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烘干法:是标准方法,实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
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土50g,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2.打开盒盖,放入105~110 OC恒温下烘干,细粒土不少于8h,砂类土不少于6h,对于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OC.3.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3.结果整理,计算至0.1%.4.允许平行差:含水量5%以下为0.3、含水量40%≤1、含水量40以上≤2。
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
酒精:纯度95%,粘质土5~10g,砂类土20~30g,注入酒精至出现自由液面,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轻轻敲击。
烧3遍立即称质量其他测试方法:红外线照射法;比重法;微波加热法;碳化钙气压法:适用于路基土盒稳定土的快速测定特殊土的含水量测定:含石膏土和有机质土:110 OC时含石膏土会失去结晶水,对有机质土其有机成分会燃烧,适宜用真空干燥箱在近乎1个大气压力作用下,或温度在60 OC~70OC干燥8h以上;对无机结合料宜先将烘箱提前升温到110℃在放入水泥结合料烘干。
密度试验: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灌水法土的命名H-高 L-低 W-良好级配 P-不良级配 C-粘土M-粉土 S-砂土Y-黄土 O-有机质土 B-漂石 G砾石 Cb-卵石 E-膨胀土 R-红粘土 St-盐渍土土从液体状态向塑性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土由塑性体状态向脆性固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当土达到塑限后继续变干,土的体积随含水量的减少而收缩,但达某一含水量后,体积不再收缩,这个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
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范围即液限与塑限之差值称为塑性指数,反映了土中粘泥含量的大小;液性指数反映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关系,反映土的状态。
最大孔隙比的测定:取代表性试样约1.5kg,充分风干(或烘干),碾散拌匀,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 1000 立方厘米量筒中,使其下端与量筒底相接 (3)称取试样700克,准确至1 克,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 厘米,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 (4)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开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 5立方厘米 (5)以手掌或橡皮塞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缓慢地转动量筒内的试样,并回到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 5立方厘米 (6)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影响压实的因素(1)含水量对压实过程的影响:土的塑性指数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也愈大,同时其最大干密度愈小。
因此,一般砂性土的最佳含水量小于粘性土,而砂性土的最大干密度也大于粘性土。
(2)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对同一种土,击实功愈大,土的最大干密度也愈大,而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
当然击实功的增大是有限度的(3)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4)土粒级配的影响直接剪切试验:直接剪切仪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前者是等速推动试样产生位移,测定相应的剪应力,后者则是对试件分级施加水平剪应力测定相应的位移,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应变控制式直剪仪,该仪器的主要部件由固定的上盒和活动的下盒组成,试样放在盒内上下两块透水石之间。
试验时,由杠杆系统通过加压活塞和透水石对试件施加某一垂直压力σ,然后等速转动手轮对下盒施加水平推力,使试样在上下盒的水平接触面上产生剪切变形,直至破坏,剪应力的大小可借助与上盒接触的量力环的变形值计算确定。
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
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根据试验时的剪切速率和排水条件不同,直接剪切试验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快剪试验是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σ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固结快剪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慢剪试验则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BR)试验:(1)试样准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
土团均应捣碎至通过5毫米的筛孔。
用38毫米筛筛除大于38毫米的颗料,并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数,将已过筛的试料按四分法分成4份。
每份质量6千克,供击实试验和制试件之用。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2)称试筒本身质量(m1),将试筒固定在底板上,将垫块放入筒内,并在垫块上放一张滤纸,安上套环。
(3)将1份试料,按II-2规定的层数和每层击数,求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将其余3分试料,按最佳含水量制备3个试件,将一份试料平铺于金属盘内,按事先计算得的该份试料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
