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讲解:邓靖)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7月1 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1.1 在开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与现场土建工程施工的现场实际进行核对,核实设计与现场实际的符合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并做好设计技术交底。

1.1.2 按招标文件或业主的要求,完成试验仪器设备的进场及其他试验检测工作委托的审查、审批。

1.1.3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承包人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详细的设备物资采购、施工组织、现场布置、施工方案、施工重难点、工程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资金流量计划、质检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体系与安全保证措施、廉政建设、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

1.1.4 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后,第一个成品或半成品完成后应由总监办组织承包人进行质量状况、工艺细节分析,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加以改正形成正式书面报告,并经监理审批后方可进行批量施工。

2道路交通标志2.1 基础施工2.1.1 标志基础的高程必须用水准仪测出,根据测出的高程和基础设计高程算出拟开挖基坑的深度。

2.1.2 预埋件的制作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前监理应检测预埋件的镀锌质量,必要时可以要求承包人送检。

如图2-1所示。

2.2 标志板加工2.2.1除尺寸大的指路标志外,所有标志板应由单块铝合金板加工制成,不允许拼接;大型板面的拼接,应采用对接,接缝最大间隙为1mm。

所有接缝均用龙骨(与板面同材料)加强。

2.2.2 标志板和龙骨之间采用铝合金铆钉连接,连接必须牢固。

铆钉间距应小于20cm,龙骨宽度应小于50cm。

2.2.3 贴膜时,车间的温度不低于18℃、相对湿度在20%〜50%的条件下进行。

按照先下后上、顺序搭接的施工工艺粘贴反光膜(底膜),并确保底膜粘贴牢固,标志板面平整,无气泡、皱痕、污损等(图2-2)。

2.2.4反光膜底膜应伸出板面上、下边缘最小长度为8mm,且紧密粘贴在上、下边缘上。

图2-2 贴膜施工2.3 支撑件加工2.3.1 支撑件所使用的管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大型标志牌的立柱及横杆不允许存在水平(垂直)方向的环形焊缝。

2.3.2 大型标志的法兰盘和柱侧加强筋应按设计设置,钢板厚度应为正公差。

2.4 交通标志安装2.4.1 支撑结构的架设必须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

2.4.2 标志板运输时两块标志板邻接面之间用衬垫材料分隔,以免磨损标志板面。

2.4.3 标志安装过程以高空吊车为主。

标志的紧固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4.4大型标志板的拼接不允许在安装现场进行,且不允许标志版面直接放置于路面上,移动需使用机械提升。

如图2-3和图2-4所示。

图2-3正确的拼接图2-4错误的拼接3交通标线、突起路标3.1 交通标线3.1.1 应将热熔型标线涂料(预混15%〜23%的玻璃珠)装入热熔釜中均匀加热,搅 拌涂料至一定的温度,然后装人划线车中。

并待底油干燥后喷涂标线,涂敷的同时要撒 布玻璃珠,以0. 3kg/m 2的用量加压撒布在所有标线上。

3.1.2 喷涂工作一般在白天进行,路面潮湿,灰尘过多,风速过大或温度低于10℃时, 喷涂路面标线工作应暂停施工。

3.1.3 喷涂标线时应匀速、连续,确保涂膜厚度均匀、整齐。

施工时,标线起终点应粘 贴胶带纸。

3.1.4 施工放样应准确,保证行车道的有效宽度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应随时检查放样 情况,检查频率每公里不少于5处。

