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个人角度谈上大学值不值

从个人角度谈上大学值不值

从自身角度谈上大学值不值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姓名:田梦晴学号:2011011840从自身角度谈上大学值不值本文摘要:很早就有人关注上大学值不值得的问题,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观点。

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不能人与亦云,也不能单纯的相信一些杂志所做的所谓的调查,或者是周围亲人朋友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这个问题,才会得到最适合我们的正确答案。

就我自身而言,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证明上大学值不值。

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我们都知道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只是单纯的放在银行里,没有任何投资,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以及通货膨胀,势必会贬值。

再从资金的来源而投资方向来看,不同的投资带来的效益及风险的程度是不同的。

二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和非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衡量东西的机会成本时,必须要记住的经济学原理之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三是,效用理论。

在经济学中,我们人会有两种效用,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

人生在世,不仅是一味的追求经钱效用,跟要注重生活的品质及幸福程度。

关键词:实事求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风险价值、机会成本、非机会成本、效用理论正文:很早就有人关注上大学值不值得的问题,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观点。

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不能人与亦云,也不能单纯的相信一些杂志所做的所谓的调查,或者是周围亲人朋友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这个问题,才会得到最适合我们的正确答案。

比如,世界教育信息杂志上曾经做过这样一份调查:长沙市本科生毕业工资水平接近市民平均收入;更有甚者,在深圳或是别的地方,有学生为了求职宁愿接受500元月薪甚至零薪水。

调查还列举了培养一名大学生一个家庭需要付出的费用:13万!最后,调查不无忧虑地表达了一种担忧:新的读书无用论可能会再次兴起。

还有亲人朋友的断言:多农家子弟靠出外经商打工都发财了,比考上大学的还要强。

而不少大学生毕业了还是像没上大学的人一样找事做,上大学与不上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

由于上学贵就业难,如今上大学在一些农村不再是“很有面子的事”。

有的农家子弟大学毕业进城后,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还要向家里伸手要钱买房子,更给“败家子”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

这些真的就能证明上大学不值吗?答案显而易见,不能。

首先,调差范围及群体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其次,以偏概全,分析工具和方法有待考证,以及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人的命题结果大相径庭,不能单纯的用别人的失败及教训来惩罚所有的人。

就我自身而言,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证明上大学值不值。

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我们都知道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只是单纯的放在银行里,没有任何投资,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以及通货膨胀,势必会贬值。

再从资金的来源而投资方向来看,不同的投资带来的效益及风险的程度是不同的。

二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和非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衡量东西的机会成本时,必须要记住的经济学原理之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三是,效用理论。

在经济学中,我们人会有两种效用,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

人生在世,不仅是一味的追求经钱效用,跟要注重生活的品质及幸福程度。

(一)从金钱的风险价值和时间价值角度谈个人上大学值不值资金的风险价值,风险就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的实际结果和我们预期的结果有偏差,那么就称作有风险。

资金的来源而投资方向来看,不同的投资带来的效益及风险的程度是不同的。

就我而言,上学的学费及生活费主要来自父母的供给,而父母的钱主要来自务农及打工所得。

资金的基本是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

但是就目前的家庭状况来看,相比之下,没有比教育投资的收益还好的投资项目。

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

资金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的会利用利率这一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自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一直是下降的趋势,可见资金的时间价值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所以投资比单纯放在银行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除此之外,通货膨胀,无形中使我们百姓手中的货币贬值了,相比之下,不变的大学学费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所以投资教育获得收益更大。

综上所述,就我个人而言,上大学还是值得的。

(二)从机会成本和非机会成本角度谈个人上大学值不值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是指大学教育资源在用于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

它是与教育实际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可分为公共或学校的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

前者指教育资源因投入教育而损失的利益,包括房屋、建筑、土地等资源资产的租金,非资本投入的资金收益(利息、投资收益)等;后者指个人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为接受教育而投入的资金及所损失的其他收益。

这里,我主要讨论个人的机会成本。

首先计算一下个人为上大学的非机会成本,包括个人前期成本和个人直接成本。

个人前期成本即个人为了取得大学生教育资格而支付的费用,由于教育资源短缺造成了教育市场的供给不足,从国家教育的角度来看,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学习能力最佳的学生,只有依靠考试来检验。

