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大学生实习总结

(完整版)大学生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报告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实习总结报告一、基本情况1 实习目的根据学院的教学安排,在老师与老师的带领组织下,通过六天的教学实习,一方面旨在使同学们将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学术研究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学会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使同学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社会中的一些现状,了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锻炼同学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所学。

2 实习任务①通过六天的实习安排,全体实习人员分为十组,按照计划分别前往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农村信用社等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并且按要求完成不同机构的调查问卷,在考察过程中,应当详细了解机构的组成、运行情况、风险控制、信贷发放等重要信息,使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农村信贷的现状,每个小组每天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记录调研日志,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客观、真实、可靠、准确。

②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和学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实习调研,不怕吃苦,掌握问卷调查的方法与技巧,为以后学习研究积累经验,做好调查问卷内容的记录与分析。

③在实习完成后,将不同种类的调查问卷结果全部汇总到EXCEL中,便于研究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形成一些可行性建议。

3 实习目标①通过与老师以及研究生们共同实习,使本科生们了解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建设运行情况,特别是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瓶颈,进一步的了解一些新兴金融机构的运行情况,尤其是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条件、资金来源、贷款发放、风险控制、政策要求、发展阻碍等基本问题,并且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不同点,便于进一步研究金融创新与制度创新,从而探索如何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与力度,使更多的人从金融服务中获益。

②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老师和学长们设计出了完整全面的调查问卷,同学们在入户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不仅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到了中小企业以及农户们生产情况、收入情况、贷款还款情况,更重要的是他们取得贷款的途径,以及为什么倾向于这些小型新型金融机构,而不选择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最后还包括他们对金融机构的意见与建议。

③通过这次集体实习,也让本科生们深入到社会,锻炼同学们的社会沟通能力,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学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且从专业性的眼光分析一下金融系统的组织运行情况,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了解一下金融行业的就业情况,有利于同学们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将来择业奠定一些实践基础。

二、具体内容本次实习时间是7月10日---7月15日,共计六天,实习人员包括学院老师和老师,七名研究生,31名金融学的本科生,实习地点是,在这短短六天里,全体实习人员分为十组,根据实习计划,分别前往了浦发银行、长安银行、信合等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四家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多个不同乡镇的信用社,每个小组分别完成了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取得了一定的调查成果,组员们对自己所调查的金融机构、贷款户、贷款企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的农村金融体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构与贷款户,了解到了他们的金融需求,以及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产生一些诸如贷款难、还款难等的实际操作性问题,不仅给金融机构带来了风险,同时也使一些中小企业和贷款户难以得到十足的贷款额,而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这种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需要者的共同努力,加快制度创新,深化信用意识,完善风险评价监控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到达渭南的第二天早上,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会议室我们和一些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与会人员包括人行行长、信用社主任以及一些银行负责人等,会上康行长首先介绍了的经济社会情况,重点讲述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信贷情况,还介绍了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情况,给我们列举了一些经济运行数据与指标。

之后,其他几位领导也针对我们此次实习的目标着重讲了一些我们关心的问题,使我们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在各位领导介绍完不同方面情况后,老师也将我们此次实习的目标与计划做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同学们针对自己的疑问分别向在场的各位负责人进行了一些提问。

下午,我们在人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区浦发银行、长安银行、信合进行参观交流,每到一处,首先是机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各自的发展现状、资产规模、贷款额度、风险监控、客户服务、企业文化等基本情况,然后同学们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如何保证风险管理、以及对员工的招聘要求等关心的问题。

通过与金融机构负责人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对银行类机构的运营模式、主营业务、信贷政策等有了充分认识,不仅增长了见识,对银行金融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定位。

在之后的几天里,各小组按照计划分别前往不同的机构进行调研,我们小组调查的是航海小额贷款公司。

我们到该公司后,首先了解了该公司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运营情况、风险控制、贷款审批程序等基本情况。

之后在公司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渭北经济园区,对两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详细了解了该企业的主要生产业务以及运营情况,并对公司的财务情况作了简单了解,并且完成了调查问卷。

第一天的下午,为了扩大调查范围,我们小组又采取了电话采访的方式,对一些小业主比如烧烤店老板、水果店经营人、鞭炮厂经理等进行了采访调查,了解到了不同人员的贷款需求情况。

