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1--2章)
一、选择题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
A、心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心理
D、认识过程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3、“狼孩”的心理十分落后,回到人类社会后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这是由于:()
A、遗传素质差
B、生理成熟慢
C、与人类社会隔绝
4、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作品分析法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A、司机看到“减速慢行”的标志牌后马上放慢车速;
B、学生听到铃声去上课;
C、谈梅生津
D、谈虎色变
6、“延迟满足实验”属于:------------------------------------------------()
A、实验室实验法
B、产品分析法
C、观察法
D、自然实验法
7、通过分析儿童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产品分析法
8、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
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作品分析法
9、“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10、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作品分析法
11、个性心理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
13、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14、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过渡期
15、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
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
16、.“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18、“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句话说明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影响是巨
大的。
-----------------()
A、颜色
B、遗传
C、环境
D、物质
19、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A、儿童动作发展上
B、儿童智力发展上
C、儿童语言和感知觉发展上
D、儿童个性发展上
21、有自我中心思维特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守恒”发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3、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24、“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A、相互作用论
B、二因素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25、按照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0—2岁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26、下面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
A.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
B.孩子乖乖吃药后就不去医院看病了
C.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27、为避免幼儿因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恰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幼儿观看此类影视作品
B、对有模仿的幼儿进行说理教育
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28、下列关键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关键期的概念起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B.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人类个体的相关机能便无法弥补
C.2岁左右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D.关键期主要集中在人类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为早期教育开展提出了依据
二、填空题:
1、心理是的机能,心理是对的反映,心理具有,
心理是在中不断发展。
2、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研究,主要有、、和,另一类叫,它包括和。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过程、过程、过程。
4、当儿童把玩过的玩具放进筐子里后,老师立即表扬这个行为,以后这孩子收拾玩具的行为会大大增加.这是。
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
、四个阶段,其中学前儿童处于。
6、是3—4岁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
7、环境和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
8、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活动包括活动和活动。
9、行为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和。
10、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他认为强化分为、、
和。
11.成熟势力说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的成熟,代表
人物是;
12、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人格由、、组成,他的性欲阶段理论包括、、、和。
13、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的矫正。
14.强化除直接强化外,还有,即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也是有效果的。
15、幼儿的活动主要有、、和,其中是主导活动。
三、名词解释:
1、观察法
2、客体永久性
3、替代强化
4、观察学习
5、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四、问答题:
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五、论述题:
1、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现在有的父母让很小的孩子参加许多学习班(比如:书法、舞蹈、乐器等),请你根据格赛尔的“成熟-学习”说对这一现象进行评价。
六、案例分析题:
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曾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
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试析:
(1)上述两段话各自所代表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派别是什么?
(2)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具体有哪些?请结合事例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