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2012年新课标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2012年新课标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确立将DNA和蛋白质等物质 区分开,直接、单独的观 察各自作用的关键思路
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 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 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 蛋白质。也就是说,子代 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 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 的,因此DNA才是真正的 遗传物质。
思考:此实验能否直接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若出现①结果则仅RNA是遗传物质; 得出结论: 若出现②结果则仅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若出现③结果则R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
教师指出:RNA是遗传物质
朊病毒:蛋白质 非 细 胞 生 物 RNA病毒:艾滋病病毒(HIV逆转录)、 流感病毒(如禽流感,猪流感, 遗传物质是RNA 现称甲型H1N1病毒,逆转录)、 SARA(不逆转录)毒、登革热病毒、 甲肝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及类病毒等 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
3、从最后组小鼠尸体上分离出了S型活菌,是 S型菌“复活”了么?这些S型菌的后代也是有 毒性的S型菌,又说明了什么? 4、该实验中各组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在第四组实验 中,已经被杀死的S型细 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 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 转化因子”。且这种性状 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的物质,也就是说,DNA 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 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纠正了一个生物界的错 误的普遍共识)
实验三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 菌的实验 (含P)
(含S)
实 验 三 ——赫尔希和蔡斯的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如何使噬菌体标记上放射性? 2.35S标记的组,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32P标记的组,却主要 在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说明了什么? 3. 为何35S标记的组沉淀中有少量放射性,而32P标记的组上清夜中也有 少量放射性? 4.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大量子代T2噬菌体中,可以测到32P标记的 DNA,但却不能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又说明了什么?
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 用同位素32P标记DNA, 的DNA、蛋白质和多 35S标记蛋白质,来证明只 糖,分别与R型活细 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 体内,完成遗传作用 菌培养液混合培养 仅加入DNA,才能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 且能遗传。用DNA酶 处理的DNA失去转化 作用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 质等物质不是 带有同位素32P的 DNA进入细菌内 完成遗传作用
注射 的物 质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现象预测 (有无禽流感病 毒产生) 如果 如果 如果 如果 ; ; ; ; 相关判断(禽流感病毒的遗 传物质) 则 则 则 则 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3、板书设计: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实验(体内) 结论:S型菌具有“转化因子” 2、艾弗里实验(体外)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回顾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假设
引导学生认识到染色 体在遗传上的连续性和稳 定。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在染色体的几种成分中,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
染色体成分
DNA
RNA(少量)
实验探究过程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化实验
生 物 界
细 原核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遗传物质是DNA 胞 蓝藻、放线菌等 生 物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
三、归 纳 总 结
①知识回顾总结
1.列表比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 验 实验 原理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侵染烟草实验
从烟草花叶病 毒中提取RNA 和蛋白质,分 别感染烟草 只有RNA才 能感染烟草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 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四、大量实验得出DNA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
结论:转化因子是DNA,DNA是 遗传物质
谢
谢!
思路: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区分 设计实验:
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他们各自的 作用,从而判断谁才是遗传物质
①仅RNA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预测结果: (现象) ②仅蛋白质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培养学生 将所学科学 研究的关键 思路实际运 用于设计实 验的能力
③RNA和蛋白质都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2)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B )
A. 它的含量很少
C. 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B. 它不能自我复制
D.它的种类很多
(3)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 A )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二、判断题:(若是错误的,指出错处)
1.由于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所以生物的遗传 就是
二、实验回顾
实验 一 ——格里菲思的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多 糖 类 荚 膜
R型菌
(菌体无荚膜 、无毒性、菌 落粗糙)
S型菌
(菌体有荚膜 、有毒性、菌 落光滑)
人:肺炎 小鼠:败血症
思考: 1、在第四组中, 死亡小鼠体内, 有无R型细菌,若 有,多还是少?
2、被杀死的S型 细菌为什么没有 了致病性,是什 么变性了?DNA可 不可以变性,有 什么特点?
新课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人教版教科书 必修②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第一节
一、复 课 引 入
(1)、于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生物学问题
思考:要作为遗传物质需要些什么条件?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 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 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实验 结果
实验 遗传物质
①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R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RNA)的作用 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②知识拓展升华 2.本课理念——掌握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作出假设
分析结果
设计实验
四、巩 固 提 高 1、课堂例题: 二、判断题: (1)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使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其中S型 细菌有毒,光滑。 B、艾弗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提取的DNA为纯净的DNA C、R型细菌之所以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于S型细菌DNA 进入了R型细菌并且成功表达,转化也是一种基因重组。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 S
R S
R
R
R
R
R
实验 二 ——艾弗里及 同事的肺炎双球 菌体外转化实验
1.对比各组发现只有混合加入了S型菌完整 DNA的组才能发生转化,说明了什么? 2.此实验最后通过什么确定菌体类型?(菌 落形态) 3.加入DNA水解酶的组有何作用?(进一步反 证,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4.这个实验与第一个体内转化实验有什么关 系
有些病毒(如 烟草花叶病毒), 它们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和蛋白 质。 在这种情况 下,RNA和蛋白质 哪个起着遗传物质 的作用?
课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提出问题:烟草花叶病毒不含DNA,只有
RNA和蛋白质,如何确定其遗传物 质是什么?
作出假设: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指细胞核遗传。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整个进入细菌的体内,其 蛋白质和DNA共同进行子代噬菌体的复制。 3.人的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因此DNA和RNA都 是人的遗传物质。 4.DNA的载体只有染色体。
答案:1(X) 2 (X)
3(X)
4(X)
2、课后作业:
(2)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 胚、DNA酶、RNA酶。 实验步骤:第一步 ; 第二步 在 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 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 了禽流感病毒。 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
①若单纯蛋白质就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 预期实验 化”,且转化形状能遗传;(结果) 结果(现象) 则蛋白质是“转化因子” 。 (结论) 及结论: ②若单纯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 化”; (结果) 则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结论)
实验 二 ——艾弗里及其同事的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S型活菌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 RNA 糖类 脂类 DNA DNA水解物 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
S型菌内的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
S型菌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 DNA RNA 糖类 脂类 其他物质
实验课题: 探究S型细菌体内到底哪种化学物质是 “转化因子”(遗传物质) 实验假设: S型细菌体内的蛋白质是“转化因子” 进行实验: 思路:将S型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单独提 取出来,与活R型菌混合注入 小鼠体内,看其是否发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