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2019年5月11日
第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1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 (4/5)
五、CPU的组成 (1)指令部件
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程序状态寄存器 (PSW)和地址形成部件等。 (2)时序部件
时序部件就是用来产生各部件所需要的定时控制信号的部件。时序信号一般 由工作周期,工作节拍及工作时标脉冲三级时序信号构成。
计计算算机机组组成成原原理理(第(第二二版版) )
清清华华大大学学出出版版社社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11日
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教学目标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掌握中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程序控制基本思想
2019年5月11日
第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2019年5月11日
第2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12/18)
(2)“指令计数器PC递增”的微操作序列 ①PCout,0Y,Yin,0X,1,ADD,Zin (把有效地址送入暂存器Z。) ②Zout,PCin (把暂存器Z的内容送PC。)
(3)“从主存中取出指令字”的微操作序列 ①PCout,0Y,Yin,MARin,READ (指令地址送到主存,发读命令。) ②0X,1,ADD,Zin,WMFC ((PC)+1,并等待内存操作完成回答信号。) ③MDRout,IRin,Zout,PCin (接收指令到IR,开始译码,并且PC内容已递增。)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2 操作控制器与时序产生器
根据设计方法不同,操作控制器可分为:
时序逻辑型 称为硬布线控制器,它是采用时序逻辑技术来实现的
存储型 称为微程序控制器,它是采用存储逻辑来实现的;
时序逻辑与存储逻辑结合型。 是前两种方式的组合。本书重点介绍微程序控制器。
2019年5月11日
总线
IR OC AC PC PSW
Z
MAR MDR
I/O接口
ID
存储体
微操作 控制器
...
时序信号
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XY
R0..R3,S,D,T
图6-3 模型计算机框图
2019年5月11日
I/O设备
第2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11/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微操作序列
(1)“从主存中取出一个字”的微操作序列 ①R1out,0X,0Y,RY,ADD,Zin (把有效地址送入暂存器Z。) ②Zout,MARin,READ (将总线地址送入MAR,并发送读命令READ。) ③WMFC (控制器等待存储器发来的操作完成信号MFC。) ④MDRout,0X,Xin,0Y,ADD,Zin (控制器收到MFC信号后,将MDR中已读出的代码送入暂存器Z。) ⑤Zout,R2in (将取得的数据装入R2寄存器中。)
第1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5/18)
一、基本工作过程
3、执行指令
执行指令阶段完成指令所规定的各种操作,具体实现 指令的功能。
F(IR,PSW,时序) →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例如,ADD (R0),R1 又如,SUB D(R0),(R1)
若无意外事件(如结果溢出)发生,机器就又从PC中 取得下一条指令地址,开始一条新指令的控制过程。
2019年5月11日
第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1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 (2/5)
二、控制器的功能(基本功能)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就是负责指令的读出,进行识别和解释,并指挥协 调各功能部件执行指令。
三、程序控制原理 1、编程 2、送MM(通过输入设备) 3、机器工作时,是按一定的序列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1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 (1/5)
一、CPU的基本功能 (1)程序控制
保证机器按一定顺序执行程序是CPU的首要任务。 (2)操作控制
一条指令的功能往往是由若干个操作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的。 (3)时间控制
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控制称为时间控制。 各种指令的操作信号均受到时间的严格控制; 一条指令的整个执行过程也受到时间的严格控制。 (4)数据加工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2/18)
一、基本工作过程
主要是指执行指令的过程。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1、取指令 (1) (PC)→MAR,READ
(2) (PC)+1→PC (3) 读操作(将MAR所指定的地址单元的内容读出) →MDR,并发出MFC(Wait for MFC) (4) (MDR) →IR,指令译码器对操作码字段OC开始译码。
(2)暂存器:X、Y、Z,其中X和Y两个暂存器也 作为ALU的两个输入多路开关使用,可以采用锁 定器的方式实现。
(3)单总线结构:PC,PSW挂在总线上。
2019年5月11日
第1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7/18)
二、模型机结构
2、微操作控制信号 (1)助记符:
第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 指令的执行与时序产生器
6.2.1 指令周期 6.2.2 时序产生器 6.2.3 CPU的控制方式
2019年5月11日
第1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1/18)
CPU每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都要完成一系列的 操作,这一系列操作所需的时间通常叫做一个指 令周期。更简单地说,指令周期是取出并执行一 条指令的时间。
2019年5月11日
第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 中央处理器的总体结构
在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CPU是由控 制器和运算器两大部分组成的。控制器是 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在控制器的控制之 下,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 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019年5月11日
第5页
2019年5月11日
第9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1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 (5/5)
PSW
2019年5月11日
对各功能部件产生控制 去内存取指令或取数据
...
微操作信号产生器
...
时序部件
...
OC译码器
...
PC 地址形成部件
OC
AC
图6-1 控制器基本结构
第1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2019年5月11日
第2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6.2.1 指令周期 (13/18)
(4)双操作数加法指令ADD (R0),R1 ① PCout,0Y,Yin,MARin,READ (指令地址送到主存,发读命令。) ② 0X,1,ADD,Zin,WMFC ((PC)+1,并等待内存操作完成回答信号。) ③ MDRout,IRin,Zout,PCin (接收指令到IR,开始译码,并且PC内容已递增。) ④ R0out,0X,0Y,RY,ADD,Zin (源操作数间接寻址,送地址到Z。) ⑤ Zout,MARin,READ (取源操作数) ⑥ WMFC,R1out,0X,RX (等待内存回答,将终点数送至X暂存器。) ⑦ MDRout,0Y,Yin,ADD,Zin (将源点数送至ALU的Y端,相加。) ⑧ Zout,R1in (将结果送R1中) ⑨ END (结束)
– 这是一条加法指令; – 源点操作数是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操作数在内存中,有效地址
是存(器R的0内)容,。终点操作数是寄存器直接寻址方式,操作数就是R1寄
2019年5月11日
第1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4/18)
一、基本工作过程
又如,若目前在IR寄存器中的指令是一条减法指令:
SUB D(R0),(R1) 其中R0,R1是通用寄存器,事先由其它指令已送入了内 容。分析指令阶段能得到两个结果:
– 这是一条减法指令; – 源点操作数是寄存器变址寻址方式,操作数在内存中,有效地址是
(R0)+D,终点操作数是通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有效地址是R1 寄存器的内容。
2019年5月11日
(2)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法; 与前者本质相同,工艺不同;
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来实现。 (3) 微程序控制逻辑法。
将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引入控制器的控制逻辑;将各种操作控制信号 以编码信息字的形式存入控制存储器中(CM); 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道微程序,机器指令执行的过程就是微程序执行 的过程。
C、内存:
(a) READ,WRITE; (b) 内存地址寄存器接收控制信号MARin; (c) MDRin,MDRout;
2019年5月11日
第2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9/18)
3、指令格式: 模型机的寻址方式采用通用寄存器寻址方式,以双操作数指令
为例,其指令格式如下:
2019年5月11日
第19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指令周期 (8/18)
B、运算器中:
(a) X暂存器接收总线数据控制信号Xin; (b) Y暂存器接收总线数据控制信号Yin; (c) Z暂存器接收,发送控制信号Zin,Zout; (d) R0in~R3in,R0out~R3out; (e) Sin,Sout,Din,Dout,Tin,Tout.; (f) ALU:ADD,SUB,ADC,...AND,XOR,1等; (g) 0Y,RY; (h) 0X,R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