因为小贷公司的客户大多是小工商户,第二天我们又去了临渭区的几家个体工商户进行调研,在完成了问卷以后,我们还针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提问,大多数工商户反应他们对小贷公司的工作模式以及服务都比较满意,很少和商业银行打交道,主要原因是手续麻烦,贷款等待时间长。

针对航海小额贷款公司的调研我们持续了大概三天,由于小贷公司成立时间短,客户较少,但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们都在积极改进自身的制度与服务,争取为一些信用有保障的客户提供方便的贷款服务。

在结束了小贷公司的调研后,我们又加入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调研中,我们在剩下的几天里,来到了临渭区信义村、侯家村、南狮村等村镇,进入到不同的贷款户家中,结合调查问卷,对农户们的生产情况、经济来源、家庭支出等做了详细了解。

在当地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走访了大量贷款户,其中有种植户、养殖户、工商户,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其中大部分人都比较重视自己的信用,表示自己会尽力还贷,另外他们对信用社近几年的工作表示肯定,不过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加之家里的一些诸如盖房、娶妻等大事,会出现在贷款到期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这在传统农户家庭中更为常见,根据农户们的反映,他们更希望信用社能提高贷款额度,更加方便自己农业发展,不过针对此现象,信用社工作人员也表达了他们的难处,因为如果放松贷款条件,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坏账,这对于信用社是不允许的,因此为了降低风险,他们只能严格把关,不过他们也表示,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使用社部门也在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协商解决,争取最大程度的满足农户们的需求。

在进行了两天多的农村信用社的调研后,我们结束了此次实习,进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齐心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调研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学们虽然经历了辛苦的调研过程,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相信此次实习不仅仅是增长了见识,每位同学在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也使他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农村金融的现状,引起了自己的思考,同时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二、总结1.实习调研总结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耕文明历史悠久。

全市农业人口437万,耕地面积870万亩,其中水浇地426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98亩。

粮食年产量占全省的1/5,水果产量占全省的1/4,棉花产量占全省的3/4,素有“粮仓”和“棉库”之称。

农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和特色品牌农业为主要特点。

先后建成国家级优质农畜产品基地19个,是乃至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商品基地。

为了更好的服务农业发展,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地区金融稳定,市政府长期以来不仅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投资力度,加大加快农村生产改革,而且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加强金融机构合作,加快制度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支持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更好的利用金融信贷促进农业的长期发展。

选择在渭南进行调研,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接触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更加广泛的认识信贷支持农业的成果,从而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通过我们的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1.1.1乡镇金融机构分布数量较少,目前在临渭区个乡镇最多的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虽然也有一些民间借贷组织以及基金会等,但是数量极少,而且贷款利率高,小范围运行,难以满足需求,信用社虽然长期在农村地区存在,但是由于自身实力的有限以及管理能力的有限,并且大多采用公务员担保贷款,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村镇仍有部分农民难以得到贷款支持,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应该引进一些新型金融机构,例如小贷公司、互助社等。

1.1.2 加大对诚信信用的宣传,使得信用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近些年许多农民已经开始重视个人信用,但是由于农业收入不稳定,自身也难以维持信用记录,对此,金融机构应该改进风险评估体系,比如说可以适当对于那些信用好的农户降低贷款门槛,但同时为了防范风险,可以一次性降低贷款额度,在关键时候给予农户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1.1.3政府一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同时也应进行制度创新,加大农业合作协会等机构的建设,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加强农业的信息服务,特别是自然信息的服务,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这样可以分解金融风险,同时引导这些农业协会组织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可以更加科学的评估农业风险,有重点有方向的复制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农业品种。

1.1.4推进地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出资引导,自市到县设立产权多元化的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担保组织网络,形成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

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尝试成立创意农业互助发展担保基金,采取“会员管理、企业运营”模式,解决创意农业担保难、融资难题。

创新抵押、质押贷款模式,不断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发展林权、宅基地、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探索果园、大棚等长效经济作物抵押模式。

1.1.5为了进一步的规避农业风险,推进农村保险业务,探索“三农”保险的多种经营方式,稳妥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加快农村财产保险业务发展,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综合保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