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
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登快阁有深刻记忆。
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登快阁常考知识点以及登快阁同步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
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注解:
[1] 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此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时。
[2]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
痴儿,作者自指。
《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
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这是当时的清谈家崇尚清谈,反对务实的观点,认为一心想把官事办好的人是“痴”,黄庭坚这里反用其意,以“痴儿”自许。
了却,完成。
[3]东西:东边和西边。
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4]倚:倚靠
[5]落木:落叶
[6]澄江:指赣江。
澄,澄澈,清澈。
[7]“朱弦”句:《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朱弦:这里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8]“青眼”句:《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
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聊:姑且。
[9]弄:演奏
[10]与白鸥盟: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登快阁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对仗工整,用大景与小景相互映衬,创造出空旷辽远、澄澈空明的意境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仕宦生活的厌倦(1分),知音难觅的孤独,以及归隐故土的渴望。
5、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3分)
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
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
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