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程皞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黄山分公司,安徽黄山 245000)摘要:本文对移动增值业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近期的热点移动增值业务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前景,分析了未来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指出了品牌在未来增值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发展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移动增值业务,3G,GSM数字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业务中,除去传统的点对点语音业务,其他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各种业务都被定义为移动增值业务。

无论是基于2G的短信业务(SMS),还是基于2.5G GPRS技术的彩信业务(MMS)、WAP、KJAVA以及语音增值业务IVR,都属于移动增值业务。

随着移动通信网从基于电路交换的2G系统向基于分组交换的2.5G,3G系统的演进,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业务也从传统的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扩展,这为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基础和空间。

目前,移动增值业务越来越丰富,它将不再是传统语音业务的补充,而逐渐成为移动运营商提高ARPU值,降低用户离网率,增加业务收入的主要手段。

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3G的继续发展,新的更多的移动增值业务将不断出现,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因此,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和应用,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背景近年来,全球各运营商在语音业务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话音通信的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移动通信网络的单位客户平均收益(ARPU)正在逐年下降。

ARPU的下降,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和投资回收期的延长,这对于投资兴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因此,如何将更多的用户吸引到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来,使用户乐于使用新的网络,就成为运营商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近年来,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服务发展迅速,短消息业务更如一匹黑马腾空而出,这使得运营商将目光聚集到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的移动增值服务上来。

新一代通信网络与第2代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相比,在语音质量方面并没有更大的突破,但其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能够实现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语音数据自由切换、快捷登录、方便地进行图像甚至活动画面的高速传输等,从而使得除语音业务之外的各种移动数据增值服务成为可能。

放眼全球,事实也证明基于移动网络的数据增值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为运营商们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大,移动数据增值业务正在成为运营商们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2.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2.1.全球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球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和市场拓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整体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升高。

其中日韩市场仍然领先。

移动增值业务在亚太地区最为发达,日韩移动运营商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均占总收入20%以上,其中以日本的NTTDoCoMo公司和KDDI公司表现最为突出,移动增值业务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30%。

在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总量方面,菲律宾移动运营商Clobe和Smart的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8%和45%,这主要得益于SMS的发展。

欧洲虽然前几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但是2003年以来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加快,有可能重新获得世界领先的位置。

美国的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情况最差,但同时美国也是全球移动增值业务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Cingular的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52.2%,其他几家公司也均在130%-150%之间。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在2005年全年,中国移动实现总收入2430.41亿元,非话音业务收入达501.87亿元,其中,话音增值服务占26%,非短信数据收入占24.8%,短信收入占49.2%,短信收入246.71亿元,彩铃收入34.23亿元,WAP收入35.7亿元。

其中,短信业务保持稳定增长,WAP、彩铃等增值业务发展迅速,音乐、游戏等应用业务快速成长,为业务发展带来动力。

同样,中国联通虽然整体收入增长比其他电信运营商要慢,但其增值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则最决。

2005年全年,中国联通营业收入达到870.5亿元,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比增长了65.2%,占移动业务收入比重15%,成为移动业务新增收入的重要来源。

Cdma Ix无线数据业务用户总数比上年增长72.7%,计费短信使用量累计达到545.3亿条,比上年增长23.3%,炫铃用户总数已突破2194.9万户。

可以看出,移动增值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各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的一个亮点。

2.2.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现状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2月,我国移动用户总数已突破2.82亿户,与同期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不到2.75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尽管如此,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也仅达到20%,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应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业务方面,2003年我国移动数据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不足5%,显示出语音业务仍然是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语音增值业务方面,过去几年间,以“神州行”预付费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网业务的迅速普及不但确立了移动智能网在我国移动话音增值业务提供方面的核心位置,也吸引了大批对资费敏感的低端用户的加人,从而带动了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新增用户的中低端化趋势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导致了运营商ARPU值的不断下滑。

因此,自去年开始,以“彩铃”为代表的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移动智能业务开始推出,并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

与语音业务具有的基本通话业务不同,移动数据业务没有明显的“基本业务”。

从某种意义上,向用户提供的所有数据业务均为增值业务。

与移动语音增值业务基本围绕移动智能网展开不同,到目前为止,我国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提供基本遵循“一个平台,一类业务”的思路,随着新的业务种类的不断涌现,各类数据增值业务平台在现网上出现。

