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逆作法施工论文

逆作法施工论文

逆作法施工
【摘要】:逆作法是施工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逆作法也只是用于对工程有特殊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的情况。

本文从逆作法施工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逆作法的施工特点和施工工艺,仅供参考。

【关键词】:逆作法施工特点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进程的推进,国内建筑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各施工企业为了站稳国内的建筑市场,就要寻求安全可靠、经济节约的施工技术。

逆作法是城市改造中在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工程的一种施工方法。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对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完善,而且要加强管理建设。

施工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遏制逆作法建筑工程的种种弊端,使逆作法在我国建设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
第一步,沿着建筑物地下室轴线进行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的施工,并且在同一时间,在建筑物内部相关位置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或者现场浇筑混凝土桩和柱,主要为了在施工期间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

第二部,进行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的施
工,接着,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并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另外,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的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可以同时逐层向上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像这样,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到整个工程结束。

二、逆作法施工的特点
近些年,随着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可利用的建筑用地越来越少,直接导致施工场地狭小,建筑物密集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状况大大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也日渐完善,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公用设施不容侵占等等,诸多的因素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逆作法正是基于这些因素而发展出来的施工技术,其主要优点体现在:
(1)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土方采用分层开挖的形式,导致故结构变形不大,能够有效地避免深基坑施工中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间施工空间的抽排水,对连续墙外土体的干扰非常小,所以能够避免地下室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影响周围建筑结构物地基的沉降;
(2)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施工环境的恶劣,场地四周建筑密集,以及对开挖基坑变形有严格的要求等问题,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和推广价值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在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工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大施工场地的使用面积,
加快施工进度。

浇筑完分界层楼板后,就可以利用分界层楼面作施工场地,分别逐层向上向下同时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施工场地面积,缩短整体结构的施工工期,加快建筑物地面显现时间。

(4)与通常的开挖施工相比,逆作法施工不会发生因为对基坑换撑而引起支撑系统内力重分布,从而导致周围环境位移。

亦不存在(如果是混凝土支撑)爆破振动与支撑突然卸载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三、逆作法施工工艺
1.土方开挖
逆作法土方开挖,在地下,此时顶板和支撑柱子完成,存在挖机活动受限和垂直运输、顶板堆载、降排水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科学地组织好土方施工。

在逆作法施工中,土方开挖要注意以下问题:(1)设计逆作法施工的工程,一般设计图纸有设计预留出土口,如设计无具体位置,此类工程一般在两侧及中间口部、采光井等位置设置出土口。

例如工程分为三个施工段,共设有6个出土口,分别在主入口、采光井以及顶板开洞。

出土口尺寸要满足挖机操作空间,两出土口之间距离不宜过于悬殊,以免造成土方倒运量过大而降效。

(2)土方开挖中,地下水的降水或排水也是重要一环。

降水或排水效果直接影响土方开挖的正常施工,所以在土方开挖前首先是降水工作。

地下水较多的情况下,通常是降水与排水相结合进行。

(3)逆作法中土方开挖,宜采用“盆式”分层开挖,即自中间
向两边对称开挖,土方渐进对称挖除,两侧围护桩能够渐进和同时受力,受力合理,有利于保证基坑安全。

自出土口开始,先挖通各出土口,有利于地下的机械设备的运行,然后自居中主通道,向两侧对称开挖,通过通道采用装载机运至出土口。

在出土口采用挖机将土方挖除运走。

同样方法挖至负二层时候,可采用长臂挖机或两台普通挖机二级倒土装车运走。

2.基础施工
(1)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准确放线并进行复核,并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才能够开挖桩身土方。

(2)在浇注护壁之前,抽干孔内积水,用钢钎捣实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一旦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进行堵塞或者导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施工。

(3)桩身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通过串筒输送混凝土,并且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必须小于2m,混凝土表面积水深度小于50mm,如果有积水,必须采取措施将积水排除后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浇筑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4)在进行矩形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时,必须确保墙顶设计标高处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同时也要符合规范要求。

另一方面,墙顶设计标高处不能有浮渣。

在进行地下室顶板施工时,首先凿除墙顶浮渣至设计标高,并检查桩顶混凝土的密实性,一旦发
现有浮渣、蜂窝、麻面或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时,必须先将这部分混凝土凿除,然后才能进行地下室顶板及桩顶压顶梁的施工。

3.节点施工
采用逆作法进行地下室节点的施工与常见的施工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

墙梁和柱梁的节点施工工艺:
(1)分别在中柱桩预留的钢圈上、地下连续墙下预埋件上分别焊上钢板,并在焊接钢板上再焊钢筋;
(2)绑扎梁的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3)在基础底板施工结束以后,再浇筑外包复合柱和复合墙的混凝土。

复合柱、墙与梁的节点施工工艺:
(1)在模板垫层施工结束后,按照施工图定出柱、墙的竖向主筋的位置;
(2)将主筋穿透垫层,再按设计的搭接长度插入土中。

由以上施工工艺可见,先完成横向构件的浇筑,在进行竖向构件的浇筑,并且竖向构件分两次完成浇筑任务。

所以,施工中埋件位置必须正确完好,后续焊接必须牢靠,浇混凝土时必须进行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性良好,并要采取相关措施,做到混凝土密实无收缩裂缝。

由于采用逆作法施工,梁板结构施工在柱施工进行之前,所以
必须在梁板结构与柱的节点位置预留钢筋。

柱的预留插筋必须上下皆有,并且应该错开,上、下结构层柱、墙预留插筋的平面位置也必须一一对应。

逆作区域的柱都是桩柱合一的形式,并且要通过一柱一桩施工时控制桩柱合一的位置精度。

而柱的插筋则通过梁板施工时模板的留孔控制插筋的准确性。

4.钢管混凝土柱施工
1.钢管施工方法
钢管采用后插法施工,即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钢管插入桩身混凝土内至设计深度。

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一钢管柱制作、拼装一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完成一安装水平、竖向定位架一吊装钢管柱一固定钢管柱一拆除竖向定位架及工具钢管一土方开挖一灌注钢管柱混凝土。

3.钢管安装精度控制
钢管安装采用工具钢管将工作钢管接长至地面以上,利用导向定位装置控制工具钢管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以确保下节工作钢管的安装精度能够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结束语
由于逆作法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施工中要遵循逆作法施工的要求,严格逆作法的施工工序,对支撑柱、土方开挖、梁柱节点,墙、柱、防水下翻以及预留等显著带有逆作法特点的重要工序及关键节点的施工和处理,方案一定要科学合理,
处理妥善,从而突破施工的条件限制、节约工期、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将曙杰.逆作法化解高层建筑施工难题[n].北京:中国建设报,2010.
[2]常士骠,张苏民.简明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3]徐至钧,赵锡宏.逆作法设计与施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黄熙岭.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及基坑支护.北京:宇航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