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 第4章 宝石鉴定
上部反射光源观察宝石晶体表面特征:如断
口、解理面、生长线以及宝石的琢工、抛光质量、
损伤等,并可鉴别二层石、三层石拼合石,确定宝
石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制造的或是否经过优化处理。
宝石显微镜主要用途:
1. 检查宝石表面特征:宝石表面划痕、蚀象、破损、 拼合面(气泡、光泽差异)等。
锆石面棱破损
钻石的三角蚀象
红宝和合成红宝拼合
油浸法是利用折光率已知的浸油与待测宝石 相比较,以求得宝石折射率的方法。油浸法能够 精确测定样品的折光率,但其常规方法的手续比 较繁琐,而且不适用于已琢磨好的宝石成品。
折光仪是根据光的全反射原理制造的。常用的折光 仪主要由折光率为1.81的铅玻璃磨光为半球形的工 作台、刻度尺、目镜和套在目镜上的偏光片组成。
2.宝石的RI<1.35或者>1.81都无法读数 3. 不能区分某些人工处理宝石,如天然蓝宝石 与热处理蓝宝石 4. 不能区分某些合成宝石,如天然红宝石与合 成红宝石
放大镜主要用于观察宝石的下列特征:
(1)表面损伤(刻痕、凿痕、表面瑕疵); (2)内部裂隙、解理及双晶纹;
钻石的羽状体“胡须”
钻石的因解理 造成的阶梯状表面
(3)切磨质量(小 面大小、角度的准 确性及对称性)、 抛光质量;
(4)包裹体(包括固相、气相及液相包裹体);
钻石中的铬透辉石包体
(5)颜色均匀程度(色带);
6.紫外线及X射线属高能量射线,对无色透明宝石的颜色会造成 损害,建议尽量避免使用。
7. 浸油和重液多具浅黄色,易对浅色的多孔宝石如珍珠、珊瑚、 绿松石等造成颜色上的污染,建议颜色淡雅的多孔宝石不要接 触重液,即是接触也应快速清洗。 返回
§4.2宝石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
1. 手持放大镜(hand loupe) 手持放大镜有10倍、20倍、30倍等数种。一般 常用的是10倍放大镜。
举例:
1. 无色透明的小圆刻面型宝石; 2. 翠绿色透明宝石,几种可能:祖 母绿、绿玻璃、钙铁榴石等; 3. 蓝色的透明宝石,几种可能:蓝 宝石、蓝色尖晶石和蓝色锆石等。
三、宝石鉴定的注意事项 1. 送样应填写送样单,并详细填写送鉴样品的特点,如颜色、 重量(尺寸)、形状及瑕疵所在位置等。以消除调换之嫌。 2. 经三个以上可信测试数据相互验证,综合分析所有的鉴定特 征后再填写鉴定报告。 3.鉴定者填写完鉴定报告后,需交第二者复查并签署意见。 4. 最大限度的避免鉴定过程对样品的损害。鉴定环境要安静、 安全,避免样品掉落。 5. 浸油、重液或清洗剂对有机宝石,如琥珀、塑料,二层石、 三层石的粘胶有溶解的能力,应避免与之接触。
4.晶体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
5.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X
射线荧光分析)等。
一、宝石鉴定的特点:
首先,宝石是珍贵的,不能随意刻划、破坏、浸蚀, 必须保证检测的无损性。宝石鉴定的最大特点是在宝 石不受任何损坏的情况下测试宝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不能用研究矿物的方法研究宝石。
折光仪的工作原理
N宝 N玻 sin
主要用途 1.鉴定宝石,可测定折光率在1.35-1.81之间宝 石的折光率值 2.可测定宝石的双折射率(DR)
3.确定宝石的轴性,如一轴晶、二轴晶和各向同 性(等轴晶系、非晶质)
4.确定宝石的光性符号,如各向异性宝石的正光 性和负光性
局限性
1.所测宝石一定要有抛光面
§4.1 宝石鉴定概述
宝石鉴定的内容包括宝石 与其人工合成制品和人造仿制品的识别等,以便 给宝石的科学研究及宝石的经济价值评价提供依 据。
宝石鉴定检测的对象主要是宝石的成品和半 成品,因而要求在不损坏样品的条件下进行(除 原材料外)。
矿物鉴定方法: 1.肉眼观察鉴定(颜色、形态、光泽、解理等); 2.物理性质测试鉴定(比重、折射率、硬度); 3.以晶体光学性质为依据的偏光显微镜下鉴定;
其次,矿物的鉴定多数情况下是为基础研究而进行 的,宝石的鉴定多数情况下是为商业服务的,因而宝 石鉴定应简单、快速、便捷、经济。
再者,在宝石鉴定中还必须依据其内在特征判别该 宝石是天然的,还是经人工优化处理的或者是人工生 产的。
二、宝石鉴定的步骤
宝石鉴定可分为肉眼鉴别和仪器分析鉴定两部分。 宝石肉眼鉴别包括: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色带、色 散、特殊的某些光学效应(星彩、猫眼等)以及样品表面琢磨、 抛光加工情况等。肉眼鉴定是宝石鉴定的基础,通过肉眼对宝 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色散、特殊的光学效应、包裹体特 征等直观现象的观察,对样品的属性有一个初步的确认,然后 再从简到繁的选用有效的鉴定仪器检测和验证。 仪器分析鉴定则包括折射率、偏光性、多色性、比重、包裹 体、荧光性、以及查尔西滤色镜检查和分光光谱特征等。 宝石鉴定分四个步骤: 肉眼鉴别、有效而简便的仪器检测、稳定的物理常数验证、 签发鉴定报告。
2.观察宝石内部特征:包裹体的种类、形态、数 量、双晶面、生长纹、颜色色形分布特点等,对含 有特殊内含物的宝石具有鉴定意义。
翠榴石中的马尾丝状包体
斜长石中的双晶纹
3.观察宝石后刻面棱重影:双折率大的宝石,如锆石 (0.059),橄榄石(0.036),碧玺(0.018)等宝石的 刻面棱重影现象,可作为宝石的主要鉴别特征。
锆石中的刻面棱双影
4.吸收光谱的观察:以一手持式分光镜代替
目镜,使用透射照明来检测宝石的光谱特征。
红宝石可见光吸收谱
5.显微照相:在目镜上装一照相机,可直
接拍下宝石中所观测到的现象。
返回
§4.3 折光仪(refractometer)
测折光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测量法,另一种是相对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使用的是折光仪,相对测量法是指液 体浸没法(油浸测量法)。
(6)某些合成宝石的生长线;
(7)拼合宝石的接 合面、光泽和气泡。
2.宝石显微镜(双目宝石体视显微镜binocular stereoscopic gemological microscope)
放大倍数一般是10倍至70倍。 内藏式底光源是装置于显微镜台座内的照明 光源。主要用来观察样品内部的某些缺陷,如裂隙、 包裹体、解理和色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