2003年,中国移动不断强化其“移动梦网”品牌优势,在其GPRS网络上推出了彩信(MMS,多媒体消息)、WAP、百宝箱(Java下载类业务)、手机钱包(移动支付)等多项移动数据业务;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在其CDMA网络开通后,推出了以“联通无限”为总品牌的“彩e",“神奇宝典”、“手机定位”等6项数据增值业务。

尽管多种移动数据业务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短信业务依然一支独秀,全年发送短信量超过2200亿条。

2.3.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移动增值业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种类的日趋多样化和价值链的日趋复杂化,各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资费类业务仍是移动增值业务、特别是话音增值业务的主体,直接导致ARPU值的下滑。

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各运营商纷纷推出有各种优惠政策的资费类业务,使话务价格水平下降。

而各类增值业务带来的用户量和总话务量的上升并没有弥补平均价格下降的幅度,这一方面显示了市场偏重于竞争型业务,而在效益型业务上的挖掘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总体消费能力和对资费的敏感程度,对未来如何发展高端业务有一定的启示。

对各类细分客户的业务开展程度参差不齐。

预付费业务、“移动梦网”的成功关键都在于其准确的细分客户市场定位,但相比较而言,对于庞大的移动用户群的全面细分及针对其他各类用户群的专门、深人研究则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多种移动增值业务的用户群定位模糊,针对性很强的个性化服务相对缺乏。

业务支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有待提高。

一个完善、先进的业务支撑系统不但应该具备基本的营账、管理能力,更应实现对现网各类业务数据的全面收集、统一存储及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从而帮助运营商的CRM系统提供方便、全面的服务,为个性化的业务提供和业务运营策略的制定提供定量参考。

缺乏对多种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鉴权。

特别对移动数据业务,现在每增加一类数据业务就要增加相应的业务平台,从而增加各不相同的业务平台与现网管理系统、支撑系统的接口,不但降低了业务的推出速度,也为对各种业务及业务用户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设置了障碍。

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不足。

这不但体现在运营商与SP(Service Provider 的缩写,即服务提供商),CP(Content Provider的缩写,即内容提供商,具体解释是移动数据业务内容提供商,或者叫移动增值业务内容提供商)的关系上,也体现在运营商、应用提供商与金融机构(提供移动商务服务)等的合作方面。

由于缺乏成熟、完善的合作和共赢模式,导致多种市场看好的业务迟迟无法提供。

多业务交互问题有待解决。

这个问题对需要使用实时支付账户的业务显得尤为重要。

2.4.近年热点移动增值业务及相关技术结合移动增值业务技术及标准的发展和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应用趋势,近期可能的热点移动增值业务主要包括:语音增强类。

主要包括语音内容服务、语音短信、背景音等等,目前深受用户欢迎的彩铃业务也属于此类业务。

该类业务主要通过增强移动智能网独立智能外设(IP)的能力来实现,因其个性化、娱乐性、自然接入等特征而具有广阔的市场;移动下载类。

在现有下载平台基础上,逐步提供DRM、普通内容下载等服务。

在下载平台之上,可提供各类增值业务/应用,如移动游戏等。

移动商务类。

移动商务被广泛认为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应用,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其中,移动小额支付业务可以在现有GSM和CDMA网络基础上实现,方便地向预付费及后付费用户提供彩票投注、收费信息点播等多项服务,是近期最被看好的业务。

移动位置类。

包括公共安全服务、基于位置计费、追踪服务、基于位置的信L.、服务、增强的网络服务等。

移动位置服务涉及移动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各方面的复杂技术,该类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现网定位精度的不同推出适当的位置业务。

根据目前移动通信网上提供的定位能力,近期能够提供的位置服务包括基于位置的计费、位置查询、叫车等业务。

业务控制及管理类。

通过将WWW,WAP,USSD,VolP等技术与移动智能网系统与增值业务平台的结合,不但可以向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移动增值业务管理功能,还可以实现移动电话黄页、音信互动、Push、点击拨号、POC等多种新的移动增值业务。

消息类。

主要是IMPS。

与SMS,MMS等其它消息类业务相比,它所能提供在线状态查询、分组、文件共享等多种功能使其更具市场前景。

娱乐类。

主要是移动游戏、移动流媒体等。

受网络与终端能力的限制,近期所能提供的此类业务的功能和范围仍将十分有限。

但随着3G网络的建设和终端能力的增强,这些业务的未来前景将极为广阔。

综合类。

通过将现有各类移动增值业务平台能力进行结合,如MMS和位置服务结合、小额支付业务与智能外设结合等,可以以有限的成本提供更为丰富的业务。

在对上述新业务进行研究开发的实践中,我们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