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老师的名言、成语

关于老师的名言、成语

1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6.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7、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
8、执一根教鞭勤勤恳恳点中外。

站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到古今。

9=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10、圣人无常师。

---韩愈
1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1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13、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1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1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1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1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

比喻用尽心思。

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

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至圣先师】至:最。

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

后泛指学生。

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

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高业弟子】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学业优异的学生。

【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

成绩优异的学生。

【满城桃李】桃李:比喻学生。

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

【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

称他人的学生。

【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

指学生和老部下。

【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

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众多的学生。

【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

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悮人子弟】悮:耽误。

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误人子弟】误:耽误。

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

房屋的墙高达数仞。

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

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

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

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

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同“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冰比水冷。

指后来居上。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

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

多作自谦之辞。

【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

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

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

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

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严师畏友】严:严格。

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
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

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

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

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

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

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苜蓿盘空】比喻小官吏或私塾教师生活清贫。

【火传穷薪】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薪传有自】薪:柴;自:从……出来的地方。

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薪尽火传】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

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