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分析
熟字加偏旁:“人”+“门”=“闪”。
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找反义词:弯──直;坐──立。(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有些字不宜拆分识记,如,“船、弯、蓝、看”,要整体识记字形。
(3)结合“闪”的教学,学习偏旁“门”。
《阳光》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
◇“间”与“问”字形相近,可以比较识记;或由“门”“闪”加部件、换部件记“间”字。
◇“彳”是新学的偏旁,可用熟字“跟”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很”字。
◇“业”要注意笔顺是先写中间两竖,再写两边的点、撇。要提示两竖左低右高,中间的间隔要适当。
◇“本、平、书”三字中的竖必须写直,并且都位于竖中线上。写“平”字时,注意第一笔横短,第四笔横长。“书”字的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宽一些,别漏写最后一点。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好朋友。
.
【学习要点】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前、跟”是前鼻音,“影、常、朋”是后鼻音,“常、着”是翘舌音。
《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
二人从,三人众。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看看。
.
【学习重点】
(1) “诉、走”是平舌音,“想、能、京、广”是后鼻音,“城、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
(2)联系学过的字,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北”与“比”、“走”与“足”、“升”与“开”可以通过比较记忆;“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认识偏旁“心”。
.
关心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学习重点】“这、住”是翘舌音,“平”是后鼻音,“间”是三拼音,特别要注意读好“呢、啊”两个轻声字。指导读音时,尽量启发学生互相发现错误,互相纠正。
.
“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瞧,小燕子真是个好孩子!燕子妈妈让它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
.
本课12个生字中,“松、最”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课文中的“比、尾、短、猴、鼠、扁、最、鸭”宜整体识记字形。
“巴、把”和“公、松”在字形和读音上有联系,可以
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字形。
在书写“云、公、车”三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这三个字的关键之处:“云”字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长,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八”的开口度要适中;“车”的最后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学习重点】
(1)本课生字中,“清”是后鼻音,要予以强调,“数”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点”“飘”拼读时不要漏掉介母“i”。
【学习要点】
“说、是”是翘舌音,“圆”是整体认读音节。
①形象识记:“叶”。
②加一加:禾+火=秋 月+土=肚。
小小竹排画中游
小竹排,顺水流,
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江南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
.
课文描绘了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学习要点】“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
《自己去吧》
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
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学习重点】生字中,“自”的声母是平舌音,“深”的声母是翘舌音,“您”和“那”的声母是鼻音,“您”的韵母是前鼻音,“景”的韵母是后鼻音,“吧”和“吗”都读轻声
认识 “氵纟”偏旁。
“中、唱、树”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第一声。
✔口:认识新笔画“”。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教师可写一个方块与口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2)熟字加偏旁:青--清、口--问
熟字换偏旁:菜—彩 漂—飘
熟字换部件:穿—空
(3) “数、点、落、答”等字适宜整体识记
“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注意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及笔画的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方:注意强调笔顺。为使字写得美观,可以抓住这几点:第一笔点、第三笔的起笔与收笔、第四笔起笔的位置都在竖中线上。
✔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哪座房子最漂亮》
一座房,两座房,
青青的瓦,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三座房,四座房,
房前花果香,
屋后树成行。
哪座房子最漂亮?
要数我们的小学堂。
.
【学习要点】“哪、座、青、窗”几个字不容易读准确,要重点指导。“门”读第二声,“们”读轻声。“亮”在“漂亮”一词中也读轻声。
✔半:第三笔横较短,第四笔是长横,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巴:注意强调笔顺。最后一笔不能写得太短。
《平平搭积木》
平平搭积木,
搭了四间房子。
平平,平平,
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
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
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平平,平平
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
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平平还要搭
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3)要写的字中,“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升”第一笔要写得短且稍平。“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雨点儿》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学习要点】认识“辶、忄”两个偏旁。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1)初读课文时,可以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本课11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近、春、人”是前鼻音,“听、声、惊”是后鼻音,“远、无”是整体认读音节。
(2)偏旁归类。如,“远、近、还”都有“辶”。
了:先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撇”和“弯钩”。强调“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子:启发学生和“了”比较,发现“子”比“了”多一横,然后放手让学生练写。
✔门:提醒学生要先写点。
✔月:第一笔是竖撇。
《爷爷和小树》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屋檐下,燕子妈妈对小燕子说:“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去了,回来说:“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
燕子妈妈说:“你说得对。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又去了,回来说:“妈妈,妈妈,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燕子妈妈点点头,说:“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细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又去了,回来高兴地说:“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燕子妈妈笑了,说:“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
《菜园里》
茄子 辣椒 黄瓜
豆角 萝卜 南瓜
白菜 卷心菜 西红柿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
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
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
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月明》
日月明,鱼羊鲜,
小土尘,小大尖。
一火灭,田力男,
人木休,手目看。
二木林,三木森,
.
【学习要点】本课的生字中“穿”(翘舌音)、“冷”(后鼻音)、“伞”(平舌音)需读正确。“暖和”的“和”读“huo”,不要读成“hé”。
✔不:要注意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
✔开:第三笔是“竖撇”。
✔四: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第四笔“竖弯”是本课要认识的新笔画,写的时候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如,“天”变成“无”,“入”变成“人”,“听”变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