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蒿研究的现状

青蒿研究的现状


青蒿琥酯的钠盐在体外测定 " 对恶性疟原虫 ) 个分离 虫株的作用, 结果表明 ) 个虫株均对该药敏感, 与氯喹等 ; 种常用抗疟药比较, 青蒿酯钠的有效浓度是最低的。它完全 抑制疟原虫裂殖体的成熟浓度仅为 ! ( ! # ’& 2。 " ( * 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
万方数据 ( 氯仿) , 高分辨质谱 (2 / 图# I ) ) ( " > H # ( ) < * ’ ’ ( # & * JI )
[ ] % 喹株有效, 毒性比氯喹小, 油溶解度大 。
! 化学成分 青蒿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分亮大类, 前 一类 主 要 是 挥 发 油。 得 率 为 ! 由蒿酮 ( * : !! ( * ; :, ( ) , 异蒿酮 ( ) , 茨烯 (> 5 / 0 < 2 3 4 3 5= < 0 1 6 < 3 4 1 5 / 0 < 2 3 4 3 5= < 0 1 6 < 5 2 , ) , 蒎烯 ( ) , 丁香烯 (" ) , 左旋樟 @ 1 6 < , , 3 6 < 6 < , , > 5 / 1 @ 8 8 < 6 < ? ? A ? " " " ) , 蒎烯 (# ) , 月桂烯 (2 ) , 柠檬 脑 (! , > 5 2 @ 1 / # , , 3 6 < 6 < / < > < 6 < ? ? A 烯 ( ) , 桉叶素 (# ) , 松油烯 ($ 8 3 2 1 6 < 6 < # ( ’ , ( ’ , > 3 6 < 1 8 < $ , , 0 1 / , ) , 松油醇 (# ) , 反式 丁香烯 ( 3 6 < 6 < # , , 0 < / 3 6 < 1 8 , 0 / 5 6 4> 5 / 1 @ 8 , ? ? ? A ) , 反式 金 合 观 烯 ( ) , 异 戊 烯 龙 脑 脂 8 < 6 < , , 0 / 5 6 4 , , B 5 / 6 < 4 < 6 < " " ( ) , 毕澄茄烯 ($ ) , 毕澄茄烯 (% C 1 / 8 3 4 1 D 5 8 < / 5 0 < $ , , > 5 E 3 6 < 6 < % , , A ) , 榄香烯 (# ) , 榄香烯 ( ) , 榄 > 5 E 3 6 < 6 < # , , < 8 < 2 < 6 < , , < 8 < 2 < 6 < $ , " " 香烯 ($ ) , 马啊里烯 (" ) , 衣兰油烯 ($ , < 8 < 2 < 6 < , , 2 5 5 8 3 6 < 6 < $ , , " ) , 顺式 香苇醇 ( ) , 胡椒烯 ( ) , 乙酸 2 7 / / 1 8 < 6 < , > 3 4 , > 5 / / < 1 8 > 1 5 < 6 < ? 龙脑脂 (C ) , 侧 柏 酮, 枯 茗 醛, 桉 油 素, 东莨菪苷 1 / 8 5 > < 0 5 0 < A ( ) , 东莨菪内酯 ( , 黄酮 万寿菊黄素 ) , , 4 > 1 1 8 3 6 4 > 1 1 8 < 0 3 2) , & ? ? ’ , ’ 四甲基醚 ( , , ’ , ’ ) " , 7 < / > < 0 5 5 0 3 6) & " , 0 < 0 / 5 2 < 0 @ 8 < 0 @ < / ? F A
, = > = / 抗菌作用 谢)
青蒿素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排池, 代
采用, 青蒿素液体闪烁计数法, 整体放射自显影法及 0 ) 薄板层析显色定量法进行实验, 结果小鼠口服,0 青蒿素后 ) 血液内放射性迅速上升, 半小时至 .I 达到高峰, 随后迅速 下降, 以后缓慢消失。胃肠道残留值的 -I降到峰值的一半, 测定表明, 半小时残留; E F.I残留 , ; = , F半量消失时间约 为 。 . = /I 口服后分布广泛, 同位素法表明各组 .I开始达到高峰, 织中胆, 肝, 肾最多心, 肺, 脾等次之, 显色法表明肌肉注射 . 肝, 脑, 肾, 血液含量较高, 口服后 / ( EI达到高峰, -I 内, 尿排出, 显色法结果类似。 E < F放射性从粪, 人体口服青蒿, 尿样本提取物, 柱层析不同流分析所得 结晶, 经: , 已确定了 , 个结构即氢化青蒿素 H 42 L 谱分析, (! ) , 氢化还原青蒿素 ( %) 及结构 ( &) 。上述结果表明青蒿
[ ] . 素进入体内后吸收快, 分布广, 排泄快 。
的抑瘤率分为/ . F( , F和. F( C F对小鼠的艾氏腹水 瘤和白血 病 1 ・ B . ; 无 效。青 蒿 酯 钠 灌 胃 对 1 ; <@ ? & 在.
A . A . ・ 每天.次, 连给 . , 抑瘤率为 G < <@ G <D ? 和, ? ? 剂量下, 每天.次连给-D停 BD , 抑瘤率为E = , F和 > . = F, / = F
中国药师
* ! ! "年第)卷第# #期
& " "

