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 建筑施工图

第9章 建筑施工图

第 9章
9.1 概述
建筑施工图
9.2 总平面图 9.3 建筑平面图 9.4 建筑立面图 9.5 建筑剖面图 9.6 建筑详图
9.1 概述
9.1.1 房屋的类型及组成
1.房屋的类型(按使用功能分)
(1) 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
建筑。住宅、宿舍等称为居住建筑;办公楼、学 校、医院、车站、旅馆、影剧院等称为公共建筑。 (2) 工业建筑 如工业厂房、仓库、动力站等。 (3) 农业建筑 如畜禽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和农 产品仓库等。
类,二是按照工种分类。
按照使用范围大体分为三类: (1) 经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标
准图集,如03G101-1、03G101-2等。
(2) 经地区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批准,在本地区范
围内使用的标准图集,如西南04G231、西南05J103等。 (3) 各设计单位编制的标准图集,在本设计院内部使用。 此类标准图集用得较少。 按照工种分类:
坡、挡土墙等的可见轮廓线、新建建筑物±0.00高
度以外的可见轮廓线;
⑶ 中虚线
⑷ 细实线
计划预留建(构)筑物等轮廓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坐标网格
等以细实线表示。
9.2.3 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1.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各地方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给建设单位的地形
图为蓝图,在蓝图上用红色笔画定的土地使用范围的线称为 建筑红线。任何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均不得超过此线。如
图9-2总平面图中粗点画线即为建筑红线。
2.新旧建筑物 在总平面图上将建筑物分成四种情况,即新建的建筑物、 原有的建筑物、计划扩建的预留地或建筑物、拆除的建筑物。 阅读总平面图时,要区分哪些是新建的建筑物、哪些是原有 的建筑物。在设计中,为了清楚表示建筑物的大体情况,一 般还在图形中右后方以点数或数字表示建筑物的层数。
9.1.2 房屋施工图的产生及分类
建造一栋房屋,要经过设计和施工两个主要阶段。在 业主报建手续完善之后,进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对各种具体的问题进行详尽的设计,并绘制最终用于施工 的施工图纸。施工图纸要完整、详尽、统一,并且图样正 确、尺寸齐全,对施工中的各项具体要求都明确地反映到 各专业的施工图中。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通常有: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 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给水排水施工图,简称水施;采 暖通风施工图,简称暖施;电气施工图,简称电施。较大 的工程和公用建筑还有消防与报警施工图、智能化系统施 工图等。 一栋房屋的全套施工图的编排顺序是:建施、结施、 水施、暖施、电施及其它。各专业施工图的编排顺序是全 局性的在前,局部性的在后;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 后;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
9.1.3 标准图与标准图集
1.标准图 为了加快设计和施工速度,提高设计与施工质量,把房 屋工程中常用的、大量性的构件、配件按统一模数、不同规 格设计出系列施工图,供设计部门、施工企业选用。这样的
图称为标准图。装订成册后,就称为标准图集。
2.标准图的分类 在我国,标准图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使用范围分
筑物的投影关系如实地反映出来,而只能用图例(图例:规
定画法的图形符号)的形式进行绘制。表9-1总平面图常用 图例所列内容摘自《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总平面图部分图例
粗实线
8
细实线
中虚线
新建建筑物
原有建筑物
计划扩建的预 留地或建筑物
拆除的建筑物
建筑物下的通道
散状材料 露天堆场
总平面图部分图例(续)
1.设计依据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方与设计方的设计合同 形成的条件;二是地方政府对该工程的有关批文;三是执行 国家相关的规范、标准、条例等。 2.建筑等级 主要包括该建筑合理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防 火分类和建筑屋面防水等级等。 3.建筑概述 主要有建筑规模、结构类型和设计标高等。 ①建筑规模:建筑规模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容积 率等。这是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纸是否满足规划管理部门要求 的依据。
3.新建筑物的定位 (1) 根据原有建筑物定位 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是扩建中常采用的一种方 法,在房屋建筑中被经常采用。
(2)根据坐标定位
在新建区域内,为了保证在复杂地形中放线准确,总平 面图中常用坐标值表示建筑物、道路等的位置。常采用的方
法有测量坐标和建筑坐标。
测量坐标: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给建设单位的用地红线图 是在地形图上用细线画成交叉十字线的坐标网,南北方向的
图9-3 建筑坐标与测量坐标的区别
4.标高
总平面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若标注相对标 高,应注明的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标高单位为“米”,总平面图上标到小数点后两位。 正数标高不注写“+”号,负数标高在数值前加“-” 号。
142.00(+0.000) 室内标高
标高符号画法
适当长度写 标高数字
9.2.2 总平面图的表示方法
1.比例 由于总平面图包括的区域较大,国家《总图
制图标准》GB/T50103-2010规定: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般用
1∶500、1∶1000、1∶2000绘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地 方国土管理部门所提供的地形图的比例一般为1∶500,故我 们常接触到的总平面图中多采用这一比例。 2.图例 由于总平面图采用的比例较小,不能按照建
被挡土在短线侧
围墙及大门
X 105.00 Y 425.00
烟囱
A B 105.00 425.00
挡土墙
-0.50 77.85 78.35
设计标高 原地标高
测量坐标
建筑坐标
方格网点交叉点标高
填挖边坡
台阶
3.图线 ⑴ 粗实线
⑵ 中实线
新建建筑物±0.00高度的可见轮廓线
新建构筑物、道路、桥涵、围墙、边
道路中心控制点,表明道路的标高及平面位置即可。例如
图9-2,某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道路中心控制点,图中各数
值含义是:224.00为此点的标高,X=98120、Y=51982为 点平面位置坐标。
7.指北针或风(向频率)玫瑰图
( 1) 指北针

