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
9 A B C D E F 10

2、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
二进制在物理上容易实现
二进制运算规则简单

3、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概念是美国于1993年
提出来的。
信息高速公路又被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
施,是指能够以交互方式传递文字、声音和图
像等多媒体信息的高信息流量的电信网络。
特点:双向交流方式
1. 2. 3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从程序所在首地址开始,启动计算机执行程序 从存储器取出一条指令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或超 大规模集成 电路


1970至今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是向着四个方向: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1. 1. 3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ENIAC主机房

1. 1. 2
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史
起迄年份 1946-1957 1958-1964 1965-1970 代别 一 二 主要逻辑元件 电子管 软 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监控程序、 简单操作系统 功能较强的操作系统、 会话式语言 软件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数据库、语言编译系统和 网络软件
B:
进位 标志: C: 按4次PageDown演示各位的计算
标志和C的当前位

3、不同数制数的表示
在数字后加字母B表示二进制数,加字母O表示八进
制数, 加字母D表示十进制数,加字母H表示十六进制数。
例: 1011B为二进制数1011,也记为(1011)2 1357O为八进制数1357,也记为(1357)8 2049D为十进制数2049,也记为(2049)10 3FB9H为十六进制数3FB9,也记为(3FB9)16
小数部分的转换采用 “乘基数取整法”,即用基 数多次乘被转换的十进制数 的小数部分,每次相乘后, 所得乘积的整数部分按正序 排列就是对应的二进制数
采用“除基数取余 法”,即用基数多次除 被转换的十进制数,直 到商为0, 每次相除所 得的余数,按逆序排列 便是对应的进制数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举例
(185)10 = ( ? )2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高度自动化 通用性

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原理分为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
拟计算机 按用途可分为专用机和通用机 按规模可分为巨、大、中、小、微型计算机 其他分类方法

1. 1. 4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Next
Finish
可要认真 听讲啊!!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练习用考号
题目号
1
输入用的考号
0910010401~0910010430
2
3 4 5 6
0910020401~0910020430
0910030101~0910030130 0910040101~0910040130 0910050101~0910050130 0910060101~0910060130

二进制数的简单举例
用一排灯表示一个二进制数,明为数码“1”,暗为数码“0”
就是 十进制的“5”
0 1 0 1
就是 十进制的“10”
1 0 1 0

二进制加法运算的简单示例
求 C =A+ B = 5 +7
A:
运算规则: 0+0=0
1+0=1 0+1=1 1+1=10
A的当前位 + B的当前
位 + 进位标志=新进位

1、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加工、分类、
存贮、结果的输出等一系列过程。
目的:就是从各种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完成许多以 往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记忆”能力,保存大量的信息, 并且快速高效地利用这些信息。 日益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 领域,提高了人与事物之间的沟通。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拉近了人和整个世界的距离。 计算机进入决策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教学要求和注意事项
1、课前认真预习下一堂课所学内容;认真听讲,必要时 作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充分消化上堂课所学的内容。 2、每次上机前作好预习准备,上机后整理好实验结果和 数据,真正作到学有所获。 3、在机房上机时,要爱护机房设施,自觉维护机房的公 共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更不能将食品带入机 房,违者必究。 4、本课程结束后,参加山东省教委组织的《计算机文化 基础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本人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
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提纲
一. 单项选择 (60分) 二. 磁盘文件操作 (20分)
三. 汉字录入 (30分)
四. Word操作 (20分) 五. Excel操作 (20分)
计算机文化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试安装步骤
网上邻居
文化基础 Next Next
Center
Setup
Pub
Next
Setup
Pub
Next
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把机械计算器具和顺序
控制设备的发展结合起来。

计算机的起源
19世纪中叶, 英国数学家布尔(1824 -1898)创立了布 尔代数,从此数学进入思维领域。 1937年英国数学家图灵(1912 -1954)提出了著名的“图 灵机”的模型,探讨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证明了通
用数字计算机是能够制造出来的。为了纪念图灵对计
逢N进一 采用位权表示法


什么是位权
在一个数字当中, 处在不同位臵上的相同数字所 表示的值也是不同的。 一个数字在某个位臵上的值等 于该数字与这个位臵上的因子的乘积,而该因子的值恰 是由所在位臵相对于小数点的距离来确定,这个因子就 是位权。
例如:(286)10中,2的位权是100;8的位权是10,6的位权是1
第 一 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目 录
1.1 1.2 1.3 1.4 1.5 1.6 1.7 计算机概述 信息与人类社会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信息的表示 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的安全性

1.1 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概述
再如:(247)8中,2的位权是64;4的位权是8,7的位权是1

0 - 16之间整数的常用进制数对应关系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0 1 10 11 100 101 110 111 1000
0 1 2 3 4 5 6 7 10
目 录 (1)
1.1.1 计算机的起源
1.1.2 计算机的发展
1.1.3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1.1.4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 1. 1
计算机的起源

计算机的起源
公元600年左右,我国出现计算工具——算盘。
17世纪欧洲出现计算尺和机械式计算机。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792-1871)提出通用

1. 3. 1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冯· 诺依曼思想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二进制

冯· 诺依曼思想
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冯· 诺伊曼对计算机
的主要贡献:提出
1903~1957), 美
籍匈牙利数学家。
了以二进制和存储
2 2
185
92 46 2 23 2 11 2 2 5 2 2 2 1 (185)10 =(10111001)2 0
余数 ………1 ………0 ………0 ………1 ………1 ………1 ………0 ………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举例

0.8125 2 整数 1.6250 … 1 0.6250 2 1.2500… 1 0. 2500 2 0. 5000… 0 0. 5000 2 1. 0000… 1
信息和数据
数据:广义: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陕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所处理
的符号总称。 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产
生决策影响的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所表达的含义。 数据是具体的物理形式,信息是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

1. 2. 2 信息处理和计算机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计算机辅助系统
过程控制
人工智能
远程通讯

1.2
信息与人类社会

1.2 信息与人类社会 目 录 (2) 1.2.1 信息和数据
1.2.2 信息处理和计算机
1.2.3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1. 2. 1
信息和数据
相关主题