拌匀后密闭浸润备用。
制每个试件时,都要取样测定试料的含水量。
注:需要时,可制备三种干密度试件。
如每种干密度试件制3个,则共制9个试件。
每层击数分别为30、50和98次,使试件的干密度从低于95%到等于100%的最大干密度,这样,9个试件共需试料约55千克。
(5)、将试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按规定的分层和击数进行试样的击实,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每层试样的击实,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10毫米。
(6)、卸下套环,用直刮刀沿试筒顶修平击实的试件,表面不平整处用细料修补。
取出垫块,称试筒和试件的质量(m2)。
(7)泡水测膨胀量的步骤如下:1)在试件制成后,在试件顶面的放一张好滤纸,并在上安装附有调节杆的多孔板,在多孔板上加4块荷载板。
2)将试筒与多孔板一起放入槽内(先不放水),并用拉杆将模具拉紧,安装百分表,并读取初读数。
3)向水槽内放水,使水自由进到试件的顶部和底部。
泡水期间,槽内水面应保持在试件顶面以上大约25毫米,通常试件要泡水4昼夜。
4)泡水终了时,读取试件上百分表的终读数,并计算膨胀量。
5)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倒出试件顶面的水,静置15min,让其排水,然后卸去附加荷载和多孔板、底板和滤纸,并称量(m3),以计算试件的湿度和密度的变化。
、结果整理 :1.一般采用灌入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CBR): 即: CBR=(P/7000)*100 同时计算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CBR=(P/10500)*100 式中: CBR--承载比,%; P--单位压力,kpa。
如灌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要重做。
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2.5mm时的承载比。
2.试件的湿密度公式:p=(m2-m1)/2177 式中:p--试件的湿密度,g/cm3 m1--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g m2--试筒的容积,cm33.试件的干密度公式:pd=p/(1+0.01w) 式中:pd--试件的干密度,g/cm3 w--试件的含水量三、精度要求如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大于12%,限额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个结果的平均值。
如Cv小于12%,且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2个结果的平均值。
回弹模量试验:1、按照击实试验的方法制备试样。
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轻型和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然后用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
2、安装仪器3、预压:用最大的预定单位压力p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
欲压进行1~次,每次欲压1分钟,欲压之后调整承载板位置,让试件恢复变形,4、测定回弹模量。
将预定单位回弹模量分为4~6份,作为每一及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分钟,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分钟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及荷载,如此逐级加载卸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到最后一级的荷载,为了使试验曲线开始的部分比较准确、第一,第二级荷载可用每一份的一半。
试件的最大压力可以略大于预定的压力。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的试验方法:(1)将待测风干试样采用四分法缩分成规定的检测用量,称重m0 。
(2)采用标准套筛将试样分成不同粒级。
(3)不同粒级的颗粒首先通过目测,将不可能是针状或片状的颗粒挑出,对怀疑为针片状的颗粒逐一对应于规准仪相应的位置进行鉴定。
凡长度大于针状水准仪上相应的间距者,判为针状颗粒;片状同上测定。
全部鉴定结束后,称出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质量m1 (4)Qe(%)=(m1 / m0 )× 100。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的试验方法:(1)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对每一种规格的粗集料按要求备样。
(2)按分料器法或四分法选取1kg左右的试样。
对每一种规格的粗集料,应按不同的公称粒径,分别取样检验。
(3)待测集料用4.75mm的标准筛过筛,取筛上部分供试验用,称取试样的总质量m0 准确至1g,试样数量不少于800g,并不少于100颗。
(4)对选定的试样颗粒,先用目测的方法挑出接近立方体的颗粒,将剩余部分初步看成针片状颗粒,随后用卡尺作进一步的甄别。
(5)观察欲测定的颗粒,找出一相对平整且面积较大的面作为基准面(即底面),然后用游标卡尺逐一测量该集料颗粒的厚度(即底面到颗粒的最高点t),长度l ,将l/t≥3的颗粒挑出,判定为针片状或片状颗粒的总质量m1 (6)Qe(%)=(m1 / m0 )× 100c. 磨光值PSV: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能越好。
d. 冲击值AIV:冲击值越小,表示集料的抗冲击性能越好。
e. 磨耗值AAV:采用道瑞磨耗试验机,磨耗值越小,表示集料磨耗性能越好压碎值试验操作步骤。
3.1采用风干石料用13.2㎜和9.5㎜标准筛过筛,取9.5㎜~13.2㎜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
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
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3.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0㎜。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将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
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