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建议:英语主要的基础,还是在于平时积累,想一时突击不太容易。
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个人依情况而定,根据自己的时间,最好能有个计划表,最少是一月一计划,把每个阶段的侧重点确定,这样就知道自己要看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加强,而且看看自己完成的东西还会有成就感,增强自信的。
我觉得很有用。
现在复试结果出来了,复试的不好,虽然好好看了,却使的力不对,太看重文学,几乎一直在看文学,其实翻译和语言学理论是很好得分的,30分呢,又是选择,我丢太多。
希望10年考研人注意了。
还有我一个人不认识,消息太蔽塞,也很不好的。
写的不好又乱,大家凑合看下吧,但愿能帮点忙。
这考研结束了,这个论坛在去年也给了我不少帮助,这次我也把自己的考研过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申明,偶文采不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初试:我是第二次考研,第一次考的是外交学院,题偏政治化有点难,觉得第二次考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就换学校了。
我选择华师的时候也没想太多,觉得应该不太难,就确定了。
都是复习到报过名后,才从偶然认识的一位同学那里得知,华师的英语系是中南地区唯一一个有博士点的,所以竞争相当激烈,回去上网一查,果真如此,才开始担心起来,这第二次不比第一次啊,而且我连一个华师英语系的人不认识,可到那时候,也只能这样了。
说了一堆废话,言归正传吧,日语我只能找到05、06、07年的题,那05、06年的题都挺简单的,07的那个难啊,08年题也没有,也不知道具体难度怎么样,只知道是老版的标日,根据这三年总结一下,日语要看到中级的前十课左右。
暑假在家就把初级上册看了看,我认为基础很重要,所以课后的练习题我都认真看了。
其他的也没看什么,就翻了英语语法书。
暑假就这样过了,九月十号左右,我就去武汉看书了。
虽然也是在学校,可是和第一次很不一样,因为第一次有同学一起天天自习,早上还要早起去图书馆占座,天天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型的。
这一次就完全不一样,爱睡懒觉(尤其是冬天,以前在北方有暖气,早上也不觉得冷,起来也不是很痛苦的事),晚上特早就回去还想看个电影之类的,复习的很轻松。
日语还是按部就班的,一天看一课,其实我不喜欢背书,像日语下册的每课能背点最好,不然多看看书,基础要扎实,日语就这样,也不知道要看什么,就看看书,每天都得看两眼。
基础英语一直没怎么看,也就是找找改错题做做。
写作一直没管他。
翻译就买张培基的那本散文翻译,天天写,遇到好的背点,还有规定的那两本翻译书,我只看了那本汉译英,就这样9月看了半个月的书。
十一回家,然后同学又到武汉来玩,到10月10号的时候,复习才算正式步入正轨。
我以前做过07年的基础英语真题,最头疼的是无选项完型,其次是最后的阅读主观题,因为没有做过这样的题,也不知道有什么资料可以练习。
最后无选项完型就做了那本论坛上学姐介绍的三级笔译综合,个人觉得有点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错很多,最后在图书馆借了本江涛编的80天突破雅思系列之完型,里面有30篇左右,做着感觉还可以。
那个主观题我就没怎么管,我第一年的时候买过北京环球时代的一本基础英语辅导书,里面有别的学校的类似题,我是12月翻出来做的,太难了,也就大概看了看,这本书我觉得还挺好的,第一部分的词汇做着特别的打击人,还好华师考的词汇不是很难。
它的那个语法和翻译都挺好的,值得一看。
十一月中旬,就开始练习阅读,我做的是星火的专八阅读,那本书我可是考专八的时候都没有看过,其实个人看来,基础英语的阅读没有专八的阅读难。
翻译还是张培基的散文翻译。
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基础英语方面我就把真题拿出来做,我买了那个基础英语套装,个人觉得用处不大,真题主要是05年以后的有用,这些网上都可以找到。
基础英语没有答案,我是每套题都上网搜的,完型阅读大部分都能搜到,都是很久以前的托福雅思阿之类的,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大概水平了。
日语我找了那个标日的辅导书,做做上面的题,本来想买那个同步测试卷的,结果老版的没买到,就在图书馆借的其他书看的,最后一定背背单词,最好得分,也是最容易失分的。
翻译就开始着急,因为一直是做汉译英,到这时候我就没有做张培基的散文了,只是看看,开始做前面提过的那本基础英语上的散文练习,文章长度适中,每天写一篇感觉正好。
写作我也是十二月开始看的,一周写1篇或2篇,写作一直是我最不担心的,话题我是找的6级作文,就是那种6级预测作文30篇,我挑自己感兴趣的写,有的时候写不出来,我就把人家的150字的6级作文扩成400字的,还挺好的。
1月就是随便看看了,1月这几天我主要精力都放在政治上了。
突然发现,写这么多,竟然没写政治。
我有考过一年,觉得政治不用看,就铁定等考前5天狂背,而且政治我也就要60分,高了我觉得我也考不到,所以迟迟不肯看政治。
政治应该是10月下旬才开始看的,因为还有印象,所以就做题,看的是那本陈先奎的2000题,第一年的学生可不能这样,必须要看基础的东西,今年政治改革,还是报个班好点,这样就不会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题我也是一天看一点,一直做到12月,马哲和政经看的还比较认真,毛概直接跳过去没看,看了也记不住,邓论就对着答案过了一遍。
然后还买了本任汝芬的序列3,看看时政,对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这期间还看看2000题上做记号的不会的知识点。
然后一月就是那本序列4,我根据最后的点睛压的题,把大题背了有一半。
最后各个辅导班都压得有题,我就盲目的都找来综合看,觉得反而更乱,所以就认准一个还好些。
这就是那半年,接下来就是两天的考试,题型论坛上介绍的都有,我就不说了。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平常心对待。
2009 华师初试很重视英语基础,总体而言,华师的初试不难,只要专四和专八的考点掌握得牢固就行。
考点较庞杂,我觉得章振邦的那本语法书值得好好学习。
