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
人物: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模仿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强调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达·芬奇(艺术家的心灵应像一面镜子那样去反映和摄取自然)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现实的复制或“社会生活的再现”)缺点:强调了艺术的客观性和现实基础,但忽略了艺术创造主体的能动作用。
2.理念说: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某种支配一切的精神实体,艺术归根结蒂是用感性形象来显示那种“绝对精神”人物:柏拉图(认为存在三种不同层次的世界:永恒不变的“理式”世界,模仿“理式”而生成的现实世界和模仿现实世界产生的艺术世界,只有“理式”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美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理念的感性显示”)缺点:它的哲学基础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将精神与现实的关系颠倒了。
3.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
人物:列夫·托尔斯泰(情感体验移交说)克罗齐(艺术及直觉)弗洛伊德(潜意识’表现说)缺点:是否人的任何情感以任何方式来表达、发泄,都可以称为艺术呢?情感是人的心灵自生的,还是人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呢?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疑问。
4.4.形式说:认为艺术的价值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而同现实的内容无关。
人物: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罗杰·弗莱缺点:它将艺术的纯粹性和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无限夸大,以致认为艺术的全部价值或终极目的仅仅在与物质材料的纯形式的美,同人的社会生活内容毫无关系,从而使艺术丧失了思想内涵并远离社会人生。
(1.2.3。
4艺术的本质)4审美功用:首先是指艺术及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
其次,艺术的审美功用表现在:艺术欣赏有助于欣赏者和创作者高尚人格的塑造。
5·认识功能:指艺术活动过程及其作品能促进艺术家在艺术创造和欣赏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功效。
即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这个具有较强直观生动性的审美中介,感知、反应和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6教育功用主要指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的审美活动,获得某种有益的教育和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7·娱乐功用:值艺术及其作品能给予审美主体身心愉悦与休闲的功效8组织功用:指某些艺术作品能让欣赏者从中获得观念与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走到一起为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旦对审美主体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就会及其审美主体的共鸣——思想感情的沟通、群体价值目标的认同,这就是团结、引导鉴赏者行动的组织功用。
4·艺术形象自身的特点:A艺术形象是具体可感而富有个性的(任何艺术形象都必定是以视觉形态、听觉形态或通过想象唤起感官印象的语言描述形态呈现于欣赏者面前,并且,这种感性形态总是极富特色的)B艺术形象是高度浓缩而富有概括性的(艺术以形象来表现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真实情感,不管其采用具象再现还是非具象表现的方式来传达内在的审美信息,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都不仅应当是具体可感的,而且必须是高度浓缩的,以达到具体可感性与高度概括性的统一)C艺术形象是饱含感情而具有精神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艺术家为了将自己内在的情感幻想传达给别人而创造的,它必须饱含感情,从而给人以精神感染力)。
5·艺术的情感性特征:A艺术的情感是对新的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
(不管艺术家采用何种方式来寄托他的审美感情,总是体现着对新的自由境界的向往)B艺术中的情感必须真诚(艺术活动是人类不断发展着的天性的真实表露。
艺术作品要成功打动人心,收到感染人的艺术效果,艺术家表达的情感要十分真诚)C艺术中情感的表现全赖形象的创造(艺术中情感表现,决不能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那样,把内在的情绪直接发泄即可。
它必须依赖于创造能激发人去进行审美感悟的艺术形象,才能达到目的)6·艺术材料:包括:艺术中选用的天然物质材料(如石·土·木等)、加工制造的物质材料(如铜铁金银等),用于艺术的符号(如文字、音符等)和线、形、色等可是材料,空气振动所产生的声波(能被人接受的部分)、人声,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可听材料。
历史上,人类对天然物质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形成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艺术材料,它们成为艺术创造的重要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风格各异、品种繁多的各类艺术作品。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A宗教与艺术有着十分悠久而丰富的联系B宗教信仰艺术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C 艺术与宗教之间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相互利用来实现的D艺术影响宗教,由于宗教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故宗教是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E总之,艺术与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利用的。
但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是长期的,也是必然的。
在宗教活动中,要完全排除艺术的成分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艺术可以脱离宗教而存在,而在艺术的题材中,宗教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8·艺术的心理功用:A·是指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净化审美主体心理的功能。
