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建立理想的“和谐校园”
发表时间:2011-04-02T09:07:39.613Z 来源:《学园》2011年02月上旬供稿作者:顾竞
[导读] 建议策划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参与活动加深认识。
顾竞湖南省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当代中学生不论是普高生还是职高生,都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结合多种课程特色,举办各种活动,建立理想的“和谐校园”,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关键词】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和谐校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160-02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该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有学生蘸墨写下“仰望星空”的诗句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赠送给学子们。
这一事件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底,久久不能忘却。
作为一个奋战在教育战线17年的资深教师、班主任,如何“仰望星空”——学懂学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又如何“脚踏实地”——结合实际工作,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细微处着手,真正走入中学生的心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校园”,这一课题让我深深思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系统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当代中学生不论是普高生还是职高生,都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对于如何加强对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我有如下看法和建议:
一把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各个中学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行“德育首位,和谐发展,因材施教,人文见长”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人文精神,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改革。
建议策划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参与活动加深认识。
主题可以是:(1)以“中国风、民族魂”为活动主题: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旋律,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为主题,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培养健康的身心,为勤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3)以“创建和谐校园,维护新时代学子形象”为主要内容,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管理,重视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特别是礼仪教育。
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引导。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养成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素养。
(4)以“掌握方法,提高水平”为目标,推进德育队伍的科学管理,坚持改革创新。
通过德育论坛,组织全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提高对“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认识,增强育德意识。
(5)以“学理论,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途径,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二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1)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使学生直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开课前利用一分钟穿插《历史上的今天》小版块,由教师选取历史上在这一天发生过的重大政治事件(基本以国内近现代史为主)进行介绍,用一个个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屈辱的近代史、悲壮的革命史以及重新崛起的奋斗史,以史为鉴,引发学生思考,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课本中有关法制宣传的内容,举办《法律在身边》的海报设计比赛。
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寻找资料,深切受到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知法、懂法的优良意识;还可以通过Flash、漫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与讨论;通过时政演讲、时政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对《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的观摩,进行观后感征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等。
(2)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古代经典文章诗词进行民族教育。
古代各种经典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她长期滋养并培育中华民族的成长。
可以选编《论语》、《三字经》等有关章句,组织学生精读并要求写出心得体会及研究论文,进行重读经典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瑰宝,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3)通过历史、地理课的教学:老师把学生带出教室,去参观博物馆,走向祖国四方,了解祖国历史文化,欣赏秀美风光。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辉煌成就、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将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增添爱国热情;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乡土知识竞赛,在准备的过程中,了解许多平时熟视无睹或者有所耳闻的乡土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
(4)通过艺术课的教学:让学生聆听更多的我国民族音乐与舞蹈,结合校园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编排具有浓郁民族韵味的少数民族舞蹈,使同学们在学习与欣赏中感受祖国民族的多样性,更添爱国情感。
(5)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教授学生学习已经逐渐被现代人淡忘的民间传统武术“太极拳”“八段锦”,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强身健体,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无穷魅力。
(6)通过数理化的教学: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们穿插介绍许多中国古代数学伟大的成就,使学生感叹祖先的智慧;也可以介绍文艺复兴后西方的科技兴起,而中国却逐渐落后于西方,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由;介绍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勇于拼搏、为中国在世界数理化领域争得一席之地的著名学者等。
同时让学生反思,为何我国本土还未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所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在教育事业中,构建校园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指出了明确方向。
但是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深深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提供一些途径与平台让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细微处着手,建立我们理想的“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不过,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义无反顾地身体力行,携手共进!最后以敬爱的总理的诗句结束本文,期盼与大家共勉!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责任编辑: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