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学前幼儿卫生保健-试题集(含(答案))

最新学前幼儿卫生保健-试题集(含(答案))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试题集一、名词解释1、骨龄: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2、暴怒发作:当学前儿童个人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常出现大声哭闹、尖叫、自残等发泄怒气的过激行为。

3、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

它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一个概念。

在这一种系统内各个条件刺激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即用一系列刺激的定型形式获得这种系统中的每个刺激的确切而不变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脑皮质的活动中建立的一种动力定型。

4、镶嵌式活动:学习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位的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转态,形成了兴奋区的抑制区,出现了镶嵌式活动方式。

因此,教学中注意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轮换。

5、一日生活制度:幼儿进园必须做到十大环节(晨检、进班、体育活动、培养与训练、大小便、穿衣盥洗、进餐、午睡、游戏、离园)6、斜视:指人在注视某一物体时,两眼的黑眼球位置不对称,视轴出现明显的偏斜,两属眼外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积,导致骨骼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8、指压止血法:用手或手掌等将出血的血管上端用力压向贴邻的骨骼上,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9、物理消毒法:是利用高温、紫外线照射、稀释等方法杀灭或减少致病病原体的方法,它是简单易行,较为有效的消毒方法。

10、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办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员应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行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11、膝外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能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12、等级评价法: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和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相比较,以此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1.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集合而成(A )。

A.组织 B.系统 C.器官 D.皮肤2.下列不适于结缔组织的是( D )。

A.脂肪组织 B. 血液 C.肌腱 D.皮肤3.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B )。

A.适应性 B.新陈代谢 C.生长发育 D.生殖4.人体结构和机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 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A ),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6.侏儒症是因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过( B )。

A.多B.少C.快D.慢7.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D )。

A.脑下垂体B.肾上腺C.甲状旁腺D.甲状腺8.小孩眼睛在(A )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A.五岁B.三岁C.七岁D.一岁9.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儿童应尽量在强光下阅读B.在阅读和写字时,光线应从后方照入。

C.眼距书本一尺远,胸部距桌缘约一拳距离。

D.只要保持正确的看书姿势,长时间的阅读并不会导致儿童眼睛疲劳10.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B )。

A.铁和磷B.营养和阳光C.维生素C和钙D.维生素A和水11.婴幼儿多喝白开水可减少(B)。

A.皮肤病的发生B.泌尿道感染C.感冒病的发生D.消耗能量12.人体各大系统中,率先发育的是(B)。

A.淋巴系统 B. 神经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13.生长发育评价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A )。

A.身高、体重B.头围、胸围C.身高、胸围D.体重、头围14.出生后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为( B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学龄前期15.新生儿期具体是指(B )。

A.从出生到1岁B.从出生到1个月C.从出生到3个月D.从出生到6个月16.能够较客观、精确反映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各阶段的发育水平,在探讨生长发育规律,判断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运动员选材,预测女孩月经初潮,预测儿童、少年的成年身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指标是(C )。

A.身高年龄B.齿龄C.骨骼年龄D.性征年龄17.下列关于儿童形态及生理功能指标的实操中,错误的是(C )。

A.测脉搏应避免进食、运动、哭闹、发热等因素的干扰,需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B.3岁以上的幼儿用身高计测身高;3岁以下的小儿可用量床量身长。

C.测儿童身高应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精确到个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cm。

D.体重称量不宜在饭后或运动后,最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

18.理论上,人体各部分骨骼均可用于判定骨骼的成熟程度,但以( B )部最为理想。

A.肩部B.腕部C.足部D.背部19.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是(A )。

A.正常的智力水平B.健康的情绪C.和谐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性格特征20.一日三餐热量分配中,早餐应占(C )。

A.10%B.25%C.30%D.35%21.每餐热量分配中,午餐应占一天总热量的(D )。

A.10%B.25%C.30%D.40%22.3—6岁学前儿童每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D )。

A.12—14%B.25—30%C.35—50%D.50%-55%,23.人体最经济、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是( C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无机盐24.谷类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可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C )。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25.食物供给中既要考虑量的多少,又要考虑是否优质的营养成分为( C )。

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26.下列食物中,含锌较少的是( D ).A.贝类食物B.瘦肉C.坚果D.谷类食物27.下列维生素中,对维持正常视力有重要作用的是(A)。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28.下列关于学前儿童膳食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

A.学前儿童胃容量小,每餐进食量小,需要进餐的次数较多。

B.前儿童的膳食一般要求色彩鲜艳、香甜可口、咸淡适宜、形状可爱。

C.学前儿童的膳食要注意尽量细、软,食物最好切碎煮烂、软硬适中,温度适宜、无刺激性。

D.学前儿童的膳食应以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29.下列零食中,学前儿童可以适当食用的是(C )。

