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专科体格检查

骨科专科体格检查

骨科专科体格检查脊柱1.Eaton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2.Spurling试验(颈椎间孔挤压试验):病人取坐位,头后仰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3.头部叩击试验: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4.Jackson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者,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5.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其患侧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向外后上方抬起,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6.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

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作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称为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7.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8.Neri试验(拾物试验):患儿于地上拾物,患儿屈膝屈髋而不弯腰为阳性,表示患儿脊柱有功能障碍,多半为脊柱结核。

9.Amoss sign(体位改变试验,阿莫斯征):患者取仰卧位,嘱其坐起,若腰椎有病变时,患者多以手置于身后检查床上,藉力支持方能坐起。

segue sign(直腿抬高试验,拉赛格征):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分别作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再被动抬高。

正常时脊神经有4mm滑移,两下肢同样抬高70-90度以上并无疼痛。

若一侧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11.Bragard sign(直腿抬高背屈踝试验,布瑞嘎附加试验、西卡(Sicads )征、西盖尔(Cukaps )试验:同上述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到最大限度但尚未引起疼痛的一点,在患者不注意的情况下,突然将足背屈,此时坐骨神经受到突然地牵拉更为紧张,而引起患肢后侧放射性的剧烈疼痛即为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股神经牵拉试验,又称瓦色曼(Wasserman)征:患者俯卧位,健侧下肢子安伸直,患侧膝关节屈曲90度,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向上提拉,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大腿前方疼痛为阳性,一般怀疑在腰部高位的L2/3;L3/4椎间盘突出。

13.Hoffmann sign(弹指反射征):患者腕略伸,指微屈。

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腕部,右手拇、示二指挟住其中指,用拇指快速地向掌侧弹拔其指甲。

阳性者,各指向掌侧屈曲。

表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14.巴彬斯基(Babinski)征:用钝性物或骨针划足底外缘,由后向前直到母趾下,引起母趾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分开,并向跖屈为阳性,仅母趾背屈为弱阳性,此试验用于检查锥体束损害。

15.肱二头肌反射(c5-6):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

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

观察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屈曲动作。

16.肱三头肌反射(颈6-7-8):患者外展前臂,肘部半屈,检查者托住其前臂,用叩诊锤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伸直。

17.跟腱反射:又称踝反射,反射中枢在骶髓第1~2节。

被检查者仰卧位,髋关节、膝关节均微屈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下肢呈外旋外展位。

检查者左手托住其足掌,轻向外上方用力,使足背屈呈直角,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或让被检查者双膝跪于椅上,双足悬于椅座外,用叩诊锤直接叩跟腱。

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或嘱患者跪于床面,医生以左手握住患者脚掌,使踝关节极度背伸,跟腱处于紧张状态,医生用叩诊锤叩击跟腱,如果出现腓肠肌的收缩,则为正常,如果在扣诊的过程当中,没有腓肠肌明显收缩或者是收缩能力减弱,多提示骶髓第1-2节有明显的受压,多数见于椎间盘突出,因压迫到骶1-2节,所导致跟腱反射减弱或者说消失,另外也可以见于跟腱反射亢进的疾病,像是脑部、颈椎、胸椎水平的脊髓有问题。

另外脑出血、脑梗、跟腱反射会表现的比较亢进。

18.踝阵挛:检查时嘱病人仰卧,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一手持病人小腿,另手持住病人足的远端,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则踝关节呈节律性伸屈运动。

一般见于锥体束损伤。

也可见于中枢神经系兴奋性亢进和神经官能症。

19.髌阵挛: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肌腱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髌阵挛是腱反射高度增强的指征,可发生在任何有腱反射增强的场合,也包括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时。

肩关节1.Apley Scratch test(摸背试验):嘱患者屈肘外展外旋上肢,用手从同侧肩上方向对侧触摸,可及对侧肩上方或对侧肩胛上缘;或内旋后伸用手从同侧肩下方向后触摸对侧肩胛下缘。

