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成长起来,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民间资本,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管理模式,其生产经营规模较小。

多数民营企业家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因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在发展阶段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能力较弱,很难做大做强。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除客观条件的外部政策环境和资金限制外,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的欠缺和不完善,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往往留于形式,没有全面覆盖,并且在企业各个操作环节和各个业务领域中,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给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应当重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最终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对控制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多属于个体、私营经济,经营管理者仅仅重视市场和经济效益,认为内部控制可有可无,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这种不良环境下,一些企业唯老板一人独大,甚至没有会计、出纳等正式工作人员,相应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缺失。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企业内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治理结构混乱。

管理者和员工普遍缺乏风险意识,遇事常常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企业内控失效。

2.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方式是将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具体的手段为授权审批、财产保护、会计系统、预算、运营分析与绩效考评等,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需要以内部监督机制作为保证。

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不重视或重视力度不够,多数未设置专门人员及部门来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

内部监督体系较为残缺,相关内容的实施也流于形式,造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

而有些企业即使有内部监督体系,但因企业内部人员复杂,裙带关系较多,业务流程不明,监督机制的功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3.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控制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一致配合。

但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由早期的私人小作坊起家的,企业内部的裙带关系根深蒂固,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理念与体制很难被企业采用。

另外,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常将自己人游离于制度控制之外,或执行制度时想法设法照顾各种血缘及亲缘关系的利益,使得内部控制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三、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对策
1.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那么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自身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使得企业内部人员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并形成利益共同体。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内控制度应有作用的有效发挥。

内部控制的环境包括以下几点,如员工职业道德和职业胜任能力、管理者的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等。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人是关键因素,因而企业应当在提高员工素质上下工夫,如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定期做内部控制宣传以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

另外,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于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作用,可在组织氛围营造上加强对战略目标的支持,并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

2.完善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为保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严格落实,要完善其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主要负责查错防弊,起到了监督和服务的作用,可帮助管理者全面、有效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并对各级管理层的管理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以利于严格贯彻执行企业经营方针、激励管理人员提高绩效,全面考核与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贯彻落实各项控制措施。

3.提高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仅仅是企业治理层的事,还与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密切相关。

首先,中小企业在用人管理方面,应摆脱任人唯亲的陈旧用人方式,吸收内部控制观念,将人才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

依据岗位本身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选择合格的人才,同时根据自身需求不断培养适合人才。

对于较为稀缺的关键岗位人才,可外聘一些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和品德良好的高端人才,让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果和实现发展。

其次,企业要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项目,使得人人都有内控制度的概念与意识,并主动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内部控制观念的深入人心,有利于员工观念的趋同、目标一致,进而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效。

四、小结
总之,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应毫无依据或生搬硬套,应明确企业内部的权、责、利关系,因事设人、视能授权并保证责任到位,这样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保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是落实内部控制活动的保障,提高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素质则有利于内控制度的观念深入人心。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保证,同时也能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敏: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12.
[2]郭明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与时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