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辅导 阅卷老师的建议及分析 高考阅卷感受

高考物理辅导 阅卷老师的建议及分析 高考阅卷感受

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山东省高考物理阅卷工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高考阅卷的情况。

今年的理科综合科目阅卷点设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阅卷人员有从山大、山师等高校专门抽调的相应专业的博士生、研究生,再加上全省抽调过来的一线老师。

今年一线教师所占比例比较高,占阅卷人员的一半左右。

6月13日上午阅卷人员报到后,集中进行了阅卷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并讲解评分细则,下午开始试评并进一步讨论完善评分细则。

正式评阅从14日开始。

今年的阅卷时间比往年后推了2天,这样做的目的是:阅卷组组长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可以参考更多地市的试卷,从而使评分细则更标准,更规范,当然也更公平。

阅卷现场全封闭管理。

阅卷机房门口配备了储物柜,评卷老师们的手提包、背包、水杯、通讯工具等一律不得带入场。

评卷教师和工作人员出入评卷场所一律要佩戴工作证,无评卷工作证或照片与本人不符者不准进入。

每一个阅卷机房都受到监控室的监控,通过监控视频,可以实时监控查看评卷现场的情况。

我们这个题组有三位教师负责。

其中两位负责监督阅卷质量,还有一位负责监督阅卷进度。

如果在阅卷中出现失误较多或者出现硬伤,阅卷老师会先被警告;如果还是屡教不改,就可能被直接辞退。

如果阅卷速度太慢,阅卷教师会被负责人提醒。

阅卷流程:每份试卷都有两位阅卷教师打分,他们彼此并不知道各自给的分数。

总分一样还不行,每一个得分点所评分值都要相同。

比如23题分三问,每一问评卷教师都会给出一个分值,只有两个老师的三个分值完全一样这份试卷才能通过。

如此“双评”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零误差。

如果两个教师的得分不一致,则要第三个阅卷者进行“三评”。

如果三个教师的得分还不一致,则要交给仲裁。

通过本次阅第23题发现学生答卷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有的考生的卷面特别乱,字迹潦草,得分点不容易找。

这部分学生是要吃亏的,找不到得分点就无法给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在第一问中,有些同学写出的式子为:2012qU mv -=。

计算的结果也带有负号。

基本公式记不清楚,0=qU a md 这个式子很多同学写成d qu a =。

3、答题不规范。

例如第23题中求极板间的距离d ,正确的写法是20122T d a ⎛⎫= ⎪⎝⎭。

有的同学写出的公式为20122T y a ⎛⎫= ⎪⎝⎭
,这是不合适的,因为题目中要求的量是d ,而不是y 。

很多学生写212d at =,只写这个式子是不得分的,除非再加上另外一个式子,指出02
T t =。

或者写出22011222T qu d at md ⎛⎫== ⎪⎝⎭。

有的考生在最后结果中含有未知量。

例如第二问中,学生最后结果为4mv B ql
<,其中v 为未知量,如果没有将v 用其它已知量表示出来,结果分1分就没有了。

不会写步骤而丢分比较严重。

这个问题在第三问中比较突出,因步骤写的不好而丢掉2-3分的学生很多。

4、求物理量范围的问题中涉及“>”或者“<”时符号混乱。

建议列等式,先求出临界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确定“>”还是“<”。

5、考生的运算能力太差,最基本的化简都出错。

平时的练习,懒于亲自计算,缺乏动手运算的训练,而弊端在考试时显露无疑。

通过本次阅卷,我个人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新课标”和“考纲”的基本要求,多花费精力抓基础知识,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导向功能。

不管是去年的还是今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的都是学生的基本功,无“偏、难、繁、怪”题出现。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确保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弄清其本质,才能在应用时得心应手。

2、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

虽说在平时做题时,为了培养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老师们建议同学们在下面对同一道题进行一题多解。

但高考主要考查在有限时间内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考查一题多解的能力。

高考评分细则只对主要解题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给出详细给分标准,所以用最常规的方法往往与参考答案一致,比较容易踩到得分点。

其次,阅卷速度比较快,其中有一部分也不是一线的教师,所以采用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有利于得分。

3、强化运算能力,确保公式正确情况下数值运算的准确度。

准确的运算可以提高考生计算题型的满分率,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在备考复习过程中,一要放弃计算题等一切辅助计算设备,独立运算,强化运算能力;二是要静心运算,严谨对待,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失误。

4、对待难题,不能轻言放弃。

对于22、23题这样综合性大题就算不能全部做出来,前几问也一定可以做出来,至少可以写出几个得分式。

如果平时在训练中注意得分式的书写,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这时就可以帮助你多得4-8分,每一个计算题都能争取得到10分以上。

今年的理综23题比较简单,空白卷比较少,很多不会的学生写上几个公式也能拿到
5、6分。

5、了解评分细则,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

结合高考阅卷的特点,高考前应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
(1)只看公式,不看文字。

我们平时要求大家解题要养成良好习惯,列公式一定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这是对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养成更好的解题习惯。

但其实,高考物理大题进行评分时,文字说明是没有分的。

所以,在高考答题时,对于不确定该写什么文字说明时,不写是最好的选择。

也不要因为文字说明太多而耽误时间。

(2)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学运算过程。

在物理试卷中,只有公式和最后的答案是给分点,数学运算不需要出现。

(3)只看对的,不看错的。

高考阅卷时,只要与本题有关的公式都写出来了,而且答案正确,那么就给满分。

对于一些不相关的公式,写出来也是不扣分的。

因此,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不要一字不答,而应该是把能想到的与本题相关的公式都写上,只要对了就有分。

(4)等价给分。

高考的评分标准中往往会给出一题的多种解答,以及每种解答中每一步骤的给分原则。

只要公式是原始公式,也确实能推出正确答案的,就给满分。

如果其中的某个公式应用错误而导致结果不正确的,那么,根据标准答案的解答方式来判断这个公式的重要性,再经商讨给分。

6、加强答题能力的培养,平时养成良好习惯,向规范答题要分数。

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的规范化。

用最简洁、最准确的文字来表述是一种能力。

在高一高二时要有规范答题训练来提高这种能力,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到了高三是很难改的。

(1)符号语言的使用。

注意题意中已知条件的大小写,及小角标,按题目所给的书写。

(2)禁止写连等式。

在高考答题中,相当多的考生有一个相当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写连等式。

考生把几个得分点的主要方程写成为连等式,如果结果正确了,给出相应所有得分点的分数。

而如果结果错了则扣掉所有相应的得分,这样就使好多考生无谓丢掉一些本应可以得到分数。

(3)重要步骤要标号,结果化简放在醒目位置。

步骤标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阅卷教师很容易看清解题思路,便于得分。

结果最好要化简,把结果写为常见的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化简,不是很常见表示,如果不是很细心,很容易就会误判。

我从其他地方看到这样一个关于高考答题规范要求的几句口诀:
物理要做好,规范很重要;
慢审题,仔细瞧,大小写,小角标,相似字母不混淆;
思路要理顺,文字交待不可少;
基本公式不笔误,重要步骤标个号;
连等式禁止写,答案正确就完美了。

总之,只有夯实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高考。

争取会做的题不丢分,难题尽量多得分,确保所有会做的题都能做上,就一定能得高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