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件检查工作程序及常识

案件检查工作程序及常识


程序
区别四种不同情况处理线索:
四是对所反映的问题内容不具 体,又无法查证,或已经做调查了 结,没有新内容的线索材料,则留 存备查。
程序
(一)受理 1、受理的范围 2、受理的程序 3、受理线索材料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程序
受理线索材料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来信来访主渠道与其他
线索材料来源渠道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程序
3、政纪案件调查依据的“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 《实施条例》和监察部制定的《监察机 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
程序
4、政纪案件处分依据的“实体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
程序
党纪案件和政纪案件检查(调查)的基本程序:
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 查——移送审理
案件检查工作程序及 常识
中共株洲市纪委 2010年6月
1、掌握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党纪政纪条 规、法律法规;

前言
做一个具备复合型能力的案件调查人员
1、掌握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党纪政纪条规、法律法 规;
2、懂得案件检查工作的对象范围、办案 程序、案件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前言
做一个具备复合型能力的案件调查人员
3、违纪者自述;
4、有关机关移送;
5、人大代表建议案;
6、政协委员提案中提出;
7、新闻媒体披露;
8、领导交办;
9、外地连带;
程序
接受的线索材料要填写《受理登记表》
程序
登记的内容:
一是接受线索材料的时间、举报人姓名、 单位、职务、职业、联系电话、地址;
程序
登记的内容: 一是接受线索材料的时间、举报人姓名、单位、职
务、职业、联系电话、地址;
二是被反映人的姓名、单位、职务、政 治面貌,被反映的主要问题;
程序
登记的内容: 一是接受线索材料的时间、举报人姓名、单位、职
务、职业、联系电话、地址; 二是被反映人的姓名、单位、职务、政治面貌,被
反映的主要问题;
三是领导批示的意见。
程序
(一)受理 1、受理的范围 2、受理的程序 (1)接受线索材料 (2)分析线索材料
程序
(一)受理 1、受理的范围 2、受理的程序 (1)接受线索材料 (2)分析线索材料 (3)处理线索材料
程序
区别四种不同情况处理线索:
一是对被举报者是属于本级纪检监察 机关或组织受理的范围,所反映的问题 真实性大,可查性强,或署名举报的, 或被举报者正在实施违纪行为的应先行 安排初查;
程序
(一)受理 1、受理的范围 2、受理的程序 (1)接受线索材料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 告;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前言
做一个具备复合型能力的案件调查人员
1、掌握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党纪政纪条规、法律法规; 2、懂得案件检查工作的对象范围、办案程序、案件调查的方法与 技巧; 3、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4、具有刚正不阿、敢于碰硬、耐心细致,勇于吃苦的气质和灵活 应变的谋略;
5、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善于学习的品格;
(四)什么是行政违纪案件调查
概念
(四)什么是行政违纪案件调查
行政违纪案件调查,是指行政监察机 关,行政监察组织根据其职责和管理范 围,对行政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 为进行的调查活动。
概念
行政违纪案件调查的特点:
1、执纪主体是行政监察机关和行政 监察组织;
概念
行政违纪案件调查的特点:
概念
行政违纪案件调查的特点:
5、注意党内违纪、行政违纪立案案 件与信访调查,初查了结的案件的区别 和联系。
程序
我们说的案件检查,包括了党纪案件检 查和政纪案件调查。
程序
1、党纪案件检查依据的“程序法”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 工作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程序
2、党纪案件检查依据的“实体法”
程序
区别四种不同情况处理线索:
二是对涉及正在进行初查或立案调查 的有关人员的问题线索,则迅速转承办 的调查组调查;
程序
区别四种不同情况处理线索:
三是对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 部门受理范围的线索材料,应尽快交办 或转办;对于在调查中发现的属于上级 或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部门受理范 围的,应采取向上级报告、向下级交办、 向有关部门转办;
3、违纪者自述;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3、违纪者自述;
4、有关机关移送;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3、违纪者自述; 4、有关机关移送;
5、人大代表建议案;
1、行政违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由
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2、必须是妨碍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秩序,损害国家、集
体利益或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3、其行为必须是按照行政纪律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
以上三点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行政
违纪案件。
概念
(一)什么是党内违纪案件 (二)什么是党纪案件检查 (三)什么叫行政违纪案件
1、掌握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党纪政纪条规、法律法 规; 2、懂得案件检查工作的对象范围、办案程序、案件 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3、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前言
做一个具备复合型能力的案件调查人员
1、掌握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党纪政纪条规、法律法规; 2、懂得案件检查工作的对象范围、办案程序、案件调 查的方法与技巧; 3、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4、具有刚正不阿、敢于碰硬、耐心细致,勇于吃苦的 气质和灵活应变的谋略;
概念
党纪案件检查的特点:
1、是党的纪检机关和纪检组织的活动, 而不是其他机关组织和团体或个人的活 动;
概念
党纪案件检查的特点:
2、其活动是依照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 进行的;
概念
党纪案件检查的特点:
3、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党内违纪案件或 反映的问题的事实真相。
概念
(一)什么是党内违纪案件 (二)什么是党纪案件检查
7、新闻媒体披露;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3、违纪者自述;
4、有关机关移送;
5、人大代表建议案;
6、政协委员提案中提出;
7、新闻媒体披露;
8、领导交办;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程序
(一)受理 1、受理的范围 (1)党纪案件 (2)政纪案件
程序
(2)政纪案件受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 察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 规定,各级监察机关的受理范 围是:
程序
(2)政纪案件受理范围:
①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及 其国家公务员的违纪问题;
程序
(2)政纪案件受理范围:
程序
(1)党纪案件受理范围:
③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 干部的违纪问题;
程序
(1)党纪案件受理范围:
④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 题;
程序
(1)党纪案件受理范围:
⑤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 干部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程序
(1)党纪案件受理范围:
⑥属下级党委管理的党员 和党组织的重大典型的违纪 问题,必要时也可受理。
程序
党纪案件和政纪案件检 查(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受理
程序
(一)受理 是指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反映、检举和控告
检查对象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的材料中选 择出可能有严重违纪问题的材料,作为初查的 线索材料予以受理。
程序
1、受理的范围
(1)党纪案件
程序
(1)党纪案件受理范围: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
程序
受理线索材料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来信来访主渠道与其他线索材
料来源渠道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大线索”与“小线索”
的关系,“小线索”中可能潜伏着大要案;
程序
受理线索材料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来信来访主渠道与其他线索材
料来源渠道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大线索”与“小线索”的关系,
“小线索”中可能潜伏着大要案;
三是正确处理受理的线索与调查中发现
的新线索的关系,新线索往往能够成案。
②本级人民政府及本级人民政 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纪问 题,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的违纪问题;
程序
(2)政纪案件受理范围: ③上级监察机关必要时也可
以受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和监察 组织受理范围内的违纪问题;
程序
(一)受理 1、受理的范围 (1)党纪案件 (2)政纪案件
(3)垂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单位
概念
要件(四要素)构成
2、违纪者必须实施了违纪行为(主观 方面),且给党的事业和工作造成一定 的危害(侵害客体);
概念
构成要件(四要素)
3、违纪主体的行为(客观方面), 必须是依照党的纪律应当追究党纪 责任的行为。
概念
构成要件(四要素)
1、违纪主体是党员或党的一级组织; 2、违纪者必须实施了违纪行为,且给党的事业和工
程序
线索来源渠道主要有:
1、 群众来信来访及有关组织检举控告; 2、纪检监察发现; 3、违纪者自述; 4、有关机关移送; 5、人大代表建议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