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咏物古诗词练习

中考咏物古诗词练习

江西省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8题。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下列可作为这首诗标题的一项是()(2分)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10.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分)
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第一二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草树百花竞相
开放、姹紫嫣红的景象。


(第三四句,“无才思”和“惟解”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杨花化作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的景象。

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


一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二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一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方法,二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一诗表现了态度,二诗表现
了态度。

3、两首诗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来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都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由此联想到什么。

一诗有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二诗由柳枝的随风飘摆、飘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