A.蜜饯B.卤制熟食C.鱼片D.膨化食品30.在学前儿童体育锻炼中,应重视(C )素质的练习。

A.耐力B.速度C.协调性D.力量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一学期内,学期开始、快结束时的教育内容安排应相对困难。

B.幼儿园的一周计划,在星期一、五安排较为轻松的学习内容,星期三、四可安排难度和强度较大的学习任务。

C.上午10点至11点,应安排用脑量大的活动。

D.一次教学中,宜将重点和难点安排在活动的前5分钟。

32.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A.37℃以下B.36℃以下C.35℃以下D.34℃以下33.应有物理降温法,一般患儿体温降至(D )即可.A.36.5℃左右B.37℃左右C.37.5℃左右D.38℃左右34.下列传染病中不会出现皮疹的是( D )。

A.水痘B.风疹C.猩红热D.腮腺炎35.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B )。

A.风疹B.儿童湿疹C.手足口病D.猩红热36.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D )。

A.细菌性痢疾B.急性结膜炎C.沙眼D.痱子38.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C )。

A.儿童湿疹 B.痱子 C.细菌性痢疾 D.龋齿39.发烧、咽痛,一天内出疹,出疹二三天内可见杨梅舌。

出现这种症状及体征的传染病是( C )。

A.水痘B.麻疹C.猩红热D.幼儿急疹40.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A )A.斜视B.弱视C.近视D.斜视性弱视41.佝偻病是婴儿常见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于缺乏(D )造成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42.下列急救做法中,错误的是(A )。

A.如果玻璃刺入幼儿身体,应立即拔出后送医,防止受伤严重。

B.幼儿发生切伤出血,身体受伤部位尽量放得高于心脏,这样容易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每隔半小时左右,应放松止血带,以免组织坏死。

D.动脉出血时,可用手指或手掌等将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用力压向贴邻的骨骼上,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43.下列急救措施中,正确的做法是(C )。

A.发生鼻出血,应安慰学前儿童不要紧张,让其抬头或平躺,成人捏住其鼻翼,压迫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

B.儿童发生切割伤,止血时可用脱脂棉或手纸。

C.皮下出血,一般外用活血化瘀的药,不久即可痊愈D.幼儿发生跌撞后,应首先观察其体表有无伤口,如无伤口和血液外流现象,则威胁不大。

44.在对儿童骨折的急救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A )。

A.患儿有伤口出血时,应先固定,再止血和清洗创面。

B.未经固定,不可随意移动患儿,尤其是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的儿童。

C.急救时要注意预防休克,若有休克必须先抗休克,再处理骨折。

D.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

45.下列急救措施中,正确的做法是(D )。

A.一旦发现小儿将异物塞入一侧鼻孔,成人应用手指帮助其挖出。

B.儿童发生擦伤后可为其涂红花油,以减少肿胀。

C.发生扭伤后,可立即采用热敷的方法,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D.大面积烧伤的学前儿童若清醒,则会要水喝,此时只能给其喝温热的盐水而不能喝淡水。

46.急救原则不包括(D )。

A.抢救生命B.减少痛苦C.预防并发症D.减少搬运47.血色鲜红,出血量多,呈节律喷射状,与心跳一致,时间稍长的出血可以判断是(B)。

A.静脉出血B.动脉出血C.毛细血管出血D.内出血48.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是(A )。

A.用手指或手掌等压住出血管的上端(近心端)B.用干净纱布紧压出血处C.用拇指压迫耳屏前出血管的搏动处D.用绷带包扎49.对于儿童烧伤的处理,错误的做法是(B )。

A.应立即脱掉身上的衣物,但要注意避免因慌乱地脱衣服进一步损伤烧伤的创面。

B.烧伤后会很渴,应马上为其提供白开水C.立即冷却受伤部位,用大量冷自来水冲洗烧伤部位。

D.烧伤学前儿童在送往医院途中应取未烧伤侧的卧位50.两膝并拢时,两脚踝分离,称为(B )。

A. 膝内翻(O形腿)B. 膝外翻(X形腿)C.扁平足D.佝偻病51.注射卡介苗是为了预防(B)A.麻疹B.结核病C.脊髓灰质炎D.天花52.预防接种证制度,具体指在儿童出生后( A )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53.利用高温、紫外线照射、稀释等办法杀灭或减少致病病原体的消毒方法是( A )A.物理消毒法B.化学消毒法C.生物消毒法D.自然消毒法54.对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常根据该传染病的( A )潜伏期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