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门-《收获的季节》教案

热门-《收获的季节》教案

《收获的季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内容,重在观察、表现秋天。

“万美之中秋为最”。

秋天是多彩的,各种缤纷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及心理感受。

教材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了秋天多姿多彩的美丽。

教材选择中国当代画家的作品为主,版画有李焕民、张祯麒、周胜华的作品,油画有赵以雄的作品,国画有张辛稼、萧金钟、黄独峰等的作品。

还有许多秋天美丽的自然景物的摄影作品。

这些图片为学生观察、感受秋天提供了很好的视觉资源,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秋天。

特别是从自然、生活等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本课设计2课时,分别是纯绘画和剪贴画。

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色彩的特点,创作一幅“收获的季节“。

并运用秋天大自然所特有的植物树叶、树皮、种子等材料进行造型表现,学习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主体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强一些,思想活跃,想法甚至会异想天开,但未必不好,能够有自我约束的能力,纪律方面相对好管理,但是还是会有个别学生(尤其是男孩子)比较难管。

另外本课中涉及的斑斓色彩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现在的学生很少能够真正接近自然,对于田野中的劳作都很少了解,《收获的季节》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的同时感受辛勤劳作的后收获成果的不容易。

三、设计思路据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从收获的季节――秋天入手,用名家名作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和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

同时让学生畅谈对收获的季节的认识,而秋天的色彩能够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理情感。

此外通过秋天所特有的植物树叶、树皮、种子等材料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学生创新创作能力。

一切围绕《美术课程标准》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开展设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并根据学生需要和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结合“综合・探索”领域的要求――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为一体,并构建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欣赏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了解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2.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提高绘画表现和动手制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和表现秋天的事物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表现秋天的美2.教学难点:能创作出既符合秋天主题又能体现一定绘画和动手制作水平的作品。

六、教与学方法1.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导入法;问题设疑法;归纳总结法2.学习方法:欣赏法;讨论法;合作法;自评法;互评法;七、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师示范作品、16开素描纸……2、学生:绘画工具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听秋(5分钟)1、:“上课“2、:“同学们,过了国庆,我们会发现学校的作息时间有变化了,说明我们进入什么阶段了呢?”那么看到“秋”这个字,你们又能想到一些什么样的词语?“3.:“那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1、:“起立”2、最好能回答出和色彩或者丰收有关的词语3、喜欢或者不喜欢,讲述理由……1、让学生意识到已经上课了,利于维持纪律。

2、导入课题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忆秋思秋(10分钟)4、:“同学们的理由各式各样,那么不管你喜不喜欢秋天,能不能和老师分享一下你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的样子。

”5、:“对,同学们的脑海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秋天,那么在这样一个秋天里,我们会收获什么呢?:“恩,那你们知道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水果和农作物呢?“6、(2分钟):“在这样一个丰收而又美丽的季节里,很多画家也被它所吸引,忍不住把他们眼中的秋天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来看看画家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①(出示秋收图):“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油画作品是怎样表现收获的季节的?““它的色彩有怎样的关系?②(出示版画作品《打麦场上》的:“那么除了色彩的冷暖关系,画家们还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创作呢?从画面重点、疏密关系、构图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③从这张图上,我们了解了画家的创作方法,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出示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人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7、“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看了画家的作品,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同龄人为这个收获的季节留下来怎么样的画面呢?”8、:“恩,很好,那如果让你来表现秋天,你会怎么表现呢?”一个学生回答之后让另一个学生回答:“你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呢?(没有发言的同学也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4、:“叶子黄了,果子成熟了,农民伯伯在割稻子……5、:“果实。

稻谷、橘子…..6、①:“稻谷丰收,有草垛”②在扭秧歌……因为丰收了….有疏有密……③喜悦。

开心…8、学生谈自己的想法4、让学生回忆秋天5、让学生在了解秋天这个季节所蕴含的“收获“,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自然,体会生活。

6、欣赏美术作品,提高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表达想法,如果有学生开小差,可以点名让其回答问题,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通过观察美术作品,体会画面色调的冷暖关系、构图的方法。

为“画秋“做准备7、给学生一些范作,利于他们思考8、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能够让他们理清作画思路画秋(20分钟)10、(30秒):“听了同学们这么多表现秋天的想法,老师都想动手画一画这个收获的季节了,同学们想不想马上动手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呢?“:“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安静地把画纸往下传,然后开始画丰收的秋天,好吗?”:“看一下哪一组同学又安静又迅速。

”10、巡回指导,同时维持纪律。

(夸奖个别表现好的同学。

)学生作画阶段纪律相对较乱,要注意把握方法,可以以一组或一个同学为对象进行表扬,提示其他同学安静下来评秋(5分钟)11、(4分钟)以比较好的学生作品为例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此进行评价,之后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12、(1分钟):“请每一列最后一位同学将作业收起来交给老师,请每一列第一位同学将美术书本收好交给老师,看一下哪一列表现最好。

:”自评互评进入评价阶段,让学生对照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以及老师的点评,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2分钟)1、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的上课内容吗?(板书:收获的季节)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上节课老师讲了那些知识点(板书)1、:“收获的季节、秋天..2、构图饱满、重点…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上节课内容做一个反馈。

2、巩固知识点评价(8分钟)3、出示上节课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色彩、透视、构图、造型….)3、通过对同龄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改善自己的画面,继续上一节课没有完成的作业。

九、板书设计课题主要板书区范画展示区十、总结拓展本课重在培养学生表现自然的能力,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多样式的美术形式,并能选择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五年级的学生的绘画水平还不是很高,就画面效果而言,除了一部分从小在培训班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表现能力以外,其他学生的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依然不尽人意,但作品中能够呈现出学生的思想。

相对绘画而言,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比较强。

学生通过各种工具制作不同的造型,并能够乐在其中。

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如何使学生乐学好学,如何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和兴趣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作品,是很重要的。

要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师也要通过学生的表现能够反省自己的教学。

学目标: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2、律动《摘果子》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节奏训练2/4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2/4XXX|XXX|XXXX|XX||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2/4XXXX|XXX|XX|X―||三、新课教学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1、师范唱;2、带学生朗读歌词;3、带唱歌曲;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

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1、初听全曲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再听全曲A、哼唱它的主旋律1=C2/4153|135|135|11|4666|3555|2432|1―||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C、简单介绍歌曲《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生活,了解河北的特产,认识一些果实的外部特征。

(二)能力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观察探索活动,养成从小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自然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果实的外部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自然的丰富多彩。

教学难点养成从小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同时它也是个收获的季节。

秋天,好多果实都熟了,我们快来看――(让同学们欣赏视频“秋天的果实”。

)老师:这么多的果实,大家都认识吗?学生:(略)老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秋天的果实。

(过渡)讲授新课一、认识果实(板书)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三页,我们认真看一看书上的图,桌子上都摆着哪些果实?大家说一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