社会压力增加,医生的收入问题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

在爱爱医的本次调查中,50%(375人)的医务人员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31.2%(234人)保持收支平衡,仅有14.7%(110人)收入大于支出。

图二为参与调查人员的收入情况。

图二:参与调查人员的收入情况3.医生对第二职业的选择此次调查显示,近65%的医务人员希望获得第二职业,其中,选择药品代理的最高,占19.6%,15.6%选择了医疗器械代理,11.1%选择了一次性医用耗材代理,另外有6.6%和3.6%分别选择了临床试验招募工作者和药品原材料代理。

图三为参与调查人员对第二职业的需求。

图三:参与调查人员对第二职业需求4.医生对代理方式的需求在第二职业的工作方式上,以“代理”最具代表性。

而对于代理的方式,66.8%的参与调查人员认可不交定金(押金),按代理商品销售量拿提成的代理方式,22.8%选择了以较低价格购买商品后自行销售。

图四为参与调查人员对代理方式的选择。

图四:参与调查人员对代理方式的选择5.调查总结此次调查的数据样本虽然不够庞大,但数据结果却也部分还原了目前医生的生存状况和第二职业发展的潜在需求。

爱爱医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医生群体,关注一切医生所关心的问题。

附:1.《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线上地址:2.爱爱医网站:3.爱爱医论坛:范文二:中医职业调查报告中医职业调查报告——2010级七中医袁韬调查对象:县级中医院调查目的:增进对于中医这一职业现实中的存在现况的认识和理解调查方式:聊天问讯以及笔记记录发现问题:1.中医院基础设施薄弱,竞争力较弱近年来,国家对中医院发展的重视度明显提高,但在政策的落实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局部地区在政策落实上出现了“中西不并重,医药两个家,补偿不到位,基层没有妈”的现象,对中医院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而使县级中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本来县级中医院在起步方面就比西医院晚,历史积淀少,而且由于其发展速度较慢,在基础设施方面与西医院有较大的差距。

2.中医特色治疗不突出县级中医院在治疗疾病的特色方面以慢性疾病居多,占治疗疾病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在治疗危重疾病方面仅占总数的一小部分,远不及西医院对危重病的治疗数量,在一般疾病治疗、保健养生方面的比例也并不乐观。

据医院自身治疗慢性疾病方面而言,它们也发现了自身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慢性疾病、养生保健、推拿针灸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医院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创新思维方面及临床研究水平受局限,医院政策的限制等都使得县级中医院的特色治疗较难取得更好的进步;另外,许多县级中医院未能充分宣传好中医自身“治未病”思想的特色,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整个健康服务领域,未能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使得中医院在保健治疗方面所占的比例也很小。

这些都影响了中医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道路中的地位,也影响了3.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重视度不够经过对网络、书籍等材料的收集分析,不难看出自从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不少国人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失去了民族自信心。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党和政府一再强调中医的发展,但我们的主管部门始终对中医院重视不够,始终把发展的重心放在西医院,很少发展中医院,对中医的发展投入极少,尤其是一些县乡财政中医专项经费,或落实不到位,或进度迟缓影响大局的不安排,弄虚作假和违规违纪的不安排,没有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的不安排,不按时汇报项目进展的不安排,对县级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和县级中医院的专科学术带头人及优秀临床专家外来吸收和中医药继续传承的人才培养,都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导致中医院在基层发展较艰难,在基层卫生机构重西轻中的环境下,中医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投入严重不足。

调查结果及认识:中医药“简验便廉”的优势反而成为制约中医院发展的劣势,一些医疗服务的定价偏低,再加上少有收费较高的大型检查、手术或进口西药,常用的中药饮片也很便宜,造成了收入与成本不配.中医的传统治疗中,强调“望、闻、问、切”使用的诊疗设备少,检查和手术不多,收费价格相对较低,而由于中药的较广,数量较多,中成药较少,利润空间较小,提成少,工资水平低,所以在多数县级中医院为追求经济利益,医师往往采取收益较高的西药和手术来治疗。

医院为了追求效益,确保生存,从而大量引进西医治疗检验设备,如CT,彩超,B超等等,住院部为了增加住院收入,普遍使用西药治疗,几乎没有中药占主导地位的治疗。

所设的中药熬药房,大多也是一些术后疗养和康复治疗用药时才会启用。

国家投入的中医药扶持基金到位困难,且大部分用于引进西医医疗技术设备,装点门面,所以基层中医院中中医处境不容乐观。

再加上医院实行绩效工资,中医费用较低,无法创造较高收入,从业医师生活困难,普遍工资700-1500之间,所以很多中医医生大量开取中成药以提取回扣增加收入。

一方面,从学校毕业的科班的中医医师大多不能将教材所学与实际临床结合的很好所以在实际临床中单纯采取中医治疗效果不佳,故很多转投西医。

但有一些中医诊疗技术扎实的中医是非常受欢迎的,收入也颇为可观。

总之,在学校里学习好中医各种所需知识,以后临床实践时将知识与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名高水准中医医师这样无论在哪里也能较好的生活和工作。

2010级七中医袁韬范文九: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学院姓名班级学号化学化工学院10精工指导老师第1页共12页(.)2012年11月25日调查目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20日~2012年11月25日调查对象:广州大学学生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调适对策一、数据分析(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州大学的学生,共计100名,男生46名,女生54名。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这次调查主要以广州大学大三第2页共12页(.)学生为主,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对广州大学学生的调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正确的择业观。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100%的人认为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还是一片迷茫的,大学生对就业蒙上了一层迷雾,自我感觉就业困难重重。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83%的同学选择在东南沿海工作,因为本学校在广州,所以广东以及东南地区的学生占很大比例,有一些外省或者本地同学处于一些考虑对工作地点无要求,还有少部分同学要求在家乡工作,这样的选择结果,不禁让人担心,大学生的自我观念太强,没有太多服务社会的意念,我想这样的就业观念还是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去改变大学生的想法,现在一直都有说支援西部,如果大学生都没有榜样去支援,那还会有多少的人会去。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包括学校,政府,社会和大学生自己。

在问到自己现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当前的竞争状况时,36%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41%的人觉得一般,23%的人选择不知道,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着疑问,没有很好地去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自己的实力存在着质疑。

第3页共12页(.)在被调查的对象中,46%的人可以接受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30%的人则是先就业,后找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24%的人则是因为就业,而无奈接受。

这一是个还不错的结果,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并没有执意要找自己的专业对口工作,而是在就业中慢慢地来,先就业后找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在问到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时,80%的人选择的事3001-5000元,17%的人选择2001-3000元的范围。

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现在的高职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数是介于中层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理性了。

在择业的时候,的人注重的是企业所在城市,工资与福利待遇,还有就是工作环境与工作的稳定性。

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理性的,的是工作的安稳性和公司的待遇问题,但我们再择业的时候也应考虑一下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有的发展自我的空间。

在问到学校对大学生最应该培养的能力时,大多数的人是全选的,可见高职大学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发展,不断地提升自我,充实自我,这一选项也给了高职院校一些启示,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发展学生,培养学生。

通过这些的问题分析总结,最终得出了一个基本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薪酬介于中层,企业待遇较好,就职地点是:经济较发达地区。

二、目前就业形势从2009年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以来,每年仍在增加,去年已达第4页共12页(.)670万,2012年估计近700万。

中国超过700万人口的城市有几个,但我们一年的毕业生却有700万,再加上近三年未实现稳定就业的,何止1000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