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
填表说明
1、必须实事求是地填写本表,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字迹清楚工整;
2、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统一规范填写,不留空白,若无该项填写内容,应写“无”;
3、综合测评总分采取百分制,其中德育占30%、智育占60%、体育占10%;
4、系别、专业须填写全称;
5、担任职务须填写本学年担任最高职务(包括院、系、班两委任何职务),政治面貌填写“群众”或“团员”或“预备党员”或“中共党员”;
6、奖惩情况须填写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或受过何种处分,同时各项奖励需附相关登记(审批)表;
7、综合评议内容须包括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鉴定意见;
8、系党组织意见由系学生党支部或党总支给出鉴定意见并加盖公章。
拓展资料: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
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公民素养,既是当代公民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技巧、素质、或能力。
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人的思想概念中作为一名好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养,是遵守伦理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知识文化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之类的)。
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非是学到什么东西),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巧,就形成执行能力。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
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一般有六个: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
学习能力表现可以分为六项“多元才能”和十二种“核心能力”两大方面。
沟通交流能力是指个体在事实、情感、价值取向和意见观点等方面采用有效且适当的方法与对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本领。
沟通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组织的发展,有70%的问题是由沟通协调不利导致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还是现代职业人士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命在于运动”用这6个字作寄语题目是因为生命有于运动已是男女老幼皆知的常识了。
运动不仅锻炼肌肉、骨骼、内脏,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
各种烦恼和困惑可以在运动中抛弃,各种愉快和激情可以在运动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