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 导学案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 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氧化物和氧化反应 二、知识准备:1、 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2、 蜡烛燃烧有哪些变化?会生成哪些物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1.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 2O 5).氧化镁(MgO ).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碳(CO 2)等。

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 O 2 CO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A .铁丝B .木炭C .红磷D .蜡烛 4.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铁制品锈蚀C .食品腐烂D .电灯发光.放热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 .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三、教学内容2.【学生实验】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四、达标测试:1.下列试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由红色变黑色2.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B.测量气体的溶解性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3.收集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A.排水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B.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C.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D.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高锰酸钾−−→−点燃二氧化硫B.硫+氧气−−→−点燃水C.氢气 +氧气−−→−点燃水 +二氧化碳D.酒精 +氧气−−→−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都是白色固体的是()A.硫、木炭B.磷、镁C.煤、石油D.蜡烛、铁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线做导线B.氢气填充气球C.氧气供给呼吸D.二氧化碳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凡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8.作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货铺上一层细沙,目的是: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制取》导学案课型:新授执笔:审核:时间:一。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3.知道氧气的收集和检验的方法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学习难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导学过程:二、课前准备:1.自学课本85页,“试验探究”了解什么是催化剂。

催化剂的定义: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药品:_______ 、_______ 仪器装置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的收集方法:⑴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它制氧气的方法所用原料:⑴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名称及化学式)三.教学过程引言:人类的生命、生产、生活消耗氧气,为何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不变。

原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绿色植物丰富的地区为氧吧。

讲解:氧气的工业制法,数轴的运用,[信息传送]常用气体钢瓶简介:除装毒气的钢瓶外,钢瓶的一般工作压力都在150kg/c㎡左右。

按国家标准规定涂成各种颜色以示区别。

例如:氧气钢瓶为天蓝色,黑字;氮气钢瓶为黑色,黄字;压缩空气钢瓶为黑色,白字;氯气为草绿色,白字;氢气钢瓶为深绿色,红字;氨气钢瓶为黄色,黑字;石油液化气钢瓶为灰色,红字;乙炔钢瓶为白色,红字等等。

钢瓶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曝晒。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学生思考:1、一定大气压下,物质从液体变成气体时的温度叫什么?气体变成液体时的温度叫什么?2、已知下列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氮气:—196℃氧气:—183℃氩气:—186℃二氧化碳:—78℃试分析:把空气冷却到—200℃的过程中,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状态?3、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属于什么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分解法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原理: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加热制氧气,并收集学生思考:1、高锰酸钾是固体,而氧气是气体,给固体加热制气体选择什么形状的装置,加热前该做什么?药品如何放置?如何加热?因药品可能潮湿,加热时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管内的导气管能否过长?刚刚冒出的气体中含有原容器中的空气,不能收集,为保证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要注意①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方可收集②集气瓶中必须装满水,不留气泡(用纯氧气换出瓶中的水——气赶水)2、有关操作:给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试管均匀加热:点燃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数次,再将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并缓慢地向试管底方向移动。

3、使集气瓶里充满水,而不留有空气的操作:装满水,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住瓶口一部分,然后平推将瓶口盖住。

4、验满:排水法:气泡从瓶口外的水槽中冒出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5.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6.制氧的固体反应物,不能混入易燃的杂质,如炭粉,纸屑及其他有机物等,以免发生爆炸。

7.管口附近放棉花的目的: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课堂小结:回顾本次课的内容,想一想学到了什么?总结:查、装、定、点、收、离、熄。

趣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过氧化氢法实验室除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氧气外,还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双氧水水+氧气(H2O2)(H2O)(O2)(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这里用稀溶液)讲解什么是催化剂:用对比实验,证明改变速率和化学性质不变,用定量实验,证明前后质量不变。

有分液漏斗建立定量的观点,化学实验的控制观点,科学的使用药品,并不简单的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污染负面作用小。

板书设计:第三节氧气的制法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原理:利用液氮和液的氧的沸点不同,先降后升,逐个分离,属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高锰酸钾分解法1.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2.原理: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加热制氧气,并收集 3.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趣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4.注意事项:管口方向;管内导管;棉花;收集时间;结束后的处理。

5.有关操作:6.收集和验满法:①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 ②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7.反应式和反应类型: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过氧化氢法双氧水 水 + 氧气(H 2O 2) (H 2O ) (O 2) 四、达标测试: 1. 实验室里,常采取 和 药品制取氧气,当用 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完毕后,当把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发现此时的二氧化锰的 和 没有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B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

C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 、过氧化氢和水的构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瓶内气体以充满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部D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底部 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则( )A.不能产生氧气 B 、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 、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 、也能迅速产生氧气5.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以下探究试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1)实验报告:(2)实验分析:①比较步骤1和2可得出结论:过氧化氢不加热无氧气放出,稍加热有氧气放出。

②比较步骤1和3可得出结论:比较步骤4和5可得出结论:(3)该同学觉得该实验还不完美,他想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你认为它改增加什么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