B·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治疗人类疾病的功能,首先是由于艺术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能影响人的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当人们欣赏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时,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就能使欣赏者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郁结的烦闷得以宣泄,积压的苦痛得以减轻。
C·艺术创作的“气韵生动”法则,促进了艺术对人类心理的积极性协调效用的产生。
(中国南齐的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了“气韵生动”的概念。
其基本内涵是指在艺术品中要充分展示出客观存在的精神与生命,即作品所奏响的应是“永恒无限的宇宙生命交响曲”)当艺术家把客观存在、生生不息的内在生命律动,借以鲜活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在欣赏者面前时,艺术作品所蕴涵的生命之魂便会刺激、影响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处于困境中的欣赏者的心灵,使犹豫的情绪得以消解从而获得安宁。
D·例如:在中国医学中,用“激怒疗法”去医治出现不良情绪·心中郁闷的病人;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专门的“音乐疗法”美国的一些音乐院校设立了音乐疗法的专业并授予音乐疗法学位。
9·艺术与经济的关系:A艺术与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经济是艺术的基础,对艺术有着推动与制约的作用;艺术也可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基础产生一定的作用。
大型艺术的发展,艺术生活的丰富往往得益于社会经济的较好支持。
如:汉唐之际社会繁荣、经济发达,大曲这种中国封建时代规模最大的宫廷艺术,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魏晋战乱、经济凋敝,失去了雄厚的经济支持等必要条件的宫廷艺术规模就明显缩小,其代表形式清乐大曲的风格也为之变为清幽雅静。
B艺术以经济为基础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
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强烈地冲击着中世纪的神学与封建统治,导致了人的社会意识的新觉醒,对旧的经济基础的变革随之而来,由法国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暴发,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从此崛起。
这是艺术从观念、意识方面对经济基础起作用的典型事例。
C艺术对经济的作用,还表现在艺术经济本身就是社会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以艺术品、艺术表演、艺术展览、艺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艺术经济在现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有些发达国家的音像业(音乐·电影等),甚至超过航空业。
10、生产方式对艺术的影响答:生产方式对艺术有重大影响,艺术与人类三种主要的生产方式密不可分。
1物质生产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保障,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活动,也是艺术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贯穿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许多艺术就是产生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的。
如劳动号子、秧歌、伐木歌、纤夫曲等就是在相应的体力劳动过程中产生并应用在这些劳动中的。
2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活动,艺术生产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精神生产。
为了满足人们多样的精神需求,产生了各种门类的艺术题材繁复、数量及多。
如少年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展示了壮阔青春的《毕业歌》等。
3人自生的生产是人类发展、种族繁衍的本能活动,与每一个人都紧密相关。
因此,它对艺术形式与内容有着深刻的而多样的影响。
如欧洲中世纪的小夜曲就是著名代表。
10·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A地理环境对艺术题材、内容、对象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艺术题材·内容·对象等有重要影响。
在艺术发展史中,艺术题材几乎覆盖了各类地理环境。
如;草原高山·江河湖海·城市乡村,甚至天空宇宙都成为拥有众多作品的艺术题材。
在艺术作品中跨马放牧出现在草原,织布渔网出现在海边等表现了环境对艺术作品内容的影响。
特定的地理环境成为相应的艺术创造与表现的对象,是艺术的又一特点。
如蒙古草原马头琴成为重要乐器,南非的鸵鸟蛋彩绘独具风采等。
B地理环境对艺术类型·表现·风格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艺术类型·表现·风格等有重要影响。
就艺术类型而言,牧歌产生于草原,渔歌唱响水面,秧歌与农耕有关等,都是艺术类型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典型例子。
就艺术表现而言,高原歌唱时的用力与嘹亮,山间旷野之歌的自由自在等是艺术表现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联的突出现象,就艺术风格而言,大漠、戈壁艺术的豪迈与刚健,江边、湖畔艺术的细致与婉转,也是艺术中令人向往的不同境界。
C地理多样性的影响。
地理多样性对艺术的多样性有重要影响,而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地理的多样性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存在与传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而成为形成艺术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中国汉族的汉语之歌,处于高原的陕北歌曲和处于平原的成都歌曲三者有着明显不同。
受不同地理影响的多样的艺术在漫长的艺术历史中,产生,发展并分布在多样的地理空间,使之成为人类艺术存在的一个重要特点。
艺术起源另几种观点; 1·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人对对象的模仿。
人的模仿区别于动物的模仿主要在于其有意识的创造,模仿是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或方法,而不是艺术发生的必然根源。
人物及观点:德谟克利(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
人从孩提时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缺点:这种观点有其不完善之处,如;彩陶图案有些是几何形的,这就不是模仿的;模仿本性亦不是人所独有的。
2·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也成为过剩精力宣泄说。
其主要见解为,人类在维持和延续自身生存的活动之外还有过剩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