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期终考试试题(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四、问答题。
(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简述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步法)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以及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1)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2)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省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工作。
缺点:(1)不能全面地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的水平,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
(2)使半成品实物转移与费用结转脱节,不能为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1)实物的转移与成本计算的同步性;(2)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可以综合反映本步骤的成本消耗;缺点:半成品成本不能分项反映成本的各项成本项目的消耗。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1)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9000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6000 贷:原材料 25000 (2)会计分录: 领用低值易耗品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36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3600 本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 700 管理费用
200 销售费用 300 贷: 低值易耗品——摊销 1200
2. (1)交互分配时:
运输车间费用分配率=30000/15000=2
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40000/80000=0.5
运输车间应承担的电费=10000*0.5=5000
供电车间应承担的运费=1000*2=2000
交互分配:
运输车间=30000+5000-2000=33000元
供电车间=40000+2000-5000=37000元
(2)对外分配:
运输车间的费用分配率=33000/(15000-1000)= 2.36
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37000/(80000-10000)= 0.53
运输车间费用分配
第一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4000×2.36=9440(元)
第二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6000×2.36=1416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4000×2.36=9400(元)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
第一车间:应分配电费=30000×0.53=15900(元)
第二车间:应分配电费=40000×0.53=21100(元)
(3)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5340(9440+15900)
——第二车间35260(14160+21100)管理费用94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33000
——供电37000
3. 解:(1)对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直接材料的投料率
第一工序:(60x50%) / 120 = 25%
第二工序:(60+30x50%) / 120 = 62.5%
第三工序:(60+30+30x50%) / 120 = 87.5%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80x 25% = 20件
第二工序:60x 62.5% = 37.5件
第三工序:100x 87.5% = 87.5件在产品合计:145件对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6000+36365)/ (1000+145) =37
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1000 x 37 =37000 元
本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145 x 37 =5365 元
(2)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
1)三个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第一工序:(4x50%) / 20 = 10%
第二工序:(4+10x50%) / 20 = 45%
第三工序:(4+10+6x50%) / 20 = 85%
2)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80x 10% = 8件
第二工序:60x 45% = 27件
第三工序:100x 85% =85件在产品合计:120件
3)直接人工分配:
分配率=(2400+15520)/ (1000+120) =16
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1000 x 16 =16000 元
本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120 x 16=1920 元
4)制造费用分配:
分配率=(3000+20520)/ (1000+120) =21
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1000 x21 =21000 元
本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120 x 21=2520 元
(3)本月完工产品1000件甲产品的成本=37000+16000+21000=74000元本月月末在产品甲产品的成本=5365+1920+2520=98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