3.1.5 为提高路面与涂膜之间的黏结力,须在路面上先涂热熔型专用黏结剂,黏结剂 均匀地涂于所弹线的右侧。

如图3-1和图3-2所示。

3.1.6 施工完成后,应去除溢出和垂落的涂膜,对不符合要求的标线进行修整,检查 厚度、尺寸、玻璃珠的撒布情况,收集四处散落的玻璃珠。

图3-2错误的标线施工图3-1规范的标线施工3.1.7 施工后的标线,边缘无毛边;毛边长度每公里超过1%时,应进行清除和修补。

如图3-3所示。

3.2 突起路标3.2.1 粘贴前应对路面面层干燥清洁;路面潮湿,灰尘过多,风速过大或温度过低时,不得进行粘贴。

3.2.2突起路标粘贴在两侧路缘带上,距离车行道边缘线20mm。

3.2.3将环氧树脂等粘接剂均匀涂敷于突起路标的底部,涂敷厚度不小于5mm,黏结剂凝固前不得扰动。

3.2.4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安装突起路标时,先用硬刷和10%盐酸溶液洗刷混凝土表面,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待路面清洁干燥后方可安装。

3.2.5突起路标设置高度,顶部不得高出路面25mm。

4 护栏4.1 波形梁护栏4.1.1 波形梁钢护栏板厚度仅允许正公差,立柱壁厚度为负公差的比例每批次不得超过抽检数的40%,护栏拼接螺栓硬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应符合规范JT/T 281 —2007《公路波形钢护栏》中的要求。

如检测不合格则整批次必须退货或更换供货商。

4.1.2 根据设计要求及实地情况,放样时以桥梁、通道、涵洞、中央分隔带开口和隧道进出口等作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保证立柱间距,定出立柱准确位置和标准高度,利用调整段调整立柱间距,用石灰标明具体位置,并使立柱与道路线形一致。

当硬路肩宽度0. 75m,保证立柱外边缘到路肩的最小距离大于0. 25m;当硬路肩宽度0. 50m,保证立柱外边缘到路肩的最小距离大于0. 14m。

立柱放样后应及时调查地下管线、泄水管或结构物情况,并及时调整立柱位置或改变立柱固定方式。

4.1.3 采用液压式打桩机组平行推进施工法,将立柱对准标记打人,打人时随时观测立柱高度、竖直度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严防偏移、跑位和打人过深,使立柱竖直度偏差控制在±5mm/m以内,立柱孔位中心高度偏差控制在±20mm/m以内。

打入立柱时,注意顶部无塌边、变形、开裂或镀锌层损坏等现象。

同时,要求液压打桩机底部应挂帆布或彩条布,以免漏油污染沥青面层。

立柱打入深度,须由监理现场旁站逐一记录。

立柱施工如图4-1所示。

4.1.4 施工中立柱在纵向和横向都应垂直竖立,间距应准确,使在架设护栏时无需为对孔或其他任何原因而移动。

用经纬仪、水平仪等检测工具对立柱中距、竖直度、高度线形进行调整、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立柱,用拔桩机拔去,调整立柱间距后重新打人施工。

4.1.5 波形梁板安装应顺行车方向拼接,其顶面应与道路竖曲线相协调,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应待线形平顺后再拧紧(图4-2),以利于波形梁的调整。

4.1.6 波形梁调整时梁板及立柱不得现场焊割或钻孔,也不得通过使防阻块明显变形来调整。

除特殊情况,每公里调整板的使用不得多于6块。

立柱现场焊接如图4-3所示。

一—图4-2钢护栏板安装图4-3立柱现场焊接4.2 混凝土护栏4.2.1混凝土护栏模板必须采用高强度的全新钢模板,厚度不小于4mm,钢模板侧面要刨光,接缝平顺、严密、牢固,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应准备不少于30副。

4.2.2混凝土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当无商品混凝土供应时,应采用机械集中拌和,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并搅拌均匀、充分,且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不得间断,振捣过程及转人下一模施工时应检查模板变形情况,及时加以校正。

4.2.3预制混凝土护栏在脱模、移动、堆放、吊装及现浇混凝土护栏脱模时,其混凝土强度应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0%。

4.2.4现浇护栏原则上要求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完成,特殊情况也应注意路面的成品保护,施工时不得造成路面污染。

