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公私合营后,企业发展迅速,生产、销售量大增,表明()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中央关怀下进行的
C.三大改造取得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显示优越性
7、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年年年年
8、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抗美援朝斗争胜利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9、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新中国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
10、“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A. 赎买政策
B. 无偿没收
C. 实行股份制
D. 廉价收购
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实行股份制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1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初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A.分散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
C.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4、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那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农业
B.手工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15、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了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进行()
A、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B、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P23下边下字)
材料二(P23左边小字)
(1)农民为什么要建立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主要有哪几个行业?
各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各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问答题
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它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1~5 D D C C B 6~10 D A C C A
11~15 D B D B D
二、(1)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行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公私合营。
(3)实现了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是: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