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属植物分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肖炳坤1,刘耀明2(1.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2.江中制药集团,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蜡梅属植物为我国特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庭园名花和民间用药,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本文主要对蜡梅属植物的品种分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概述,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蜡梅属;分类、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199(2003)022******* 蜡梅为(腊梅)科Ca ly can thaceae蜡梅属Ch i m onan thus L indl.植物为我国特有,生长于亚热带湿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遍及我国南部10个省区。
该属植物的叶都散发香气,具有挥发性的芳香油;《中国药典》七七版记载“山蜡梅叶”及其制剂“山蜡梅茶”,用于防治感冒和流行性感冒[1],安徽、江西等地叫“香风茶”。
蜡梅花为苏南民间用来治疗感冒咳嗽的有效单方,民间《花疗歌》中曾有“腊梅止咳又化痰”的记载[2];《贵阳民间药草》称“腊梅花作茶饮治久咳”[3]。
同时它又是我国传统的庭院名花和园林绿化植物,具有色、香、形、姿的观赏价值。
本文对蜡梅属植物的品种分类、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1 分类、分布蜡梅属植物分类研究存在着不同的争论,至目前为止,已发表的蜡梅属植物有9种和1变种:即蜡梅Ch i m onan thus p raecox(L.)L ink、山蜡梅C. n itens O liv.、柳叶蜡梅C.sa licif olius S.Y.H u[4]、西南蜡梅C.cam p anu la tus R.H.chang et.C.S.D ing[5]、其变种贵州蜡梅C.cam p anu la tus R.H.Chang et C.S.D ing var.g u iz houensis R.H.Chang[6]、浙江蜡梅C.z hej iang ensis M.C.L iu、突托蜡梅C.g ram m a tus M.C.L iu、保康蜡梅C. baokanensis D.M.Chen et Z.I.D u i、安徽蜡梅C. anhu iensis T.B.Chao et Z.S.Chen、簇花蜡梅C. caesp itosa T.B.Chan.Z.X.Chen et T.Q.L i[7]。
刘茂春根据原始论述和地理分布进行整理,把上述9种植物中安徽蜡梅和簇花蜡梅并入柳叶蜡梅,保康蜡梅并入蜡梅;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蜡梅属的新分类系统,认为蜡梅属在中国有各自地域的6个可分的群体[8]。
而陈龙清通过产地居群Popu lati on调查和实验室RA PD测试,经适当合并后保留4个种,即蜡梅、山蜡梅、柳叶蜡梅和西南蜡梅[9];并对四种植物的形态、分布及应用作了概述[10]。
蜡梅属植物分布广泛,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范围的10个省区,以长江流域最为丰富,是东亚区系由西南至华东分布式样[11]。
西南蜡梅产于云南东北部,其变种贵州蜡梅仅见于贵州兴义;蜡梅原产我国中部,近年来湖北西部神农架地区、保康、湖南西北部及陕西南部、四川东部、河南南部和浙江西北部都发现野生蜡梅林;柳叶蜡梅产于江西西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南部;山蜡梅产于湖北南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浙江蜡梅产于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只有突托蜡梅仅见于江西安远[12]。
2 化学成分研究目前,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以挥发油为主,对非挥发性成分研究较少,共报道了生物碱、黄酮、香豆素等11个成分;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蜡梅和山蜡梅植物上。
2.1 挥发油部分 蜡梅属植物的叶和蜡梅花含挥发油。
蜡梅花含1,82桉叶素(1,82cineo le)、龙脑(bo rneo l)、芳樟醇(linaloo l)、苯甲醇(benyzl alcoho l)、乙酸苄酯(benyzl acetate)、金合欢醇(farneso l)、松油醇(terp ineo l)、吲哚(1H2indo le)等[13]。
郑瑶青以XAD24树脂为吸附剂,用循环吹气吸附法采集蜡梅鲜花散发的天然香气,采用GC2R I 与GC2M S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鉴定了蜡梅天然香气中的31种成分,即乙酸(acetic acid)、1,12二乙氧基乙烷(1,12diethoxy ethane)、异戊醇(isoam yl alcoho l)、1,32二氧戊环(1,32di oxo lane)、双丙酮醇(diacetone alcoho l)、32丁烯222酮(32 bu tene222one)、叶醇(32hexen212o l)、侧柏烯(22 thu jene)、月桂烯(m yrcene)、对聚伞花素(p2 cym ene)、柠檬烯(li m onene)、62甲基212辛醇(62 m ethyl212octano l)、苯甲醇、罗勒烯(a2oci m ene)、芳樟醇、氧化芳樟醇()、松樟酮—95—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第17卷第2期R esearch and P ractice of Ch inese M edicines(p inocam p hone )、乙酸苄酯、萘(nap h thalene )、水扬酸甲酯(m ethyl salicylate )、吲哚、Β2丁香烯(Β2caryophyllene )、钴钯烯(a 2copaene )、2,62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62di 2tertbu tyl 242m ethylpheno l )、香桧酮(sab ina ketone )、苯甲酸(benzo ic acid )、癸酸(decano ic acid )、邻苯二甲酸叔丁酯(di phenatetertbu tyl ester )、十二酸(dodecano ic acid )、42癸酮(42decanone )、1,3,52三丁基六氢21,3,52三氮杂苯(1,3,52tribu tyl 2hexahydro 21,3,52triazine )[14]。