考试题型和我们平常一般的考试差不多,需要强调的是考试题量较大,不注意速度的话很可能做不完。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篇阅读,它的分值是前几篇阅读之和,这篇阅读的问题都是主观题,考察的是理解能力看和表达能力,题目不是很难,只是有些同学速度慢根本没有时间好好答题。
个人认为这篇阅读的得分是基础英语这门课成败的关键。
这样以来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就很重要了。
另外一门专业课是翻译与写作,二者分值各占一半。
相比较而言,这门课不太容易复习,很主观。
但是考试技巧还是很值得一提。
首先是卷面,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印象分,但是给阅卷老师的印象的却会影响成绩。
华师近年来的翻译题难度降低了,主要是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要求会高一点,前年是考的是游记的翻译,去年考的是新编英语教程里的一篇课文的选段的翻译,难度不大。
写作复习的方向主要是按专八的要求来复习,平时需要注意积累一些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并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不足。
背诵一些优秀段落,一些固定的开头,结尾模板都是必要的。
考试时灵活套用,能有效治愈考场脑袋的“死机”。
初试题型就是一般的英语考试题型,难度相当于专业八级。
所以我主要是用专业八级的资料来复习的。
翻译与写作这一门课程比较难提高,,只能通过多练多比较来提高,另外比较有效的就是背诵一些好的句段。
另外我一直觉得临场的发挥很重要,所以考试时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
其实考研过程还是很有压力的,所以和同学一起复习会比较好,大家可以互相讨论,有时也一起散心,互相鼓励。
尤其是准备得早的同学,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后会很累,到冲刺阶段容易疲惫,所以关键是要坚持。
现在我谈谈自己考研的经验。
我觉得考研是一次宝贵经历,不管结果怎样,经历过也算是一种财富。
总结一下自己考研的经验。
1.量力而行,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
每个人都想上最好的学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一定要综合考虑,给自己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2.利用好暑假。
考研的预备阶段一般都士气安阳,应趁热打铁,加紧复习,而冲刺阶段则应该鼓足干劲,关键要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
3.注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累了就休息。
打疲劳战是不值得的,应该劳逸结合,注重效率的提高!刚刚成为华师外院研一的一员,我心情非常复杂。
我知道自己踏入校门的同时,正有许多英语系的学弟学妹们开始了你们的考华师之路。
我深有体会,考研一路走来,非常不易。
特别是对考华师的有志之士们,从初试到复试,中间如有一个小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前功尽弃。
所以我特别想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的放矢的复习考研,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首先我想说,有了考研目标后,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信心是动力的源泉。
好多人一提起华师外院,都会说非常难,最好换个学校试试。
特别是听了教自己老师再这么一说,自己就更没底了,刚开始的信誓旦旦,也成了犹豫不决。
但是我认为葡萄的味道只有自己尝过了才知道。
有人说它酸,不要尝,可是很有可能那种独特的味道你吃得惯,合你的口味。
我觉得只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能行,就总会又成功的那天。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谈谈我的具体考研经验。
华师的二外和政治不会参与初试排名,但单科分数和4门总分要过国家线。
换句话说,无论二外和政治考多高都对将来的录取不起作用。
所以,二外不必下太大功夫,初试最重要的是两门专业课——基础英语和写作翻译的分数。
下面我将分别谈谈这两门。
作为师范类的学校,基础英语考察知识的很基础,但想作对不容易。
语法是大家要面对的一大难关,卷面上占的分数很多。
有时候,好多东西觉得早就知道,可做起题来总是模棱两可。
建议大家找一本语法书仔细耐心研究一下,看完看透之后再做题,准确率会明显高很多。
阅读每天都要练,专八难度就可以了。
还要配合雅思阅读训练,因为除09年以外,历年考试中都会出现一篇雅思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有种题型是无选项完形填空。
这种题很大程度上要凭日常积累和语感。
人事部的3级笔译综合上有此种题,难度和层次都与考试相当。
总体来讲,基英考的就是基本功,如果相关练习做到位,成绩应该不错。
翻译和写作就需要大家做大量的练习。
华师翻译题材一直以散文为主。
汉译英方面练张培基的《中国散文选》就可以,英译汉我一直练《最优美的文章》。
刚开始做练习时,觉得真是无从下手,但一直硬着头皮翻,坚持一个月之后,真的会有很大提高。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希望大家在想要退缩或迷茫的时候多想一想,它会重新带给你力量和动力的。
同样,写作更要常常练笔。
我以前基本是每隔一天就要在规定时间写一篇。
每次都要当作考试那样去写,注意文章结构完整,用词准确,字体一定要工整。
练习当中肯定会有厌倦的时候,有时,我面对着要练的翻译和作文,有种被别人逼着吃药的感觉。
可是坚持下来以后,我真的觉得自己三年都没培养出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在短短的几个月就一下子锻炼出来了。
还记得今年3月份准备专8的时候,别人都忙着练翻译和写作,急得发愁时,我就在一边安心准备复试。
可以说,只要认真准备过华师外院考研的同学,过专8几乎就不成问题,一举两得,好好努力一下挺值的。
短短几段文字,希望大家看了能有一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