4.3活动护栏4.3.1活动护栏施工前应准确放样定位,其基础应在路面铺装前完成,施工中基础预埋件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施工机械压坏或杂物掉人。

4.3.2活动护栏也可在路面施工完成后采用取芯机钻孔后浇筑基础混凝土,钻孔后应及时清洗路面。

4.3.3活动护栏的安装,应垂直于地面,纵向线形适顺,不得有凹凸和扭曲。

5隔离栅、桥上防护网5.1 刺铁丝、隔离栅5.1.1 立柱预制(1)模板安装前应先清理干净,涂刷脱模油,将模板安装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漏楽等现象。

(2)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洒水养生。

等完成养生后即可出坑,并按时间顺序堆放混凝土立柱,混凝土柱应在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搬运,堆放整齐。

5.1.2 测量放样(1)应根据设计图进行施工放样,先定中心线,然后按设计的柱距定出柱位。

(2)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必要的修整、夯实;对地形起伏的地段,应将地面整修成一定的纵坡并顺坡设置,也可按阶梯形设置。

5.1.3立柱埋设:每个柱位均应按设计要求确定高程,并与公路界地形协调。

立柱的埋设应分段进行,先埋两端的立柱,然后拉线埋设中间立柱。

立柱纵向应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出现参差不平的现象,柱顶应平顺,不得存在忽高忽低的情况。

5.1.4拉丝:首先将每捆刺铁丝用机械或车辆等外力在现场拉直后使用,先拉斜撑刺铁丝再拉水平丝,用专业工具拉紧刺铁丝力求网面平整,线形流畅,刺铁丝之间要求平行、平直。

绷紧后用11号铁丝与混凝土立柱上预埋的铁钩绑扎固定,横向与斜向刺铁丝相交处用11号铁丝绑扎。

5.1.5每10m在刺铁丝与立柱挂钩点需要用点焊焊牢,点焊后应对焊位采用喷锌粉进行防腐处理。

5.2 电焊网隔离栅5.2.1 电焊网隔离栅应采用镀锌后镀塑的防腐形式。

第一层热浸镀锌所用的锌应为(GB/T470—1983)《锌锭》中规定的特一号或一号锌,镀锌量:网片为90g/m2,紧固件、连接件为120g/m2,立柱、横梁等为270g/ m2;第二层非金属镀层可为聚(氯)乙条或聚酯,聚(氯)乙烯的厚度:网片为0.3mm,其他为0.4mm;聚醋材料的厚度为0.1mm,紧固件连接件也可采用一层热浸镀锌的防腐方法,镀锌量为350g/ m2。

5.2.2镀塑层应满足:均匀光滑、连续、无肉眼可分辨的小孔、空洞、孔隙、裂缝、脱皮及其他有害缺陷;镀层应附着良好,在人工加速试验后,镀层不允许产生裂缝、破损等损伤和褪色现象。

5.2.3隔离栅每隔24m设置一个斜撑。

斜撑与抱箍应首先焊接成整体,然后进行防腐处理。

5.3 桥上防护网施工要点5.3.1立柱安装由桥的一边至桥另一边依次进行。

施工时,首先在跨线桥与主线(或被交道路)交点处预埋一块法兰盘,然后以该交点为中心,向两侧以2m为间距对称预埋。

当上跨桥梁为斜桥时,桥梁防护网应加长,以确保主线的安全。

5.3.2施工时,需在合适位置安装接地避雷铜线,铜线埋深应在地表2m以下。

6视线诱导设施6.1 视线诱导设施的分类视线诱导设施可分为轮廓标、分(合)流诱导标、线形诱导标。

轮廓标、分(合)流诱导标的设置方式可分为柱式和附着式,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方式一般为柱式。

6.2 柱式轮廓标轮廓标的柱体应采用装配式,直接插入预留孔中,或者采用法兰盘连接。

也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高度(指反射器的中心高度)应与附着式轮廓标的高度大致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