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 相互承诺 。不同的 角色 承担不同的 责任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
对 自己 负责,说到底就是对 他人社会 负责。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2、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
3.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5.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6.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 最快 、 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
着越来越 重要 的作用,一个 和平合作负责任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7.我国还属于 发展中国家 ,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 经济科技 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 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得到了初步显示。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道
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1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 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 ”。
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 强国之路 ,是
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 活力源泉 。
13.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和全国各族人民的 根本利益 。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 基本路线 。 基本路线 是党和国家的 生命线 ,是实现科学发展 政治保证 。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我
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
16.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简称“ 一国两制 ”。
17.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18.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政治的基础:坚持 一个中国 的原则;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19.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基数大 ,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过多 和 过快增长,直接影
响我国 经济 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20.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1.我国的环境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但是,
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和改善
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2.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 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
2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 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
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我们要把教育放在
的战略地位。
26.科技创新 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 决定 因素。提高 科技创新 ,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 能力。
27发展 教育、科技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现代化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
发展 教育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28.实行对外开放目的:与世界各 取长补短 ,在竞争与合作中 加快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
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 各个方面 都要开放,要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
相结合。要把 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 安全 。
29.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 不竭力量
之源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结合时代要求 。
30、依法治国是依照 宪法 和 法律 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是前提),有法必
依 (是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是关键) 违法必究 (是必要保证) 依法
行政 是重要环节。做为公民,人人都要自觉 学法守法用法 ,依法 维护 国
家利益,依法 规范 自身行为。
31. 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
生活中 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 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
法律的立法基础和 依据 , 普通法律是宪法的 具体化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
法 相违背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 根本活动准则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
序上说,宪法比普通法律 更 严格 。
3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 是人民
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3.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 社会主义性质 和 初级阶段 国情
决定的。
34. 公有制 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5.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36. 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 过程 ,共同富
裕 不是 同步同等富裕。做法:(国家)尊重 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 、
尊重 创造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3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文化 建设、 社会建
设、 生态 建设相辅相成的社会。
38.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目标 和 重要保
证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 方向 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根本 要求,也
是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 根本保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最根本的
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伦和“三个代表”,深入贯
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2)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内容包括 思想道德 建设和 教育科学文
化 建设。 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 中心
环节, 教育科学文化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 基础工程 。
(3)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 素质和 教育科学文
化 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 四有 的公民。
(4)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39.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低水平 的、不全面 的、发展很 不平衡的 的小
康。
4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善、 充满活力 、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 和谐 相处的
社会。
4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 、
民主 、文明 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2.政治权利: 建议权、监督权 ;
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
四、主观题训练
(13分)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全国人大闭幕会上9次提及“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宁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两会中的
热点话题:
话题1:习近平主席在两会上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
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话题:2: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
13亿中国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
话题3:近年来,网络反腐“战功赫赫”,网络为网民参与政治生活打开了渠道,网络成为“反腐利
器”、“天网”。
话题4:求真务实、厉行节约之风吹进了2013年全国两会现场,会风朴实成为百姓眼中的看点之
一。会场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没有欢迎横幅、会议大幅减少简报等纸质印刷品。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话题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