在现在人们“高学历=好工作+高薪”的思想支配下,许多学生不愿意去就读高职等技术性院校或者直接就业,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大学上,这种盲目推崇导致了大学生教育的过度需求。

据报道,2010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达975万人,虽然比去年减少了74万人,但预计高校招生人数只有657万人。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教育准入市场上需求严重大于供给。

高中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

简言之,个人获得大学生入学资格的前期成本就是高考成本,这其中包括上高中的费用(学费800*3=2400)、资料费(500元)和报名费(约为100元)等。

一名高考生的高考成本大概为Q=2400+500+100=3000。

个人的直接成本即个人为接受大学生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包括学费、书费、住宿费、交通费及其他不投资高出的任何费用(日常生活费不应该记入成本,因为这部分费用不会因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发生变化)。

我的大学学费4500元,其它费用合计10000元,四年计算下来,大概所花的钱为5万。

那么机会成本包括收益成本,就业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大学上与不上的问题上,不成单纯的考虑一个方面,比如注重收益忽略成本。

收益成本是指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

对于本文而言,则指一名应届生四年读大学期间所放弃收益的最大收入,其中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

如果大学生学费不投资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回报或存入银行所得的收入皆构成大学生的机会成本。

若以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费24000元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依靠行业来定。

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18000元在四年内的投资收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甚至四年内不一定能获得收益。

另外,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也相对比较低,一般在2%左右波动。

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出将18000万元学费存入银行扣除利息税后所获的利益收入为1000元左右,由此可见,四年的学费用于投资至少能获得1000元左右的回报,虽然数量较小,但也是大学生在读期间所失去的收益,只是机会成本偏小而已。

中央党校研究室有关资料显示,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每月为1500元。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需求。

如果高中应届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其月收入应大概为1500元。

除去4年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约30000元,那么应届生在这4年里的收益为69000元左右。

这项收益也构成应届生上大学时的机会成本。

应届生接受大学教育的个人机会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因接受大学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

要精确地计量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成本是非常困难的。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个人机会成本,应等同于同年龄段的高中应届生在相应时期内的就业收入,乘以就业率。

由此可见,一名高中应届生的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至少要五六万元。

对于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应届生来说,他们的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更高。

从当前劳动就业市场上来看,由于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择业目标短期化和择业趋向功利化,导致个人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

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高才低就和人才高消费现象,而一些地处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又得不到高层次人才。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所导致教育成果的贬值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无疑加大了学生本人以及社会的机会成本。

大学生制一般为4年,应届生上大学期间正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黄金青春期。

学生在这期间生活在校园这个相对狭隘的社区里,很可能会丧失社会上很多人生机遇。

各种成本加和即50000+1000+69000=120000但是,上完大学后,可能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收入!比较:假如不上大学:18~60岁工作,共42年,开始3年平均每年收入1.5万元,后来年收入3.6万,共145万元;假如上大学:22~60岁工作,共38年,开始三年,平均每年收入2.4万元,后来年收入5.4万,共196.2万元。

扣除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如12万元?),剩下184.2万元,比不上大学多得到39.2万元。

对于所花费的就业成本和时间成本与上大学获得的机遇及所开阔的眼界是无法比拟的。

所以,可见上大学对我而言是相当值得的。

(三)从效用理论谈个人上大学值不值效用分为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

就我个人而言,这两者有不同的分类。

直接效用,包括人脉的建立,获得一生职业与生活中最重要的功利色彩淡而持久性最好的社会关系网,而且在一地工作上过该地大学很重要,还有获得良师益友,良师益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与职业成长效率以及你的大学同学及朋友,将是你人生当中的宝贵财富。

可以说,你的同学对你的重要性,仅次于你的亲人。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有可能获得来自同学的友情、帮助与安慰。

很多大公司的崛起,都是一帮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

很多人的一生的成功,都是因为一个志趣相同的优秀同学;兴趣的发展,由于大学环境的宽松,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象中学生那样只知道学习。

你了解了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你了解了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

你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个人的成长,从一个农村孩子到一个城市职业人士的蜕变,大学充当了很好的培训所与初步养成机构的作用,这会表现在谈吐、衣着与沟通修养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