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减负提质措施》

2021《减负提质措施》

《减负提质措施》
长期以来,中学生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学生像鸵鸟一样,整天将头埋进作业堆里,少于实践,疏于合作,良好的情商和交往能力根本培养不起来,今后将难以适应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

所以。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教育要回归本质,学校要科学发展,必须过好“减负”关,写好“提质”篇。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高新一中)将“减负提质”作为减负的根本宗旨。

学校对此推出多项举措,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规划学生的发展路径,合理实施教育的内容。

一、创新教学方式,实现高效课堂
减负不等于不学、不考,也不等于降低教学难度。

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力求在教学中杜绝低效和无效课堂,精心组织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

第一,行政性减负。

学校为了从制度上切实保证减负要求的实现,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具体内容有:严格控制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

任何班级不得私自修改;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和数量,限制购买教学计划规定以外的练习册及资料:规范教学行为,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禁止随意延长上课时间;控制考试规模和次数,每学期学校统一组织期中、期末及年级月考以检测教师和学生在学段内的教学与学习情况,提倡年级各学科实行章节或模块过关测试模式,淡化正规的
评比与排名,减轻学生的考试思想负担。

第二,内驱力减负。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渗透前途理想教育、学科人文知识教育、爱心责任教育等内容,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心理层面减轻学生负担,
学校除了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外,还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制定了具体的计划。

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等节目,并在观看后组织各班开主题班会。

学校还邀请“两弹一星”专家——黄吉虎教授开设了题为“中国的航天时代——缅怀钱学森先生”的报告会,使学生体会到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航空航天事业奠基人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

责任意识会成为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原动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如学校高二学生通过卖报纸、卖鸡蛋、网络代购等非募捐形式,为山区薄弱学校筹资助学,并将近4万元的善款送到蓝田龙曲小学31名贫困生手中。

学校高二年级18位学生历时一年零四个月拍摄的电影在学校上映后,学生们将6600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位于北郊的“海星之家”(孤儿寄养点)。

学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到责任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实在的行动。

如今,“不仅要有升入大学的愿望和能力,还要有报效祖国和人类的愿望和能力”已成为高新一中学风的根基。

由学生组建的“sun关爱行动小组”被西安市政府授予“慈善先进机构”称号。

此外,学校还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美育。

学校邀请xx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为学生举办“我是怎样成为一名科学家的”的主题演讲,让学生明白做科学研究不仅要对这个学科充满热情,还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许多成就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取得的。

第三,趣味减负。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思维敏捷、积极求知,从而学得高效,学得轻松。

所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做到精点精拨、风趣有味。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设计活泼有趣的活动,减轻学生听课负担。

学校倡导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灵活安排教学进度,使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思想性。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对学习产生兴趣。

趣味课堂在实现教学高效的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四,分层教学减负。

对高中学生来说高考的任务重、压力大,而社会期望值又很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学习焦虑。

甚至厌学的心理。

为了让高中学生能正确看待高考,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学校对不同教学对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

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教师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采用分别指导,分层次、分组等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给学生留层次作业,消除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

第五,课题减负。

学校以省级重点课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创
新能力培养研究》为引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创设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方案设计上下功夫,在作业、习题的编制及选择上多动脑筋,切实给学生减轻负担。

教师们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目标,课堂创新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追求。

在高新一中。

学校、高校、社会联动式的培养模式,与世界接轨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学校积极选派学生参加“安生创新人才特训营”、“哈佛领袖峰会”、“北京模拟联合国”、“美国名校之旅”、“新加坡社会实践”、“日本社会实践”、“校际学生文化交流”等活动。

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减负增效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经验。

特别是学校提出的课堂教学的“三注重”(注重情感、注重学法,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四精四必”(精选教学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精练典型例题;精批学生作业;作业布置及检查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和学生学习的“五风”(听风、问风、钻风、作风、考风)是高新一中逐渐形成的教学管理特色。

二、创新集体备课制
学校优化校本教研制度以及学科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从教师
层面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组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备课组开学初便明确计划,认真组织好每周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备课人,活动记录齐全,集思广益,优化教学。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