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各科室实习小结
转眼我的实习生涯已过半,来到了第五个实习的科室。
那些关于临床的头绪,关乎护理的点滴,刻录进成长的轨迹,
塑造着入职前的自己。初到广州的惊恐和茫然,随着环境的
熟悉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上班的忙碌与下班后空虚之
间的失衡!每次夜班迎来黎明的第一缕晨光时,心总是为之动
容,这经历漫漫长夜的第一束光芒,让我感受到无限希望。
烧伤科——初入临床。
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根据学习需要我来到了广东省人
民医院,开始了为期十个月的实习生活,临床的实习是对理
论学习阶段的巩固和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与锻
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前的锻炼时期。在这里我要感谢省医
给我提供了这样优质的实习环境和高品质的学习平台,也感
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关心照顾和辛勤指导,让我能在踏
上工作岗位之前拥有如此好的锻炼机会。
在烧伤科我了解了护理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熟悉了
医院的排班和管理制度,虽然其他科室不完全一样但都大同
小异,学习了各种的输液泵的使用,接触到了心电监护,呼
吸机和层流病房,这些内容在后期得到了巩固和强化。专科
上:烧伤的分期,皮肤面积计算的九分法,烧伤24小时内补
液量的计算,烧伤的初步评估处理,隔离的种类等等,这些
课本上的知识都得到了深化,但遗憾的是第一个月不能经行
操作。我的带教老师给我灌输了很多临床知识,教了我很多
东西可惜我真正吸收的不多,愧对恩师啊!从另一个角度也
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理论讲的再多,不自己动手很难真正掌
握。
离开烧伤科后好几次跑到烧伤科的门口,因为怀念身为
良师益友的带教老师,平易近人医德双馨的主任和融洽团结
的工作氛围,更想进去看看层流病房里的那些重病号,可每
次都一番犹豫之后转身离去,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这
里。
ICU三区——暮光之城。
杜甫诗曰: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
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作诗的背景是唐朝,学成文武
艺,货于帝王家,尤其是在唐朝那讲究出将入相的年代,人
生七十也并非稀有啊,狄仁杰,柳公权,郭子仪这些朝廷重
臣到了七十也未获准退休。人生七十古来稀,说到底,还是
对长者的敬重——这个长者,不仅仅是年长者。而我有幸来
到的ICU三区正是为这样的长者建立的特殊科室,很多长者
在这里安详的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这里在我看来就
是一座暮光之城,生命之岛。
ICU,一个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科室,
一个能诠释出护理职业的独特魅力的科室,一个高要求高强
度高密集的科室。笔记本模样的B超机,让我热血沸腾的血
透机,只能远远观望的纤支镜,严谨布局的生命岛结构......
当然我也不是前来看热闹的门外汉,只是对于这些医疗仪器
和设备比较感兴趣,真正掌握运用它们并非易事,要不然就
不会出现人工肾这样的科室了!某天下班经过示教室,正值
老师们的专科操作考核,于是溜了进去在一旁静静观摩,后
来轮到急诊同样的操作,流程一样,只是对我们强调的侧重
点不同,示范操作的细节也有着鲜明的科室特点,或许这就
是风格吧!
在ICU三区实习期间完成了第一次尸体护理,虽然远没
有书上的那么规范,但好歹算是经历了。忘不了的还有那张
重抄了五遍才合格的重症监护记录单,红与黑原来这么让人
崩溃,其中的严谨和求实让我铭记在心。
心手术室——仁心仁术。
实习的第三站来到了省医势的心研所,科室是手术室。
各种手术器械,示范了开手术台,外科洗手和无菌操作。来
到心手术室无菌观得到了空前提高,心脏的解剖学也得到了
巩固,了解了手术的流程,麻醉的过程。那些名目繁多的器
械加之各主刀的不同习惯,一台成功的手术着实需要团队的
默契配合。
手术中没有想象的严肃,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台上
上演着精湛的医术,台下也领教了主刀们生活的艺术。空气
中流淌着从iPod classic扬声器中溢出的西班牙歌剧,老师
在耳旁细细解说手术的进程,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术
毕,推床-上水封瓶-过床-送入复苏室,回到手术室已是人去
室空正准备离开忽见墙壁上一张唐卡,里面的经文是般若波
罗蜜多心经,祈祷术后患者们早日康复吧!
