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煤矿工作情况汇报第一部分二○一八年主要经营目标预计完成情况今年以来,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七六五四三二一,方方面面争第一”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全矿干部职工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跨越,在任务重、条件差、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煤炭产量连创新高,安全生产平稳发展,经营质效大幅攀升,重点工程快速推进,改革改制稳步运行,矿容矿貌持续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1—10月份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及全年预测(一)产量完成情况1、1—10月份原煤产量完成176.6万吨,比公司计划167万吨多产9.6万吨,完成计划的105.75%。
同比增产13.9万吨,增长15.85%。
预计后两月完成33.4万吨,全年可完成公司计划210万吨。
2、1—10月份洗煤产量实际完成154.2592万吨,其中:洗精煤实际完成114.1447万吨,比公司计划110万吨,多洗4.1447万吨,完成计划的103.77%。
同比增洗13.9万吨,增长15.85%。
预计后两月完成20.8553万吨,全年可完成135万吨。
)(六)快速推进,科学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南丰进风井工程于18年5月30日开工建设,今年7月16日与井底车场顺利贯通,完成井筒进尺553米,共穿经17个大于20m3/h含水层,实际工期为226天,比合同工期提前3个月,比南丰回风井工期减少2年。
与此同时,我们对矿井通风系统先后两次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区对角式通风系统,总进风量由原来的14451m3/min增加到17813m3/min,基本上满足了矿井用风需求。
(七)依托优势,挖掘潜能,瓦斯综合利用促进了瓦斯抽采技术的升级南丰低浓度瓦斯发电站于2月23日开工建设,5月28日竣工投运,仅用了95天时间,破解了瓦斯浓度低于30%不能发电的技术难题,率先在国内实现了6%-16%低浓度瓦斯发电。
目前,机组运行平稳,累计发电239万度,实现利润67万元,并完成了余热利用设计,将于近期施工,已成为潞安瓦斯综合利用的示范基地。
低浓度瓦斯发电站的建成投运,促进了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的升级、抽采规模的扩大,形成了全方位、多方式、立体化的瓦斯抽采体系。
截止目前,瓦斯抽采累计330万m3,预计全年可抽采370m3,完成公司计划的185%;瓦斯超限次数同比大幅下降(瓦斯超限次数去年为522次,今年为53次)。
(八)精益求精,整体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初见成效以建设精品矿井为目标,坚持“质量就是人品”的理念,开展了“一通三防”、机电、运输、顶板管理、监测监控、防治水等专业会战,突出了精品工作面和精品线路的建设,实行了业务副总包线,科长、副科长包面的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深化、细化了各管理环节,重点从质量标准化规划和外部环境整治入手,形成了“122338”的精品工程:“1”是一条走廓(井上连接走廓);“2”是两个车场(井底车场、74车场);“2”是两个卫生间(井底、74);“3”是三个等候室(井底、74、75);“3”是三条线路(南大巷至集中猴车巷、73轨道至78轨道、75皮带至78皮带巷);“8”是八个采掘工作面,促进了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且被中煤协会授予“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
(九)多业并举,加速发展,矿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1、弘峰焦化公司建设工程快速推进。
一号焦炉于8月6日进行试生产,10月1日正式投产,目前已全面达产,创造了同类型焦化企业调试最短、达产最快的好水平。
截止11月25日共生产焦炭6.6876万吨、焦油1337吨,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货款回收100%。
60万吨焦化建设项目已完成整体工程的三分之二,化产区正在规划和设计之中。
2、善福联营煤矿生产经营运行良好。
充分发挥我矿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各种关系,做到安全生产正规化,作业环境标准化,经营管理制度化,效率效益最优化。
对运输、提升、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目前60万吨矿井产能已通过省局验收,各种相关证件正在办理中。
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6347万元,归还股份公司借款4000万元,预计全年实现利润245万元。
3、多经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三个多经公司的各厂点在产品质量上求精,品种项目上求新,经营管理上求活,在选洗加工、电石生产、矿用产品、修造土建、运输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宽外部市场,扩大经营规模。
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4285.88万元,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01亿元。
(十)转变观念,稳步实施,改革改制及矿井关闭破产工作有序进行为了贯彻任董事长6月11日xx现场办公指示精神,我们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在全矿范围内形成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开展摸底调查,界定主辅资产,拟定改制方案,完成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先后两次赴西山焦煤集团马兰矿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实施细则,完善计量设施,分步实施了后勤服务市场化管理;公开房价测算标准,深入社区释疑解惑,全面推行了公有住房的产权置换改革;通力协作攻关,完善相关资料,加强协调沟通,我矿已列入新增拟关闭破产中央下放煤炭企业名单,目前,矿井关闭破产的各项工作正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十一)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职工生活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坚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按照矿区发展建设规划,将原老年活动中心改造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康乐苑;按照社区建设与国际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对怡阳、华阳、朝阳三个小区进行了楼体粉刷和楼间美化、绿化、硬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将工会办公楼改造为大学生公寓(将在年底竣工投运),矿容矿貌和职工生活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十二)注重实效,持续创新,企业管理跃上了新的台阶“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和“xx发展,我的责任”主题活动颇具特色,富有成效;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不断引深;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突出亮点,注重实效。
