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动环功能及要求

机房动环功能及要求

档号:xxx通信公司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方案建议书目录1系统概述 (4)1.1系统概述 (4)1.2设计原则 (4)1.3设计规范 (6)2需求分析 (7)3方案设计 (8)3.1系统结构 (8)3.2系统功能 (10)3.2.1监控平台系统 (10)3.2.2本地监控系统 (15)3.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要求 (22)3.3.1本地机房网络型嵌入式服务器 (22)3.3.2智能电量仪 (23)3.3.3配电开关智能采集模块 (24)3.3.4空调智能采集模块 (24)3.3.5温湿度传感器 (25)3.3.6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 (25)3.4机房设备安装及布线 (26)3.4.1设备安装说明 (26)3.4.2机房信号线设计 (27)3.4.3设备供电和接地 (27)3.4.4电缆布线 (27)3.5机房环境与施工安全要求 (27)3.5.1温、湿度 (27)3.5.2机房洁净度 (28)3.5.3噪声、电磁干扰、静电干扰 (28)3.5.4照明 (28)3.5.5供电 (28)3.5.6接地要求 (29)4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概述1.1系统概述xxx通信公司为省直事业单位,主要担负党政专用通信保障工作。

随着xxx通信公司的机房传输交换设备以及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内的交换设备以及供电设备(如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UPS、电池组以及用于提供备用电的油机等)则是保障党政专用通信业务的关键和基础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机房的环境、条件等方面如空调、温湿度的检测、是否漏水、是否有火灾发生、是否有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等也是很重要的保障项目,但目前这些内容的维护、监管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看管和定期巡检的方式上,这种方式要耗费大量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效果差,远远跟不上高速发展的通信网络业务的需求。

xxx通信公司需要一套针对专用局通信网络要求的高水平的动力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提高维护水平,缓解日益紧张的人员及维护工作的压力。

通过建设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通信系统电源设备、空调设备和机房环境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测动力、空调设备运行状况和机房环境安全,及时侦测故障及各种异常情况,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从而实现通信局站的无人或少人值守,有效地保障通信供电和设备安全。

1.2设计原则完整性原则系统支持机房常用设备的监控,包括机房动力、环境、安防、网络等多种设备监控和管理,满足用户各种设备监控要求。

稳定性原则系统设计能够365天*24小时地连续不间断运行。

扩展性原则总体设计:在机房集中联网监控系统中,设计通过传输网络,将机房监控数据传输到集中监控系统,我们不仅考虑了现有纳入此集中监控系统现有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考虑到了以后机房搬迁、扩容造成监控点数量的扩展,机房监控系统可以承受超过1000个监控点进行集中监控,也可以提供对外的数据接口供其他系统使用,充分的满足了机房的发展要求。

实用性原则总体设计: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方案不仅综合考虑了机房的设备和动力、环境监控等实际情况,以及组建后整体机房监控系统的实用性和在一段时间内先进性的问题,着眼于未来,即随着社会发展对机房管理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从系统运行环境、资源信息、功能应用、新技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将各部分融合成一个高效、统一、实用的有机体。

区域性的分散式监控:鉴于本系统的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在系统应用的过程中,采用集中式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靠性原则系统整体架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网络构架搭建、监控管理平台的设计、各种类型的模板整合、系统监控/管理的层次结构的设计等综合因素,进行可实施性、可靠性、兼容性的综合设计。

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想,不仅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系统功能,还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容与升级,在平台层面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经济性原则平滑扩容与升级:系统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易与第三方系统无缝集成,平滑扩容;设备选型:充分考虑机房现有的设备与资源,选用经济、实用、可靠、成熟的监控设备,避免资源浪费;监控管理平台的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系统的前期搭建、中期的实施、后期的升级维护简便、经济。

先进性原则系统的设计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思想为指导,以现代计算机科学、多媒体、通讯、控制和决策支持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采用国际先进的中间构件技术和完全组态的方式,实现各类信息实时处理,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体化。