快出科时无意间看到护长送了张购物券给老师作为生日
礼物,同样是员工生日在别的科似乎没有这么人性化的管理,
那一刻内心是温暖的。这个科室学到的东西更多的一种耳濡
目染而非言传身教,科室整体素质很高特别是那些视野开阔
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个性鲜明的主刀医生们,个个拿出来都是
成功男人的典范,走自己的路向他们看齐。
急诊——敬畏生命。
急诊对于我的实习是个转折点,因为在这里我经历了最
复杂的环境,见到了最真实的现场,感受到了最残酷的现实。
当亲情.爱情.友情在生离死别面前依次登场,当这么多
的相濡以沫.执子之手.生死不离共同呈现,当患者家属床旁
的细心呵护全情照顾转为背后的独自抽泣或嚎啕大哭,我看
在眼里触动心底。在急诊的最后一个班——夜班,下班回到
住所心是那么的难以平复。因为17岁的他出不去了;47岁的
他因为拿不出25万放弃了;年轻的妻子刚从急诊抢救室出去,
年迈的母亲接着进来为的是同一个死在手术台上的男
人......在这里上演了太多的故事,我不喜欢急诊因为它迅
速而粗糙,我又不舍得急诊因为它的厚重和真实!
出科考试碰上静脉留置针操作,考试首次碰上这类一线
操作,反反复复考了三次,第一次因患者血管原因中断,第
二次考到一半因新收重症患者中断。第三次考完,老师语重
心长的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你这样的核对是迟早要出事的,
如果叫你推高危药出错了,或许你下半生就只能在监狱里度
过了!那一刻我的心像触电一般,职业的高危感让每一根汗
毛战栗而起。那一刻我也明白了核对是拿来救命的,操作是
拿来治病的,书上说:先救命后治病!此原则放之四海皆准,
这是我学医以来最猛的一剂强心针,谢谢老师。
PICU——旭日东升。
刚来那会,大家一个劲的拿出手机抓拍祖国的花朵们各
种可爱表情,不过久而久之大家就发现可爱的另一面可不是
这么好承受的。
看着他们,心中总是充满爱意,可进行操作时又必须狠
心,因为他们的血管说跑就跑说堵就堵说渗就渗,你的于心
不忍会耽误他们的治疗进程。在他们的治疗中没有胃管情况
下的喂奶和喂药是相当费时的事情,这种小事也正好体现了
护理的特点:繁重而琐碎。前几日的A班,我心爱的13床准
备上一台高频呼吸机,机器的连接测试调试,从我的带教老
师到护长再到主任都没成功调试到上机值,这也再一次让我
看到了掌握这些高端仪器设备的价值。
在PICU实习的收获来至于第三周的护理查房,我们查房
的PPT做的是中规中矩可老师的指导点评却是发人深省。老
师说查房不是为了查房而查房,而是为了更好的去护理患者
而查房,她自己工作的前几年也领会不到查房的意义,大部
分时间是在喂奶,输液,执行医嘱,后面才开始转变思路,
重点放在了病情观察并举实例说明了学会病情观察的重要
性,最后她问道PICU为何也?ICU为何也?——重症监护,
我想监护二字足以说明立场。
我当初懵懂的选择了护理这个专业,没啥概念也没啥念
想,离开学校来到临床实习了五个月,自己也成熟了些,没
有校园环境的庇护反倒把自己看得更清楚。男护这个行当,
借用范爷《不跟随》里的台词:经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
少赞美。我还年轻我想上路,当路上的失意踌躇,夜里的寒
冷孤独将我推入幽暗的山谷,我会静静等待黎明的到来,抬
头迎接破晓而入的第一缕晨光,于是便有了继续前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