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智能电网架空线路故障定位全解
智能电网架空线路故障定位全解
Hale Waihona Puke 4 监控主机软件开发• 1) 软件平台该系统以组态王6. 51 软件为开发平台,设计 出了具有通信、故障显示、数据库存储、短信发送等多种 功能的监控程序和显示画面。组态王是新型的工业自动控 制系统软件,它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 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 好、易于扩展、开发周期短等特点。组态王软件结构由工 程管理器、工程浏览器及运行系统三部分构成。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国际 标准规定,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 针对目前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准确性低和借助GSM 通信网 络传输线路故障信息成本高的现状,介绍了以工控机为核 心的架空线路故障在线检测与分段定位系统。将软件与硬 件结合、电流变化率与零电流检测方法并用,提高了线路 短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将相电压信号与5 次谐波电流信 号相融合,提高了接地故障检测线路的准确性; 采用 Zigbee 无线传输芯片制成独立的信号传输系统,既降低 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又保证了信号的可靠传输。以组态王 6. 51 软件为开发平台,设计出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监控程 序和显示画面。
• 2) 接地故障检测:原理目前现有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 主要包括零序电流法、电容电流法、首半波法、五次谐波 法和信号注入法等。当线路的某一相发生接地时,则该相 电压降低,使三相电压不对称,通常配电网的负荷中都有 感性负载,线路电流产生畸变,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电流 ,即出现3,5,7,…谐波。但由于6 ~ 66 kV 配电网属 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所以三次谐波电流无法通过, 而其他的谐波分量占的比例很小,因此接地时五次谐波最 为明显。为此,采用五次谐波电流法,即通过检测线路电 流,提取五次谐波分量,根据五次谐波电流的大小判断出 接地故障,其检测电路,如图3 所示。
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 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 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 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
2 系统基本组成
• 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诸多装置主要完成线路短路故障、 接地故障的检测,以及故障信号的无线传输。每个装置都 设定有地址编码,根据地址编码就可实现故障的分段定位。 通过装置内部的Zig-Bee 无线通信模块,自成独立的无线 传输网络,故障信号以逐级、接力方式传输给变电站的收 发器,再经过有线方式将收发器接收到的信号送给变电站 工控机,由工控机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当
• 并且根据需要,变电站的工控机还可通过网线与 生产调度系统的监控主机进行联网,可随时显示 、打印和存储检测数据,使生产调度人员及时了 解线路的运行情况。另外,该系统还具有对信号 传输的自检功能。即通过软件编程,工控机以应 答方式对各个点进行定期巡检,以便及时了解各 个装置的工作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 证系统信号传输的可靠工作。
智能电网
架空线路故障在线检测与分 段定位系统
引言:
• 架空线作为输配电的重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时常出现接地、 短路故障,给用户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故障分析 法中的单端测距算法,由于受信息量的影响,故障点定位精 度受系统运行方式和过渡电阻的影响,效果不甚理想。目前 对于故障点的检测与定位主要是线路故障指示器。由于故障 指示器只有故障翻牌功能,而没有自动发射、传输功能。另 外出现的一些线路故障定位系统,也是利用故障指示器实现 线路故障分段定位,并采用GSM/GPRS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传 输,即多点发射方式,因此运行费用高,不适用于长距离供 电线路。为此,在现有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新 兴的ZigBee 无线发射模块自成独立信息传输系统,达到信号 可靠传输又能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的目的。
图3 5 次谐波电流检测示意图
• 首先经特殊的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对线路电流进行检测,经 选频电路将五次谐波分量分离出来,再经整流电路变为直 流电压信号,最后经比较电路输出。由于线路中非线性负 载的存在,线路正常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高次谐波电流, 这里采用比较输出。根据正常时五次谐波电流的预测值确 定比较器的基准值,当五次谐波电流大于或等于比较器的 基准值时,输出为高电位,则判定为接地故障; 否则,输 出为低电位,判定为非接地。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接地故 障检测的可靠性,还对电路相电压进行检测,并作为判定 接地故障的必要条件之一,当线路电压降低为正常时的80 %,同时五次谐波电流检测电路输出为高电位,此时才判 定为接地故障,其他情况为非接地故障。
3 故障检测
1) 短路故障检测原理线路电流理想变化曲线,如 下图2示:
图2 线路电流理想变化曲线
图中,Ig为线路的工作电流; Imax为线路的最大 工作电流; IS为线路短路电流;
t0 ~ t1为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t2 ~ t3为重合闸装置动作时间。线 路正常时,工作电流在Ig附近变化,一般不超过最大电流Imax。如果 在t0时刻发生短路故障,线路电流立刻由工作电流Ig陡升到短路电流 IS,经过t0到t1后,速断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在t1刻降为0,切断短路 电流。通常变电站出线端还装设有重合闸装置,则经过t2到t3后重合 闸动作。若为瞬间短路故障,重合闸时故障消失,电流恢复为Ig,重 合闸成功; 若为非瞬间短路故障,在t2瞬间短路电流未消除,经t2到t3 后电流又降为0,重合闸失败。
• 通常负荷增加时电流的变化率明显小于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变换 率,因此,可根据电流变化率区分短路与负荷增加情况。但为 了可靠起见,利用零电流信号判别短路故障,即在检测到较大 的电流变换率后,延时1 s 左右再检测线路电流信号,如果线 路电流为零,则认为是短路故障; 如果线路电路不为零,则认 为是线路负荷增大引起的电流变化,或虽然线路发生了瞬间短 路,但保护装置重合闸成功,则不作为短路故障处理。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 发生故障时,可进行声音报警,并显示、保存或打印故障 类型和故障点位置,为排查线路故障和分析故障原因提供 依据。同时变电站工控机还将故障信息送给收发器,通过 GPRS 网络发送给线路维护人员的手机上,通知维护人员 进行线路检修。这样既少占通信网络资源,节省运行费用, 又可实现快速查找故障,及时对线路的维护,减少停电时 间,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