竺叶清等对蜡梅、山蜡梅、柳叶蜡梅和西南蜡梅4种叶花期与营养期挥发油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比较,指出至少含8种相同组分,即a 2蒎烯(a 2p inene )、Β2蒎烯(Β2p inene )、1,82桉叶素、柠檬烯、芳樟醇、樟脑(cam p ho r )、龙脑、异龙脑(isobo rneo l ),但含量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品种花期与营养期也不同。
测得四种植物总含油量结果:山蜡梅1.82%~2.46%为最高,西南蜡梅0.72%~0.85%为最低,这就为分类与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15]。
刘力分析蜡梅科7种树叶的精油成分和含量,测得共9种成分,不同种的精油种类与含量都有差异[16]。
2.2 生物碱类成分 山蜡梅叶中含有蜡梅碱(calycan th ine )[17],蜡梅花也含蜡梅碱,蜡梅叶和蜡梅根中则含蜡梅碱、山蜡梅碱(ch i m onan th ine )[18,19]。
2.3 黄酮类成分 山蜡梅叶中含槲皮素(quercetin )和山柰酚(kaem pfero l )[17];蜡梅花中含蜡梅苷(m eratin )[18]。
2.4 香豆素类成分 蜡梅根含东莨菪素(scopo letin )和东莨菪苷(scopo lin )[19]。
2.5 其它类成分 山蜡梅叶含鲨肌醇(scyllito l )[17],蜡梅花含a 2胡萝卜素(a 2caro tene )[18][18],蜡梅根含2个甾体化合物Β2谷甾醇(Β2sito stero l )和胡萝卜苷(dauco stero l )[19]。
3 药理作用蜡梅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主要集中在止咳化痰、解热镇痛上,对感冒可起到对因治疗的功效,同时还有降压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3.1 止咳化痰、抗炎解热 江西医学院对山蜡梅叶的止咳化痰作用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该叶能对抗由热板法和冰醋酸法对小鼠致痛的作用,减少浓氨水对小鼠致咳作用,增加大、小鼠的排痰量[20]。
徐文跃等以小鼠氨水引咳法和蟾蜍上颚粘膜纤毛运动法对以蜡梅叶为主的蜡梅止咳露止咳化痰功效进行初步验证,显示有显著的止咳化痰作用[21]。
通过体内外抑菌实验发现蜡梅感冒茶能抑制金葡菌的感染,减少小鼠致死率;显著地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蛋清所致大鼠脚肿;同时还能对抗干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表明该药有抑菌、抗炎和解热作用[22]。
3.2 降压作用 山蜡梅总碱7m g kg 静脉注射,使猫与犬血压下降40%,降压效应均维持在0.5h 以上;而蜡梅碱10m g kg 静脉注射作用短暂;山蜡梅碱C 7m g kg ,碱A 、B 10m g kg 给猫静脉注射,碱C 使血压下降40%,作用维持0.5h 以上,而碱A 、B 使血压下降20%,5m in 内恢复[17]。
蜡梅碱对麻醉猫、犬心脏有抑制作用,并降低血压;但亦有不引起降压的报道[23]。
3.3 免疫增强作用 蜡梅花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P <0.001),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小鼠的溶血程度,对体液免疫功能也有显著增强作用(P <0.001)。
说明该药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4]。
另外,蜡梅花富含a 2胡萝卜素,据文献报道,天然胡萝卜素有增强食欲,改善睡眠,加速伤口愈合,增强对气管炎和咽炎的防治作用;这些都能辅助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加强。
3.4 其它作用 蜡梅碱对离体兔肠和子宫有兴奋作用,但对豚鼠子宫作用微弱。
可引起哺乳动物强烈惊厥,作用类似士的宁[23];国外对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认为蜡梅碱的作用并没有改变机体在突触前后的神经传导,而是显著地减少突触传递的效能[25]。
兔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糖,对血细胞数目无影响[23]。
3.5 毒性 《植物名实图考》:“蜡梅,俗传浸蜡梅花瓶水,饮之能毒人。
其实谓之土巴豆,有大毒。
”蜡梅碱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 50为43.79±1.89m g kg ,大鼠为17.16±0.82m g kg 。
对兔的毒性更强,LD 50约在10~40m g kg 之间,静脉注射可以致死,最大耐受量为7.5m g kg [23]。
杜氏报道1例服用过量蜡梅根后,患者出现全身肌肉频发性强烈抽搐,同时检测出尿蛋白微量,红血球(++),脓细胞022,认为该药对肾脏有一定损害,可引起血尿[26]。
4 临床应用早在七、八十年代,医学工作者就对香风茶治疗感冒338例作初步观察,有效率为92.9%,与桑菊感冒片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