(2) 风(向频率)玫瑰图

西

指北针规定画法 φ24,
0.25b 指针尾部宽为3
2.房屋的
组成
除单层工业厂 房外,各种不同 功能的房屋,一 般都由基础、墙 (柱)、地面与 楼面、屋面、楼 梯和门窗六大部 分组成。
图9-1 房屋组成示意图
房屋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基础起着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屋顶、外墙、雨篷等起着隔热、保温、避风遮雨的作用;
内墙起着分隔房间、承重作用; 屋面、天沟、雨水管、散水等起着排水的作用; 台阶、门、走廊、楼梯、电梯等起着沟通房屋内外、上 下交通的作用; 窗则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 墙裙、勒脚、踢脚板等起着保护墙身的作用。
轴线为X,东西方向的轴线为Y,这样的坐标称为测量坐标。
坐标网常采用100m×100m或50m×50m的方格网。一般做 法是标注两个墙角点的坐标值,
建筑坐标:建筑坐标一般在新建场地使用,当房屋朝向 与测量坐标方向不一致时采用。建筑坐标是将建筑区域内 某一点定为“0”点,采用100m×100m或50m×50m的方格网, 沿建筑物主墙方向用细实线画成方格网通线,横墙方向 (竖向)轴线标为A,纵墙方向的轴线标为B。建筑坐标与 测量坐标的区别如图9-3所示。
占地面积:建筑物底层外墙皮以内所有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建筑物外墙皮以内各层面积之和。 容积率: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②结构类型:在民用建筑中,我国现阶段的结构类型主
要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构件两种。
③设计标高:在房屋建筑中标高表示建筑物的高度。标 高分为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两种。以建筑物底层室内地面定
(1) 建筑配件标准图,一般用 “J”表示,如西南地区的
建筑配件标准图中的西南04J515为室内装修标准图。 (2) 建筑构件标准图,一般用 “G”表示,如西南地区的 建筑构件标准图中的西南04G231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 除建筑、结构标准图集外,还有给水排水、电气设备、道 路桥梁等方面的标准图。
消防的设计依据、防火分区和消防措施等。
6.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即建筑设计总说明中的“其他”部分,包含两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施工规范及验收 标准。二是对材料的采购要求,要求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9.2 总平面图
9.2.1总平面图的概念及用途
在建设场地上总体布置的平面图称为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有土建总平面图和水电总平面图之分。土建 总平面图又分为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图。此节介绍 的是土建总平面图中的设计总平面图,简称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用来表明一个工程所在位置的总体布置,包 括建筑红线。新建建筑物的定位、朝向;新建建筑物与原 有建筑物的关系以及新建筑区域的道路、绿化、地形、地 貌、标高等方面的内容。 总平面图是新建房屋与其它相关设施定位的依据;是 土石方施工以及给排水、电气照明等管线总平面布置图和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依据。
图纸的数量根据建筑物的复杂程度而定。
2. 图示特点 (1) 应遵守的标准。房屋建筑图一般都遵守下列标准: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2)《总 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3)《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10。 (2) 图线。以上标准中对图线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总的原则是可见轮廓线用实线,不可见的用虚线或省略, 剖切面的截交线和房屋立面图中的外轮廓线用粗实线,次 要的轮廓线尺寸起止符号用中粗或中线,其它线一律用细 实线。 (3) 比例。房屋建筑施工图中一般都用缩小比例来绘 制施工图,根据房屋体量的大小和选用的图纸幅面,按 《建筑制图标准》中的比例选用。 (4)图例。由于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的比例较小,图样不可能按实际投影画出,各种专 业对其图例都有明确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