特别是在机关科室和后勤服务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三体”(即体验、体会、体贴)、“三实”(即想实、抓实、落实)活动,增强了责任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通过推行全矿一体化的“A+B”管理模式,考核范围覆盖全矿所有单位,考核人员涉及全体干部职工,考核内容由重点工作向基础工作延伸,进一步突出了层次管理,细化了目标责任,提升了工作绩效,形成了一套“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管理考核机制,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双十佳矿井”。
第二部分“十一五”工作思路“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的重要阶段。
我们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优惠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空间;公司提出的“七六五四三二一,方方面面争第一”的战略目标,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平台;近年来矿井战略发展成果,为我们奠定了发展基础。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兄弟单位都在你追我赶,争先发展,势头强劲,王庄、常村、屯留等正朝着千万吨现代化矿井迈进,已列入煤炭生产第一方阵,我矿与漳村、司马等被列入第二方阵,加快发展势在必行;我矿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链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形成规模经营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矿井长远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矿井跨越发展。
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以建设安全型、效益型、集约型、科技型、环保型、和谐型矿井为发展目标,以建设“十化”矿井为发展方向,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好五条发展道路,加快循环经济建设,壮大“煤-电-焦-化”一体化产业规模,全力打造具有五阳特色和强大竞争实力的新型能化基地。
总体发展目标:到18年,原煤产量达500万吨以上(包括整合矿井产量),精煤产量达290万吨以上,全矿销售收入达4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总额超过4亿元,职工工资收入突破6万元,成为公司煤炭生产第二方阵的排头兵,经济效益力争跻入第一方阵,确保职工生活质量处于全公司领先水平。
“十化”发展方向煤炭生产集约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安全管理人文化,作业环境精品化,循环经济规模化,资源整合多元化,非煤产业品牌化,企业管理精细化,矿区环境宜居化,三个文明特色化。
五条发展道路一是走好主业扩张之路,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本矿原煤年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整合地方煤炭资源达200万吨以上,到18年全矿原煤总产量达500万吨以上(一年打基础,18年本矿产能达300万吨,整合矿井产能达100万吨;两年上水平,18年“3+1”主业扩张战略落实到位;五年大跨越,18年“3+2”主业扩张战略全面落实到位)。
同时加紧加快选煤厂改造,实现洗选设备模块化、工艺流程立体化的集约高效生产。
二是走好科技强矿之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发明创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中解决好影响矿井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探索新的采煤工艺和快速掘进技术,抓好通风系统优化、瓦斯抽采及回风流瓦斯综合利用、机电一体化、地质安全保障、矿井数字化、“煤—电—焦—化”一体化产业产品开发项目的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实现复杂条件下高产高效及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到18年,矿井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同类型矿井先进水平。
三是走好循环经济之路,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积极推进五东焦化、西湾电化、南丰电气三个工业园区建设,拉长加粗“煤焦化——煤电化——电气化”三条产业链,提升矿井综合经济实力。
四是走好规模经营之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非煤产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拳头产品,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市场空间,形成规模经营,构建煤炭生产、洗选加工、机械修造、建筑安装、建材制造、餐饮服务等产业群,到18年,非煤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矿井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走好和谐发展之路,提升矿区人居环境。
按照“人与自然相和谐、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相协调、人文环境与矿山形象相映衬”的原则,加紧“滨河公园”建设和“旭日园”改造,形成“五大景区”,兴建大学生公寓、大型停车场、生活区综合市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完成生活区供暖改造、体育场棚顶等工程。
与此同时,继续完善社区设施,着力提高居民素质,不断丰富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矿区形象,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环境优美的新xx。
第三部分二○一八年工作打算18年将是我矿战略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一方面,公司新井建设和资源整合快速推进,煤炭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四大循环经济园区规模不断壮大,三条主产业链拉长加粗,资本运营更加多元化,改革改制更加实质化。
另一方面,各兄弟矿井煤炭产量大幅提升,循环经济强势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