可判断肩关节內旋及外旋功能。

冈上肌检查:1.Jobe 试验(倒罐头试验Empty can):臂部外展90°前屈30°拇指向下,检查者下压上肢,患者抵抗,患者感觉疼痛、无力者为阳性。

提示冈上肌损伤。

2.Drop arm test(落臂试验):患者取立位,患肢被动外展90°,嘱其缓慢放下,下放过程中出现突然坠落,为阳性。

提示肩部外展肌损伤。

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检查:1.Drop test(坠落试验):患者取坐位,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屈肘 90 度,检查者使肩关节达到最大程度外旋,嘱患者自行保持该位置。

若患者无力保持最大外旋,手从上方坠落,至肩内旋,则为阳性。

提示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2.External Rotation Lag Sign(外旋减弱征):患者肘关节屈曲 90 度,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 20 度。

检查者一只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使肩关节外旋达最大程度,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最大外旋。

若外旋度数逐渐减少,则为阳性。

提示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3.Ex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ERRS(外旋抗阻试验):患者肩处于内收位,屈肘 90 度,肘部处于体侧并夹紧。

嘱患者抗阻力将双肩外旋,使双手远离体侧,若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4.Hornblower’s sign(吹号征):嘱患者把手放在口周,如吹小号动作,正常情况下,病人手达到口部且肘部并无抬高。

阳性体征为病变侧手达到口部,但肘部抬高。

提示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内旋肌(肩胛下肌)检查:1.Lift-off test(抬离试验,又名Gerber’s sign):患者将手背置于后下背部,手心向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

若患者手无法抬离背部,则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2.Belly-press test(压腹试验,又称拿破仑试验Napoleon test):患者将手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 90 度,肘关节向前,检查者将患者手向前拉,而嘱患者抗阻力做压腹部的动作。

患者在将肘向前时不能保持手压腹的力量或肩后伸则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另一个方法是双侧压腹部,检查者压肘部,通过肌力来判定肩胛下肌损伤情况。

3.Internal rotation lag sign, IRLS(内旋衰减征):患者将手置于下背部,屈肘约 90 度,手心向后。

检查者将患者的手和前臂向后拉离背部至最大肩内旋度数,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该位置。

患肩无力保持者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4.In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IRRS(内旋抗阻试验):患者肩处于内收位,屈肘 90 度,肘部处于体侧并夹紧。

嘱患者抗阻力将双肩内旋,使双手靠近体侧,若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肩峰撞击试验:1.Neer征:一手放在肩胛骨后方保持它的解剖位置,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使手臂旋内,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若诱发出疼痛,即为阳性。

该检查的原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从而诱发疼痛。

2.Hawkins 征: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 90 度,肘关节屈曲 90 度,前臂保持水平。

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节内旋,出现疼痛者为试验阳性。

该检查的原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和冈上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击喙肩弓。

3.Pain arc syndrome(疼痛弧征):患臂上举 60°~12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

该检查的疼痛由损伤的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弓之间摩擦引起。

肩锁关节撞击1.Cross-arm test(交臂试验或水平内收试验):抬高肩部至90°,然后使手臂水平内收越过身体,肩锁关节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该处关节炎症或其他病理类型,如扭伤或分离。

2.喙突撞击试验:肩关节在不同角度水平内收位,向前屈曲和内收时,出现疼痛并伴有咔嗒声为阳性。

盂肱关节稳定性试验下方不稳1.Sulcus sign(沟槽征):患者坐位,放松肩部肌肉,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一手在患者肘部施加向下的力,如果肩峰下出现横沟,>2cm者为阳性。

阳性结果说明下方不稳,一般均有多向性不稳存在。

前方不稳:1.Apprehension test(恐惧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将手臂90°外展,肘部 90°屈曲。

将外前臂轻柔地外旋至90°。

阳性体征为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患者可能表现为恐惧不安,有将要脱位的感觉。

2.Relocation test(复位试验):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将肩部90°外展和90°外旋。

当外旋至患者出现恐惧感时,施加一个水平向后的力到肱骨近端前方。

这个直接向后的力可防止前方半脱位。

如果这个动作可以缓解患者的恐惧感和症状,即试验阳性,表示盂肱关节前方不稳定。

3.Load and shift test(加载移位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抓住患肢前臂近肘关节处,另一手置于患肢肱骨头下方;抓住前臂的手施力将肱骨头压迫进盂窝,然后另一手向前后方移动肱骨头,并判断肱骨头移位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