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追求有价值的新闻

能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追求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决定了新闻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

同所有的社会道德的一样,新闻道德指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新闻价值就社会而言,新闻道德就新闻从业者个体而言,从哲学上来说,主观服从客观,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性。

由此可见,新闻道德是建立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我方说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是因为我们坚持以下的三大标准:1 谁能在根本上满足受众需求2谁更能促进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3谁更能实现新闻的社会引导功能。

首先,受众会阅读新闻就是想从新闻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也就是新闻价值,难道大家视为了知道新闻道德而去看新闻的么?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从本质上说是源于对新闻价值的追求,其次,真正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来自对新闻价值的不断追求,新闻价值的实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

只有做到新闻价值的不断提升才能不断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新闻道德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闻传播事业正常有序的进行。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规定新闻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及时传播国内外有价值的新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第二条才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把寻找有价值的新闻放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面,是不是也论证了我方观点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

对方说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不一定能被报道,那是因为新闻道德对新闻价值有约束作用。

这也只能说明新闻道德能促进新闻传播事业正常有序发展,难道就能说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么?对方你说重要就重要,总得给我们一个有力比较标准吧。

能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追求有价值的新闻?你说得很精彩,告诉我们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但是在逻辑学上这个充其量只能论证新闻道德是新闻报道的必要条件。

而新闻价值是受众关注新闻的根本目的所在,在新闻价值和新闻道德都具备的情况下,新闻道德服务于新闻价值。

对方辩友无非是要告诉我们不能以不择手段的方式追求有价值的新闻。

但今天有人不择手段的追求新闻价值,到底是不择手段错了还是新闻价值错了?请正面回答我。

今天我们不能以不择手段的方式追求任何东西,那能说明任何东西都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了吗?对方说没有新闻道德哪里来的新闻价值。

我方可以大胆的告诉你,没有新闻道德也有可能有新闻价值。

举个例子好了,新闻工作者你方一辩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剽窃了你方二辩还没有发表但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然后发表了出来。

对方三辩你能说这篇新闻因为二辩没有了新闻道德而失去了新闻价值么?千千万万的新闻工作者背负着摄像机而不是医疗箱奔赴汶川大地震的现场,你告诉我们他们何错之有呢?如果每一个记者都因为个人的道德而上前线救人,那谁来为我们报道地震的最新情况?请您正面回答我,奔赴汶川报道的记者没带医疗箱何错之有?如果大家真的只有一腔热血和道德,那么我们从何去得知灾区的状况?当记者把真实看到的现象通过镜头告诉观众,我们每个人看到汶川地震传回来的一线镜头时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对方辩友是不是还要去苛责那些记者,你怎么不去救人,却在那里告诉我真相呢?感谢你终于看到了这是因为社会分工不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分工才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新闻价值为重扛着摄像机去现场,而不是牵着导盲犬啊对方辩友。

所以新闻工作者恪守新闻价值的底线,报道真相,就像老师要教书育人,医生要救死扶伤一样。

社会分工不同决定工作的目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再请教您,如果您是一名记者今天要去到泥石流现场报道,以您方新闻道德更重要的观点,那是不是意味着你要扛着救生艇去呢?你方反复在说那种最危急的时刻记者该怎么办,我告诉您,记者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任何问题,这能论证什么呢?我今天家里保险丝一旦断了,我家里的电器都不能用了,这是不是能按你方标准论证出保险丝比我家所有电器都重要呢?这个问题其实是问了两个概念,什么是迫切,什么更重要?迫切跟重要有没有区别?我早上起床的时候有两件事都很急,一急上厕所,二急要来参加辩论赛,但是我把上厕所放在前面,因为它很急,我们能不能因为今天我把上厕所放在前面就得出了它比我今天来参加辩论赛更重要的结论呢。

可是我们看看今天的辩题,有没有说在这一刻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更重要呢?还是我们要看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做些什么?美国新闻协会最小伤害原则,是指记者对待公众要公正,尊重。

要谨慎处理儿童,未成年人的新闻,谨慎使用陷于让人悲痛和失去理智的人的图片,最小伤害原则涉及了所有群体有可能的伤害。

从广义上包含了国家,社会,个人各方面的利益,从狭义上说,强调的往往是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

我认为这张照片恰恰符合了你所说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原则,也包括最小伤害原则。

你了解过那张照片的背景吗,那个小孩的右手戴着一个小手环,这代表着他受到了人道主义的保护,而且他的母亲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领取救济粮。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没有人照顾的孩子。

再者,远处恶狠狠盯着他的秃鹫只吃死的尸体,因此这种自然天性可以确保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是安全的。

而且摄影师卡特就在不远处,他随时做好了保护这个孩子的天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新闻摄影师已经完成了最小伤害的原则。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新闻图片和其他图片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它不可以作假。

别的照片ps一下可以去评奖,有的现实虽然是非常残酷的,但是新闻图片必须遵循真实性。

对方辩友你承认这一点吗?可是这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有的时候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能难以接受,但是他们自己早就习以为常。