赵生芳
关键词

青蒿

青蒿素

蒿琥酯



张瑞琴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及元素分析 (K) 显示其分子式为 K ) ( & * : L& ( * ) :) L # ; * * 。根据化学反应, 光谱数据和 射线单晶衍射方法, 证明 M . , ; 其具有如图# 的结构, 是一种具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 酯。
, O V 9 = B 4 V = . . + I ( & "H I " # @ " 8 ( P $ / < < ,
[ ] . E 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
, = > 抗病原体 , = > = . 抗病毒
A .胚时对病 青蒿素浓度增加至, ・ = B’ @ 9 ? 毒稀释率. 这种作用的 < ) B ) . < ) >有非常显著的抗病毒作用, 性质为抑制而非杀灭, 青蒿. K ,浸剂对埃柯病毒有抑制杀灭 [ ] B 作用 。
[ ] ! & 等 。其中茨烯, 异蒿酮, 左旋樟脑, 丁香烯及 " 蒎烯约 , , "
另一 青 蒿 素 衍 生 物— — — [ ’ ! , S 5 , K M , K L , K L , K M , M , * * ] 即青蒿酯钠, 水溶性好, 对鼠疟的疗效比青蒿素高, 腹腔 S 5 P #, P # 注射# ・ 连用 , 或口服 ・ , 均 * !2 "E * !2 F= F F= F Q"E
肤促透剂氮酮后, 可作为皮肤外搽剂治疗猴疟。当用量为 ;
P # 每日两次外搽 和# ・ , 可使猴疟转阴, 并控制 !2 = # !E F F , P # 复燃。若将青蒿琥酯# ・ 连续"E进行静 ;2 = F F 每日*次, [ ] # # 脉注射或口服, 均可使猴疟转阴并控制复燃 。
青蒿的幼株无抗疟作用, 因不含青蒿素, 但含有大量的 青蒿酯。青蒿叶中青蒿素的含量嫩叶大于老叶, 开花期为含 量最高的转折点。 " 青蒿的化学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的结晶, 溶点 # [ ] ; )!# ; ’ G。 # H
[ , ] ! 全部治愈, 。 " ;E内未复燃 ;# 青蒿琥酯治疟的效价不仅比青蒿素高, 而且加入适量皮
占挥发油的& 青蒿甲素, 乙 ! :。非挥发性成分有表青蒿素, 素, 丙素, 氢化青蒿素, 青蒿酸, 香豆素, 茗黄素, 黄酮豆甾醇, , "
[ ] * ! & 谷甾醇, 青蒿醇甲酯和青蒿醇等 。
[ , ] # * 临床具有速效低青蒿特点为我国首创的抗疟新药 , 又有
青蒿素对鼠疟原虫, 食蟹猴疟原虫的红内蹊期有肯定的 疗效。口服青 蒿 素 (标 准 品) , 对鼠疟原虫的半数转阴量 (N , 为 / ( 。鼠疟原虫体外培养加 O ’ % ( ) -2 = "E总剂量) F F ; !) ) 较对照组原虫血症出现 入青蒿素结果小剂量组 ( & ; ( # ; !2 F 为迟; 大剂量组当对照小鼠全部出现原虫血症并死亡之时, 仍未出现原虫血症。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诱发的初次感染,
[ ] # 青蒿素的药理 * " 物黄花蒿 (+ ) 的干燥地上 / 0 1 2 3 4 3 5 5 6 6 7 89 部分。味苦, 辛性寒, 有清热解暑, 除虱 , 截疟的功能。主治 暑邪发热, 阴虚发热, 夜热早凉, 骨蒸劳热, 疟疾寒热和湿热 黄疸。中药青蒿载于马王堆出土 《五十二病方》 , 《 神农本草 经》 。晋葛洪 《时后备急方》 治疟病方载有: “ 青蒿一握, 以水 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 此后, 宋, 元, 明各作家医籍本草均 有以复方 “青蒿汤” , “ 截疟青蒿丸” , “ 青蒿散” 制疟。李时珍 亦称青蒿 “制疟疾寒热” 清代 《瘟病条辨》 用 “青蒿鳖甲煎” “治 少阳疟” 。民间亦有流传使用。我国南省北诸省如广西, 广 东, 云南, 四川, 山东等均有大量野生, 资源丰富。 # % & # 年在 青蒿中找到了抗疟部分, # % & * 年进一步分离出抗疟的有效 单体— — —青蒿素确定为一具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