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教育专题培训课件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教育专题培训课件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3) 交往中大多能与同伴合作、互助、分 享和轮流。
• (4) 交往技能较欠缺,遇到问题常常退缩 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者喜欢告状,寻求 成人的帮助。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三) 大班(5 — 6岁)幼儿人际交 往能力的特点
• (1) 有固定的玩 伴,喜欢与同性别 的伙伴一起玩。
第一节 幼儿人际交往的概述
第二节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
展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 3—6岁幼儿人际交 往能力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实施Fra bibliotek案例导入
• 娃娃家里,兰兰扮演了妈妈。这时玲玲走进娃娃家,手 一叉对兰兰说:“我要当妈妈,照顾宝宝,你去当姐姐或 者阿姨吧!”兰兰不愿意。玲玲说:“兰兰,你昨天已经 当过妈妈了,今天应该换我!我也想照顾宝宝!”兰兰 “回击”道:“前两天都是你在当,我才当了一天,不公 平!今天还是我来当!”在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玲玲 一气之下伸手推了一把兰兰,兰兰一下子摔在地上。爬起 来的兰兰脸上气呼呼的,头一回就不理玲玲了。
三、 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训练
• (一) 行为训练法 • (二) 认知训练法 • (三) 情感训练法

一、 创设人际交往情境
•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 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 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 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二、 学习和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 一是直接呈现法,就是让幼儿直接接触人 际交往技巧
• 二是间接呈现法,这是指教师通过呈现一 些反面事例
• (5) 当被别人欺负时能据理力争,看到好 朋友被人欺负时也能帮助辩护或打抱不平。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三、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 社会行为特征
三、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 (二) 性格特征 • (三) 外貌特征 • (四) 社会认知能力
第三节 3—6岁幼儿人际交往能 力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实
• 过了一会儿,两个人都冷静下来,玲玲抱着娃娃家的宝 宝找到了兰兰,并且跟兰兰说:“我们一起来照顾这个宝 宝吧。”释出了歉意。兰兰看了看宝宝,也感受到了玲玲 的歉意,就点点头,两人一起照顾宝宝,不一会儿就和好 如初了。
第一节 幼儿人际交往的概述
一、 幼儿人际交往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 的语言、文字或肢体语言、动作、表情等 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 程。
往 • (3) 交往中出现问题时
不会用语言表达来解决问 题,常用动作来解决,容 易产生独霸和争抢玩具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二) 中班(4—5岁)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 特点
• (1) 喜欢从事结伙 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
• (2) 开始尝试和自 己喜欢的人主动交往, 能主动参与自己感兴 趣的活动。
第二节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
的年龄特征
一、 0—3岁婴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第一阶段是客体中心阶段,婴儿6个月之前 • 第二阶段是简单交往阶段,婴儿6个月之后 • 第三阶段是互补性交往阶段,1岁以后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一) 小班(3—4岁)幼 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特点
• (1) 以自我为中心阶段 • (2) 喜欢和熟悉的人交
一、 幼儿人际交往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 (一) 亲子交往 • (二) 同伴交往 • (三) 师幼交往 • (四) 与其他社会 • 成员的交往
二、 幼儿同伴交往的概述
• (一) 同伴关系的涵义 • 同伴是指彼此之间有同等地位的人。
二、 幼儿同伴交往的概述
•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1. 有助于幼儿社交技巧的获得 2. 有助于幼儿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形成 3. 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 (2) 能主动发起 或加入同伴的游戏 或活动。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3) 基本上都是有组织、有规则、有分工 和有“小组领袖”的共同活动和合作游戏。
二、 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 (4) 在共同游戏和活动中能与同伴协商和 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能耐心倾听同伴 的意见和建议,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大多能 自己协商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