1.3设计规范在设计、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本项目主要遵循的相关标准和依据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0-94)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5-94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4)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A/T75-94)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7)计算机软件开发规程GB8566888)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1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1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ECS89:97)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5)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7)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1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19)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20)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21)xxx通信公司机房环境监控的需求22)现场查勘资料2需求分析根据xxx通信公司机房监控的要求,监控系统采用联网监控方式的系统,对xxx通信公司管辖的各机房现有的供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消防、视频等各种设备和环境实行监控,同时在xxx通信公司建立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在监控中心随时了解到各机房设备和环境运行状况。

当发生设备故障、停电、水灾、火灾、失窃等紧急事件时,维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获悉情况,并迅速处理。

维护人员还可以通过图像监视直接看到各机房的具体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故障状况。

维护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遥控机房内的空调、电源等设备,从而大大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成本。

系统整体实现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现场的设备环境系统将数据传输到在本地建立的独立的可完全脱网工作的各自现场监控本地站,实现现场设备环境系统的分散控制;再由各现场监控本地站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由监控中心管理站实现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现场监控本地站的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实现方式满足了对分散基站的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更满足了对现场数据安全、实时、完整的存储和控制要求较高的领域。

标准机房内的需监测的主要设备:另外,由于原机房内没有环境监测的设备,还需新增下列设备:3方案设计3.1系统结构xxx通信公司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采用三级架构:(1)机房本地监控主机层级(2)总监控中心(3)远程浏览。

本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各机房现场的设备环境系统将数据传输到在本地监控主机,同时监控主机通过数据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总部监控管理中心,由监控中心管理服务器实现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网络监测机房的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实现方式不但满足了对分散机房的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更满足了对现场数据安全、实时、完整的存储和控制要求较高的领域。

本系统设计三级结构,监控中心中心能查看、监控、切换全部各机房的实时监测数据,每个独立机房可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本地站,由监控管理中心对各监控本地站实施二次集中监控管理,实现管理者对所有机房及机房内设备环境系统的远程集中联网监控管理。

1)总监控中心管理平台负责对中心机房和分散的机房的环境、动力进行集中监控管理,接收各个机房传来的各种实时数据,显示监控画面,实现对监控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存储、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通过电话语音或手机短信等输出报警内容,发送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给各个机房。

中心监控管理平台对机房进行统一监管,接收所有前端机房的报警信息及数据,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直观显示全省站点的分布位置,快速定位某一前端站点并查看现场环境情况,提供多种对外报警方式,准确发送设备报警信息,满足管理的要求。

xxx通信公司的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双屏显示功能,将主要的站点视频图象切换到大屏上,进行宏观的查看,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控制和指挥。

监控中心能完成对实时数据在大屏幕轮流切换查看,也可以使用多画面分割技术在监控中心监视远程站点。

2)本地机房监控系统现场监控系统由嵌入式监控主机、智能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智能设备等组成,负责对机房内所有被监控设备、环境的集中管理,接收各种实时信息、报警信息、对监控图像进行录像、回放、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发送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记录报警事件,存储及保存监控数据,完成各种控制任务,实现子系统之间联动等进行本地数据处理及存储,并主动将变化数据和报警信息上传给省监控中心。

接收中心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给现场设备。

3)远程IE浏览站远程IE浏览站的主要功能是在通过网络在远程主机上以IE的方式进行浏览的功能。

在本系统中监控中心的管理服务器和现场的监控主机均支持IE浏览功能。

从而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机房的实际工作状况,实现管控一体化,在远程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观看监控画面,并且该监控画面与监控中心管理服务器和各现场监控主机保持一致,通过该界面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远程浏览站还可浏览各机房的视频图像。

4)传输网络带宽要求:查看实时数据,需50K左右带宽;远程查看视频数据,每路视频需2M左右带宽。

3.2系统功能3.2.1监控平台系统(1)用户界面管理系统支持全中文界面,图形化设计,支持电子地图功能。

界面的结构、层次应清晰明了,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场景仿真。

主界面应为包含所有子系统内监控设备的电子地图,在该界面上可直接点击子系统内的任意监控设备进入其运行状态界面。

同时,在本子系统的主界面上为各功能模组设置访问按钮,通过点击进入各功能模组界面(电子地图),以便对分组的监控设备进行更清晰、更有针对性的监控。

当操作者点击主界面或功能模组界面上某一监控设备后,画面会自动切换到该设备的运行状态图或者弹出对相关设备的操作界面,以便管理人员查看和控制该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