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教研伴我成长
——泾源县六盘山镇顾芳
金秋十月,自治区教研室再一次和我们在六盘山相聚。
很荣幸和大家分享自治区教研室对我们六盘山镇基地的教学指导。
回首长长短短的教研之路,我们一定能深深感受到自治区教研室的教研带给我们的魅力。
一次次的教研活动把我们农村教师的教学智慧激活了,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思想充实了。
从内心感受到基地教研,伴我成长。
一、搭建平台,提出目标,层层落实。
教研工作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专家听课、评课,和教师教学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可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自治区教研室基地教研工作,为我们农村教师,学校搭建了交流和指导的平台。
通过深入农村基地学校开展活动,及时发现我们农村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和困惑,帮助我们上好了薄弱学科音乐、品德、科学的教学工作,让我们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村学校,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的孩子,从而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缩短距离。
2010年3月以来自治区教研室的基地教研在六盘山镇开展工作以来,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了主题,从县教研室到六盘山镇,在到学校,教研活动都针对农村薄弱学科开展工作,进一步帮助指导我们农村教师,上好思品、科学和音乐课。
二、指导教学,扎实上课,培养学生
记得2010年初春,自治区教研室在六盘山镇教委开展了科学、品德、音乐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六盘山镇的教师和银川来的优秀老师共同上课。
上课的整个过程,从目标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步操作,都经历了有效的指导。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和银川教师共同讲了一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民居》一课。
武琪老师在指导我这一节课时指出,要把学生由一个自然的人逐步引导成为一个社会的人,让他们主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并要求我从课程标准出发“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突出品德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和地方特色,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我上这节课时,虽然注重了课程理念,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没能指导学生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在评课的过程中,教研室的老师们全员参与,共同参与,进行了集体评课。
怎样导入,怎样设计情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
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研活动集中了专家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三、集体评课,思想碰撞,分析研究。
你一言他一语的评课让我感受到了教研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你就会得到两个思想。
在集体评课中我成长了,学生先学后教,方法指导,学
生学得自主,学得快乐,几位教师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设计都得到了教研员们的肯定。
每位老师在不同的课堂上,都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思路。
我们每个人都在博采众长,集众人之智,多了一份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灵动,一叶能知秋,一水能知源,那次基地教研活动圆满的结束了,每个人都扎扎实实的经历了上课,交流和专家指导的实践过程,终身难忘。
四、共同发展,提升素质,促我成长。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成长的欢与乐,一次次基地教研活动扎扎实实的体现了上课、评课,专题研究,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我的教学效果,教研使我成为真正的教师。
基地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指导研究,让我们农村教师逐步向智慧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也逐步提升,在2012年全县乡镇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我所带的六年级语文、思品在2010年9月获得泾源县村级完小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9月我所带的二年级思品获六盘山镇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学与教研是一体的,基地教研工作使我们教师提升教学重要途径,希望自治区教研基地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大丰富,实效原来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