而记者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人,他们有义务把这个世界很残忍的一面表现出来,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去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像教师一样可以很好的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人生价值观统一起来,那么这个世界早就已经完成统一达到和谐了。

但是现实的生活并不是这样不是吗?摄影师卡特拍这张照片时,几米的距离里可能就这一只老鹰盯着这个孩子,但是退后一百米,有可能是100只鹰盯着这个孩子,作为记者他还够做什么?如果说退后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可能是上万只鹰在盯着整个非洲大陆,那个时候,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你会怎么办,你一定会扔下手中的照相机参与到整个救援中去吗?而作为摄影师来讲,他拍这张图片他没有让这个孩子包括他的家庭受到任何伤害,恰巧因为他的图片,唤醒了人们,唤醒了这个世界对苏丹,对非洲问题的关注。

在遵循最小伤害确定这个孩子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他博大的爱心不正从这张照片表现出来了吗,不是让世界更多的人自发来到非洲参与到救援了吗?事实上这张照片公布以后他自己的内心也受到了煎熬,这种煎熬来自于很多人道德从众的心理。

就像85年,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来到非洲大陆的纳尔里奇,写了那首we are the word四海一家,通过歌曲唤醒人们对非洲大陆灾难的关注,那么你能说,他们作为歌手来到非洲大陆仅仅只是动了嘴皮子唱了一首歌,却没有投入到第一线的救援,你能说他们就是不道德的吗?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们在欧美的舞台上唱着那首歌曲。

没有到第一线去救援,请问他们就不道德了吗?(每个人有自己的分工有自己的第一选择。

)好的,如果是他的第一选择,报道新闻就是记者的第一选择,是不是说明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

如果你是一名律师,如果碰到一个凶恶的歹徒杀害了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作为凶恶歹徒的辩护律师其实你已经知道整个案件的详实情况,请问你会放弃对他的辩护吗?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个人是一个罪大恶极足可以受到极刑的人,却因为你的辩护变成了死缓或者无期徒刑的时候,你内心不受到折磨吗?如果你是一名医生现在接收到两位车祸受伤的病人,一个人生命垂危,另一个人胳膊要截肢,你会先救哪一个人?但是通过医生的价值标准他已经不可能通过抢救再获得生命,但是另一个晚二十分钟不去抢救他可能会失掉胳膊的时候,请问这个时候医生会把自己专业的判断丢到一边而投入到无效的救援中去吗?那请问职业的价值判断是不是在这个时候会比我们平常宣扬的人伦道德更优先考虑一些呢?这是不是也论证了我方观点,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了。

你觉得医生救那个快死的人是不道德的吗?我没有说他不道德,那么这里唯一判断的依据就是抢救能使哪一个更健康。

在一个的生命已经不可挽回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去拯救另外一个人的躯体呢。

顾城先生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但是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现实生活并不都是美好的事物,它也有残酷的一面,新闻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一样,他必然做出一个抉择,黑色的眼睛就像卡特的照片一样,会把现实很残忍的揭示出来,但是这样有利于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实质,结果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光明。

对方辩友用普世道德这个词偷换了新闻道德。

今天新闻道德背后承载的是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下的道德差异,假设今天日本右翼电视台播放的新闻钓鱼岛是日本的,这完全符合日本人的人伦道德,可是对方辩友,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同意吗?请问对方辩友,日本右翼分子按照日本的新闻的道德标准是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您方赞同吗?这张照片在日本记者的新闻道德标准看来,是一场杀人竞赛,新闻学中阐述新闻价值的核心是客观真实性,所以过分追求新闻道德甚至会扭曲事实的真相。

自1972年以来,日本记者不断依照他们本国的新闻道德标准对外报道说钓鱼岛是日本的。

无论这些日本记者在本国的职业道德如何高尚,历史的真相都只有一个,钓鱼岛是中国的。

对方辩友,你同意吗?就算在同一道德体系之下内部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自古有云忠孝不能两全,也就是说你方道德标准的指南针一会指东一会指西,你让我们新闻工作者何去何从呢?按照你方观点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以新闻道德为重,那到底以何时何地的道德为标准呢?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公平客观正义都不是新闻价值,我不知道在对方辩友的定义中什么才是新闻价值?我作为一个传媒系的学生,学了三年的新闻,我所有的老师都告诉我,今天新闻有两大价值,左肩传递真实,右肩记载历史。

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寻找真实的那双眼睛。

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对看到事情善恶与否的评判标准,你告诉我,当我们的眼睛都带着泛道德主义色彩的有色眼镜去看这个真实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真实又是怎么样的真实呢?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如果连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都不能够秉笔直书,我们的后代又怎么知道今天历史天空是什么颜色呢?举量的新闻图片说明问题《自由辩》比如:巴基斯坦洪灾灾童的照片\阵亡美军母亲悲伤的剪影\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灾童照唤起了世界对灾童的关注和捐款\母亲照引起了许多美国人对战争的反思\侵华的罪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