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各章重点内容
2. 阻抗性质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1) < p时, B < 0呈感性; 2) = p时, B =0呈纯阻性;
Qp
PL
R
1
PCR
Rp
pL
RppC
3) > p时,
B >0呈容性。
QL
1
pLGpGs GL
3.并联谐振时,流经电感和电容的电流模值大小相近,
方向相反,且约等于外加电流的Q倍。
P( YP FP ZP)0
L2
C o eL1
C ie
C
C oe
C ie
C2
C1
L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输出波形好,工作频率比较 高
缺点是调整困难,起振困难(改进电路)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起振容易,调整方便 缺点是输出波形不好
克拉泼(Clapp)振荡器
2
10 n 1
1
2n 1
• 111页多级放大器说明级数越高,通频带越 差,选择性改善有限,增益变大。
1.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 g∑= gs+ gie + gF = 0
2.自激产生的条件 3.稳定系数
幅值(g条 sgie )件 g (o eG : L)1(2)1
yfeyre
相位条 2件 : fere arctan
的谐振曲线
对于同样的频率ω和ω0,回路的Q值愈高,谐振曲线愈
尖锐,对外加电压的选频作用愈显著,回路的选择性就 愈好。
从能量关系 解释“谐振”。
Q0L 1 R 0CR
QL
0L
RRS RL
1
Q0 RS
RL
RR
回路储能
Q 2π 每周期耗能 表示回路或线圈中的损耗。
从能量关系介绍谐振
fi
fi
fΩ
fΩ
fs
fs
f0
图 பைடு நூலகம்.2.11 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
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分为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的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
功能:选频、阻抗变换
L
R
+
Vs –
Is
C
LC R
串联振荡回路谐振特性
1时. 谐,振回时路,电回流路最阻大抗,值即最小I0 , 即VRs Z,=具R;有当带信通号选源频为特电性压。源 2. 阻抗性质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yyoLeggioe2e1jjCCieo2e1
1. 增益
Av0
p1 p2 yfe g
n
2. 通频带
20.7
1
2n
10
QL
1
2n 1 20.7 单级
3. 选择性(矩形系数)
Kr01
2f0.1 2f0.7
2 0.1 2 0.7
iC 脉冲最大时,vCE最小; 导通角和vCEmin越小,Pc越小;
vBE V B BV bm cots
vCE V CC V cm cots
i C I c 0 I c 1 c m t o I cc m s 2 o t 2 s I c n c m n o t s
斩波调幅
集电极调幅 高电平调幅
• 回路谐振时,电感线圈中的磁能与电容器 中的电能周期性的转换着。电抗元件不消 耗外加电动势的能量。外加电动势只提供 回路电阻所消耗的能量,以维持回路中的 等幅震荡。振荡时回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 值。
并联振荡回路谐振特性
1. 谐振时,回路阻抗值最大;当信号源为电流源时,回 路电压最大,即 V0 IsRp ,具有带通选频特性。
产生机理
反馈式振荡器 反馈型LC振荡器 负阻式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组成
放大器 a. 晶体三极管 b. 场效应管 c. 差分放大器 d. 运算放大器
选频网络 a. LC并联谐振回路 b. RC选频网络 c. 晶体滤波器等
反馈网络 a. 电容分压 b. 电感分压 c. 变压器耦合 d. 电阻分压
状态,采取折线近似分析法。
过压
临界
iC=gcrvCE
欠压
图 6.3.1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及其理想化
iC =gc(vBE–VBZ) (vBE >VBZ) 图 6.3.2 晶体管静态转移特性及其理想化
q IC0iCmax 0(c)
q Icm niCmax n(c)
ic m ax
尖顶余弦脉冲的分解系数
End
N1 N2
+L
+
Is Rp C V
P2 RL
P1
VL
Is
Rp C
-
-
—
—
(a)
(b)
+ RL V
-
—
CL1 P L2
+ RL VL
-
a)
—
C
L
b)
+ RL V
-
—
C1 P
+ C2 RL VL
-
a)
—
CL b)
+
RL V
-
—
RL
VVL
2RL
1 p2
RL
接入系数 p VL 1
vCE V CC V cm cots
V cm vCE
iC i vCE min
c max
0 qc
V BZ
V CC
-V BB
iC v bmE ax
t
c
Po P
V bm v BE
Pc T1
T
0 iCvCEdt
1. iC 与vBE同相,与vCE反相;
vBE V B BV bm cots2. (b) 3.
yfeube
Coyeoe goe
yyoLeggioe2e1jjCCieo2e1
C
yie
yoe yrevce yfevbe
35
L2
4 yL
1
Av
Gp
p1p2yfe
jC
1
jL
Gp Gpp12goe1p22gie2 CCp12Coe1p22Cie2
课程主要内容
处理高频信号的功能电路
高频信号的产生电路(振荡器) 放大电路(小信号放大器和功率放大) 调制和解调电路
通信系统由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 设备和信道等组成。
为什么要调制
高频振荡
缓冲
倍频
高频放大
发 射
调制 天
线
声音
话筒 音频放大
图 1.2.8 调幅发射机方框图
fi f0 fs
Pc PPo
0
欠压
临 界
过压
Rp
0
欠压
界临Ropt 过压
Rp
结论:
图6.3.7 负载特性曲线
欠压、过压、临界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
欠压:恒流,Vcm变化,Po较小,ηc低,Pc较大; 过压:恒压,Icm1变化,Po较小,ηc可达最高; 中间放大级
临界:Po最大,ηc较高; 发射机末级 最佳工作状态
根据所采用的RC选频网络的不同, RC振荡器可 分为RC移相网络振荡器、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文
氏电桥振荡器)。
RC移相网络振荡器工作原理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工作原理
F 1 3
0
1 RC
ARt3R4 1Rt33
R4
R4
1. 调制的原因 2. 调制的方式 3. 调幅的方法
调幅方法
平方律调幅 低电平调幅
直流功率: P==VCC Ic0
输出交流功率: Po
12VcmIcm1
Vc2m 2Rp
1 2
Ic2m1Rp
集电极效率:
c
Po P
12Vcm Icm1 VCCIc0
12g1(qc)
其中: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 V cm
波形系数
g1(qc )
Icm1 Ic0
V CC
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丙类(非线性、大信号)
.
Av0 20.7
yfe C
带宽和增益为一对矛盾。
Kr01
2f0.1 2f0.7
102 1
Av 0
2 yfe
S0Cre
增益和稳定性为一对矛盾。
yi yr
I1 VI11 V2
V2 0 称为输出短路时的输入导纳; V1 0称为输入短路时的反向传输导纳;
S(gsgie)(goeGL)1 (2)1
yfeyre
如果S=1,放大器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如果S >>1,放大器不会产生自激。 S越大,放大器离开 自激状态就越远,工作就越稳定。
避免自激的做法有中和法和失配法。
功能:将直流功率转换为交流信号功率。 主要指标:输出功率与效率 工作状态:丙类大信号的非线性状态(非线性失真) 分析方法:折线近似分析法。(大信号) 206页书上画重点
改变VCC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集电极调幅作用是通过改变VCC来改变Icm1与Po
才能实现的,因此,必须工作于过压区。
改变Vbm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基极调幅作用是通过改变VBB来改变Icm1与Po
才能实现的,因此,必须工作于欠压区。
振荡器的分类
振荡器
波形 正弦波振荡器 非正弦波振荡器
反馈型RC振荡器
起振阶段要求 起振条件 A(0)F(0)1
A (0)F(0)2nπ
振荡的平衡条件包括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 AF |1 AF2n
yfe Zp1 F1 Y Z F 2 n(n 0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