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海项目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水利)

前海项目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水利)

深圳市前海市政工程Ⅲ标段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编制:谢广超审核:向春审核:缪绍勇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市政工程Ⅲ标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01月08日目录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质量事故的报告 (3)第三章质量事故的调查 (3)第四章质量事故的处理 (6)第五章附则 (10)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维护国家、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严肃质量事故报告与处理,减少和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发生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报告。

第三条水利工程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和危害的事件。

可以造成经济损失,也可以同时造成人身伤亡。

这里主要是指没有造成人身伤亡的质量事故。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工程质量事故按其直接经济损失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费用为必要条件,事故处理所需时间以及事故处理后对工程功能和寿命影响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工程),分类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

其中:一、一般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并不影响使用寿命的事故。

二、较大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延误较短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的事故。

三、重大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较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四、特大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特大经济损失或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仍对正常使用和工程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五、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称为质量缺陷。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分类标准表:第四条工程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部及队分级负责处理,质量事故报告及受理统一归口由经理部质安部门负责。

第二章质量事故的报告第五条质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上报项目经理部及有关部门,事故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分公司、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门逐级上报,并通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涉及设计问题时)、监理单位;发生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还必须向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检察、劳动(如有人身伤亡)等部门报告。

有关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工期、项目法人、主管部门及负责人电话;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以及相应的参建单位名称;三、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五、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六、事故报告单位、负责人以及联络方式。

第六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物件时,应做出标识,绘制现场平面简图并做好书面记录,妥善保存事故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

凡影响下一工序的主要施工过程的质量事故,未经处理前应做出隔离标识,并不得继续施工,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第三章质量事故的调查第七条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有关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按照管理权限向上级部门报告或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发生质量事故后,要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

第八条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权限:质量问题(缺陷):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自行调查、处理。

一、一般质量事故:由项目法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

同时,由分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分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处理。

二、较大质量事故: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上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备。

同时,由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会同工程管理部、监察部等部门组织处有关人员赴现场调查,由分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门根据分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处理意见,在十日内写出详细的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处理。

三、重大质量事故:由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水利部核备。

同时,由集团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经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写出详细的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三十日内报集团公司。

四、特大质量事故:由水利部组织调查。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任(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特别重大质量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要求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第九条质量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一、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二、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情况和对后续工程的影响;三、查明事故的责任单位部门和主要人员应负的责任;四、提出工程处理和采取措施的建议。

五、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部门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六、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条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建【2006】202号),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发生事故的工程基本情况;二、调查中查明的事实;三、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四、事故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估;五、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处理建议;六、事故结论;七、事故责任单位、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建议;八、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九、经验教训和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建议;十、各种必要的附件等。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文件或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扰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调查报告经主持单位同意后,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第四章质量事故的处理第十三条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因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还应遵从国家和水利部伤亡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

其中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质量事故处理原则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二质量事故责任者的划分在事故责任分析时,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主要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起主要作用的人。

次要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起次要作用的人。

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主要领导责任的管理者。

次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次要领导责任的管理者。

三、事故处理中设计变更的管理事故处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需原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方案。

需要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定后实施。

事故部位处理完毕后,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过质量评定与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四、质量缺陷处理质量缺陷是指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即因特殊原因,使得工程个别部位或局部达不到规范和设计要求(不影响使用),且未能及时进行处理的工程质量问题(质量评定仍为合格)。

根据水利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水利工程实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及检查处理制度。

1、对因特殊原因,使得工程个别部位或局部达不到规范和设计要注(不影响使用),且未能及时进行处理的工程质量缺陷(质量评定仍为合格),必须以工程质量缺陷备案形式进行记录备案。

2、质量缺陷备案的内容包括:质量缺陷部位、原因,对质量缺陷是否处理和如何处理以及对建筑物使用的影响等。

内容必须真实、全面、完整,参建单位(人员)必须在质量缺陷备案表上签字,有不同意见应明确记载。

3、质量缺陷备案资料必须按竣工验收的标准制备,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查资料存档。

质量缺陷备案表由监理单位组织填写。

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项目法人必须向验收委员会汇报并提交历次质量缺陷的备案资料。

第十四条对事故责任者及责任单位的处罚;一、对发生一般质量事故,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理:1、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处以2000元的经济赔偿;2、事故的次要责任者:处以1000元的经济赔偿;3、事故的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1000元的经济赔偿;4、事故的次要领导责任者;处以500元的经济赔偿。

二、对发生较大质量事故,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理:1、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处以4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2、事故的次要责任者:处以2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通报批评处分;3、事故的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2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通报批评处分;4、事故的次要领导责任者:处以1000元的经济赔偿。

三、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理:1、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处以10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2、事故的次要责任者:处以5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3、事故的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5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4、事故的次要领导责任者:处以25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通报批评处分;5、事故责任单位部门:处以5~10万元的经济处罚。

四、对发生特大质量事故,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理:1、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处以20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2、事故的次要责任者:处以10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3、事故的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10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4、事故的次要领导责任者:处以5000元的经济赔偿,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5、事故责任单位部门:处以10~30万元的经济处罚。

第十五条上述重、特大质量事故的处罚条款仅是企业内部的处理,联合调查组的处理意见可合并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